收藏 分享(赏)

化圆为方哪种中心?_陈建洪.pdf

上传人:哎呦****中 文档编号:493416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圆为方哪种中心?_陈建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化圆为方哪种中心?_陈建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化圆为方哪种中心?_陈建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化圆为方,哪种中心?*陈建洪*首先,热烈祝贺北京大学哲学系成立汉语哲学研究中心,也很荣幸能够受邀参与这次成立大会。除了祝贺,之前的各位老师围绕着汉语哲学都已经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很多我想赞同的看法,都被大家赞同过了;也有很多我想反对的意见,也都被大家反对过了。不过,大家关注的焦点主要在“汉语哲学”,而不是在“中心”。所以,我就尝试主要围绕“中心”这个词,讲一点点最近的心得体会。一个“中心”,可以是一个机构,也可以是一个结构。我主要想谈一谈作为结构的中心。如果讨论作为结构的“中心”,那么费孝通先生所讲的同心圆波纹结构应该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典型意象。同心圆结构正是由一个中心和围绕着这个中心的大小圆

2、圈所构成的差序格局。费孝通所提出的差序格局思想,主要就通过同心圆波纹结构得到呈现。具体而言,费孝通用同心圆波纹结构首先形容中国传统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格局就好比一块石头投入水面产生一圈圈外推的波纹结*关于本文主要观点更为详细的论证,参见本人的待刊论文哪个我们?如何差序?今天我们怎么理解同心圆意象。*作者系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教授。60外 国 哲 学构。这已经是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不过,费孝通所说的同心圆波纹结构可能并不一定是来自本土的思想启迪,也不一定适合用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结构。我最终想要强调,中国传统的社会格局更多强调东、西、南、北、中,是一种中心对四方的结构。这个中心对四

3、方的结构也可能更加细化为一个中心对四方八位的结构。当然,也更可能出现不同的异形变化形式。无论如何,描述中国传统社会格局的恰当意象可能是中心对四方结构而非同心圆结构。在一种比较视野下,费孝通提出了同心圆波纹结构。这种结构是相对于西方社会的柴捆结构而言的。在费孝通看来,与中国社会的同心圆差序结构不同,西方社会结构更像是一捆捆扎清楚的柴。费孝通概括了这个柴捆结构的两个特征:一个是每一根柴与另一根柴之间的群内平等关系,以不伤害他人权利为原则;另一个是每一根柴与整个柴捆之间的群己界限,以限制群体不能剥夺个体不可让渡的权利为宗旨。从这两个特征来看,费孝通所讲的西洋社会指向现代西方社会结构。所以,费孝通先以

4、乡土中国缩影式展现传统中国,后以现代西方倒映传统中国。把握这两个特征是恰当理解费孝通所论差序格局的方法论前提。费孝通用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差序格局的同心圆其实分为两种:其一是人所周知的投石水中的波纹意象,另一是不太受人注意的蛛网意象。蜘蛛网与水面波纹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别在于,从中心到小大圆圈之间密密贯穿着散射辐线。这些散射辐线打通了中心和各个圈层之间的通路。不过,与费孝通差序格局思想联系在一起的,更多的是水面同心圆波纹意象,而非蜘蛛网意象。无论哪一种意象,最为重要的是如何理解同心圆结构的中心。费孝通用水面波纹同心圆结构来具体形容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用差序格局来概括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在费孝通的同心

5、圆意象中,圆圈环绕的中心是每个个人自己。这个同心圆结构的核心层是每一个自己。从中心往外推,首先是亲缘关系,其次是地缘关系。这两种关系包含了诸如亲属、街坊、国家和天下 费孝通:乡土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28 页。化圆为方,哪种中心?61等圈层。费孝通强调这种圈子的可伸缩性。具体来说,费先生主要从亲属称谓制度分析了亲缘关系的亲疏远近,然后再从这种亲疏类推地缘关系的 远近。根据人类学的划分,大概有六种亲属称谓制度。在这六种制度中,盛行于英美地区的亲属称谓制度通常被称作“爱斯基摩制”。这种亲属称谓制度重点强调核心家庭。这种制度区分出母亲、父亲、兄弟和姐妹,为核心家庭成员提供了单独而明确

6、的称谓。同时,这种称谓制度把其他的所有亲属都归入一些宽泛的范畴之下。比如说,往外推一圈,可能已经不再区分父系或者母系亲属(比如 uncle);再往外推,甚至不再区分性别(比如 cousins)。与此截然不同,中国的亲属称谓制度则比较详细,像姑、姨和婶,叔、伯和舅都有明确区分。这种称谓制度也被称作夏威夷制。一些学者认为,自我中心的同心圆结构是英格兰社会的典型特征,并用这种特征解释工业社会的社会关系,以别于农业社会扩展性家庭的家户经济。借用福克斯(Robin Fox)的比喻来说,个人自我处于一重又一重同心圆的中心,如同包裹着层层外皮的洋葱一样。最里面是核心家庭,包括父母、妻子、儿女,也就是现在常说

7、的原子式家庭。核心层往外是隔代亲属,称谓也开始模糊。再往外推,随着亲缘关系越来越远,亲属称谓越来越不精确,越来越模糊。英美人类学家认为,这种结构格外适合于工业的、个人主义的社会,而不适合用来描述农业社会结构。这个观点与费孝通先生用类似的同心圆结构来描述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截然不同。这两种观点形成了鲜明对照。这种对照驱使我们去思考:究竟哪一种观点更为恰当?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的问题。从哲学传统来看,自我中心的同心圆结构在罗马哲学中亦有其渊源。最 费孝通:乡土中国,第 29 页。哈维兰(William A.Haviland):文化人类学,瞿铁鹏、张钰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5年版,第 309 页。

8、Robin Fox,Kinship and Marriage: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3,c1967,p.259.62外 国 哲 学为典型的例子出自公元初年的斯多亚派哲学家希耶罗克勒斯(Hierocles),他描述了一种非常详尽的自我中心同心圆结构。这个同心圆从中心的自我出发,依次推至核心家庭、近亲属、远亲属、邻里同乡、同部族、邦国同胞、邻国同种,最后推至“人类关系”。从自我到人类,这个同心圆的自我中心逐步向外,包括自我在内一共九个圈层。二十世纪的新斯多亚派也回到希耶罗克勒斯的

9、圈层结构倡导世界主义。与哲学家的世界主义图景相比,库朗热则提供了一种古希腊罗马社会及其先祖中心结构的详尽分析。在分析古代社会的时候,英国学者梅因认为,古代罗马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族,而非现代社会的个人。在罗马社会中,社会结构是从家族、氏族、部落,再到共和政治。因为一个家族原始祖先的共同血统而结合在一起的许多人而构成的集合体,形成一种共和政治,也可以说是一种天下国家。有意思的是,梅因用了同心圆结构来描述这种以祖先为中心的古代社会结构。在结构上,以先祖为中心的同心圆与以个人为中心的同心圆是类似的。但是实际上,占据中心的不同因素决定了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同心圆结构。这种不同也反映出了古代和现代社会结构

10、在中心上的本质差异。一种同心圆结构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外推,除了囊括近亲和远亲之外,还包括地缘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外推部分;另一种是以先祖为中心的家族概念,层层外推,最终推至共和政治。梅因用先祖中心的同心圆来分析古代社会,现代人类学家用自我中心的同心圆来分析现代社会尤其是英美社会。这两种思路相互补足,并不矛盾。费孝通的思路则与这两种思路都不相同,他用了自我中心的同心圆结构来分析中国乡土社会结构。一方面,费孝通水面波纹同心圆与福克斯的洋葱同心圆不仅在 Ilaria Ramelli,Hierocles the Stoic:Elements of Ethics,Fragments,and Excerpt

11、s,trans.David Konstan,Atlanta: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2009,p.91.Martha C.Nussbaum,“Patriotism and Cosmopolitanism”,in For Love of Country:Debating the Limits of Patriotism,ed.Joshua Cohen,Boston,Beacon,1996,pp.2-17,at p.9.库朗热:古代城邦:古希腊罗马祭祀、权利和政制研究,谭立铸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年版。梅因:古代法,沈景一译,商务印书馆 1959 年

12、版,第 7374 页。化圆为方,哪种中心?63结构上相同,而且中心的占有者也同为“自我”。但是,费孝通用这个自我中心同心圆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福克斯则认为这种同心圆适用于英美的个人主义社会。在这一点上,两者又截然相反。另一方面,费孝通的同心圆与梅因的同心圆在结构上类似,但是中心的占有者全然不同。在费孝通这里,同心圆中心的占有者是自我。在梅因那里,同心圆中心的占有者则是始祖。两者之间还有一个差别是:费孝通用自我中心同心圆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梅因用先祖中心同心圆来分析古代罗马社会。综合来说,费孝通用了西方学者用来对应现代个人主义社会的同心圆结构来对应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结构。从我个人观察来说,梅

13、因用来分析罗马社会的同心圆可能更适合用来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结构。费孝通的同心圆结构与其适用的社会之间存在着错位情况。造成这种错位的原因或许与费孝通的英美社会学和人类学训练背景有所关联。不过,这还只是一种猜测,我暂且把它作为一个问题提出来。在转向另一个问题之前,我简要检视一下费孝通描述的同心圆结构。这个结构是一种以自我作为中心不断外推的内密外疏结构。这种结构并没有考虑是否存在从外往里挤压的内卷压力。同时,这种结构是一种静态结构。每一个个体都形成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同心圆。同心圆与同心圆之间都互不倾轧、各自安好。这种描述没有考虑不同同心圆圈层乃至中心之间的相互碰撞、交融甚至相互吞没的情形。无论费先生的

14、水波同心圆结构、人类学家福克斯的洋葱同心圆结构还是梅因描述的先祖中心同心圆结构,可能都只是考虑到同心圆自身内部的结构,并没有考虑同心圆之间的关系。因此,它们都没有考虑同一个同心圆的不同圈层和不同的同心圆之间的交叉、融合、碰撞的异形情况,也缺乏社会代际关系的立体呈现。在说明自我中心同心圆与先祖中心同心圆之间的差别之后,我想进一步提出另外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同心圆结构是否是用来描述中国社会结构的恰当意象?费孝通用了同心圆意象来描述中国传统社会的差序格局,这个意象如此深入人心,以至于大家可能会不假思索地加以接受。费孝通的自我中心同心圆意象,其核心是“推己及人”的“推”字。费孝通援引孟子梁惠王上中

15、的“善推而已矣”之例来说明同心圆的外推结构。我们64外 国 哲 学不妨回到孟子的文本本身去看一看。仔细观察孟子文本,其原意当然并不是在谈论一种社会结构,而主要是在劝说梁惠王要“推恩”。这个推恩就是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王之恩惠要遍及百姓。从结构上看,“推恩”在孟子那里实际上也是指中心与四方的关系。孟子讲推恩足以“保四海”。由此来看,其中所讲的推恩结构和纲纪秩序其实是中心对四方的格局。我想要提出的一个观点是,对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来说,其要领不在于圆,而在于方,或者至少是方胜于圆。中国的地理和社会概念首重四方八位,而不是圆圈结构。无论从城郭结构、计量单位还是田亩划分来看,都

16、是方形特征。所以,在中国传统中,方可能是一个比圆更为重要的核心概念和意象。当然,古话说天圆地方。这也说明,中国古人讲天,讲时间轮回,才更多用圆的意象;讲地和地上的社会结构,方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这个方面,跟费孝通先生不同,我想提出一个初步论断,对于中国古代地理和社会关系来说,方胜于圆。费孝通先生用波纹同心圆结构来描述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结构,人类学家福克斯用洋葱同心圆来描述英美个人主义的社会结构。福克斯和历史学家麦克法兰都认为这种“爱斯基摩制”的亲属体系适合于描述工业个人主义社会,不适合描述农业社会。通过这个简要讨论,我想要提出几个看法。首先,费孝通恰恰用这种自我中心同心圆结构来描述中国传统的乡土社会结构。这是一种错位描述。其次,同心圆结构不是中国特色的思想产品。现代英美社会亲属理论和古代哲学的社会构想都存在同心圆结构的描述,费先生的同心圆意象或有英美人类学思想渊源。最后,费孝通自我中心同心圆意象需要做化圆为方的工作。理解中国传统社会结构,更为恰当的意象是方而不是圆。最后的最后,再次衷心祝贺北大汉语哲学研究中心成立,也十分期待中心带领四方,走上汉语哲学的共同富裕事业。杨伯峻:孟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业资料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