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际奴语次化研究(第七辑)红色歌曲融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价值与教学策略研究杨 晓琳李韵四川大学艺术中心;四川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摘要:本文以高校思政建设为背景,探讨红色歌曲融入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价值与教学策略。红色歌曲拥有超越国界的音乐魅力,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幸福的追求以及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在留学生思政教育中具有促进对华认识、强化友华体验、达成爱 华情感 的重要价值。本文认为面对来自异文化背景的留学生群体,红色歌曲的教学应注重受众特点,实现乐史互参,重视学 生的参与互动。关键词:红色歌曲;思政教育;留学生;价值;策略,;,:,中华次化国际传播 ,?,:;一、引言我国教育部于年月颁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
2、设指导纲要(简称纲要),提出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髙校课程思政建设,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纲要指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既是对全国高校教育工作的总要求,也是不同专业课程内容的核心要素。教育部公开数据资料显示,年,全国个省(市、区)的 所高校共接收了来自 个国家和地区 的名外国留
3、学人员,比 年翻了一番,而来华留学支出预算也从年的亿元增加到了 年的 亿元,增幅近倍。可见,来华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不过,留学生们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年来华留学统计”:际砑语次化研 究(第七辑)不同的文化背景,因此其思政教育的目标、内容与方法都必然有别于我国学生。对此,已有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出发进行了探索,指出现有留学生思政教育中存在制度不完善、内容单薄、师资缺乏、满意度不高等问题(陈璇冰,),提出应基于“知华、友华、爱华”的理念,建构既符合思想教育一般规律,又具有留学生教育特色的教学管理模式(章津、陈晔、蒋小梅等,)。不过,
4、已有成果对留学生思政教育的微观层面,包括教学内容与策略等还关注较少。鉴于此,本文将在高校思政建设的背景下,基于教学实践案例,对红色歌曲融入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价值与教学策略展开讨论。二、红色歌曲在来华留学生教育中的价值思政教育是来华留学生培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关系到来华留学生是否能成为真正的“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人才。然而“教什么”和“怎 么教”是当前留学生思政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我们认为应该以通识课程的形式将红色歌曲融人留学生思政教育。红色歌曲“主要指五四运动以来中 国各历史时期的革命歌曲,如红军歌曲、抗日歌曲、解放歌曲、社会主义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的各种积极正面的歌曲,此外,还包括世界
5、各国革命经典歌曲”(马克、徐德馨,),能够凭借其超越国界的音乐魅力,对和平、幸福等的追求以及地域文化的展示成为留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一)以超越国界的音乐魅力传播中华文化音乐自古以来就是重要的美育及思想道德教育载体。与语言相比,音乐作为传播工具,天然具有受众范围广、环境受限小、推广途径多等特点。作为特色音乐作品,红色歌曲具有超越国界的艺术性,在旋律节奏、创作结构、情感传递等方面形成了强烈的审美特征。有的红色歌曲通过整齐的结构、鲜明的旋律抒发昂扬的思想情感;有的则婉转优美,舒展宽广,抒发出悠远绵长的情感;有的在跌宕起伏、变化重复中显示出坚强的决心。例如,我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伴随着音调上行的
6、三次“起来”,像冲锋号一样激励着一代代中 国人。总之,人们在欣赏各具风格的红色歌曲时,不仅能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还能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进步性与生命力。留学生能够在红色歌曲的欣赏中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产生了解中 国革命历程的兴趣,体会中国人民对当前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从而在“知华”中华次化际传播的基础上对中国及中国人民产生同理心,进人“友华”的心理状态。(二)以积极进取的正能量传递中华精神除了审美价值,红色歌曲更是中 国共产党艺术实践的结晶,体现了中 国共产党的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具有无可替代的精神价值。红色歌曲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紧扣时代脉搏,能够充分反映时代的主旋律,体现红色基因。而红色基因
7、正是爱国主义的根脉,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魂。当红色歌曲响起,歌词中记叙的革命历史会一一重现。幸福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红色歌曲能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听者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例如创作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歌唱祖国就唱出 了 中国人民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美好心声,歌曲结尾处以一句气势豪迈的“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刚”唱出了人民群众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不难发现,当人们对某种文化产生认同时,其思维和行为模式也会逐渐趋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红色歌曲的教学不仅能够提升留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更能以其中蕴含的革命精神、奋斗精神和民族精神鼓舞留学生不畏艰难,积极奋斗,因而对其人文精神、
8、道德人格的培养都具有深远的教育价值。(三)以生机勃勃的 民歌展示地域文化具有地方特色的风格绚丽的民歌是各族人民音乐智慧的结晶,也是红色歌曲的重要来源。当太阳出来喜洋洋中“太阳 出来喽哦,喜洋洋哦”这种极具四川特色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欣赏者顿时能感受到舒展的节奏、上口的旋律,进而体会到四川人民热爱生活和乐观向上的精神。而陕北民歌南泥湾那婉转的调子则诉说着开拓者筚路蓝缕的艰辛与勇敢奋斗的乐观主义精神,是“延安精神”的最佳写照,与陕北人民的性格特点及文化传统相吻合,必能引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共鸣。因此,“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红色歌曲的教学还能让留学生体验到中华文化的多元与丰富。三、红色歌曲的教学
9、设计音乐不仅是一门听觉艺术,音乐鉴赏也不仅仅是欣赏音乐,而是要理解 际奴语次化研究(第七辑)音乐背后的社会现实与文化内涵。对留学生的红色歌曲的教学应立足新时代课程思政建设,将音乐素养与思想政治的培养相融合。因此,应在歌曲欣赏的基础上,重点讲述歌曲的文化起源、表现形式和鉴赏方法等,将“立德树人”“人文立课”“价值引领”三个重要原则“润物细无声”地落实到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一)歌曲选择突出受众特点针对留学生群体的特点,结合思政教育的规律,我们认为红色歌曲的选择应注重审美性与时效性。例如我和我的祖国已经有各种演唱版本的演绎,民族唱法的版本优美抒情,富于传统之美,而通俗唱法的版本则诚挚深情,符合当代
10、年轻人的审美偏好。歌曲 中用不同的 比喻,描述了“小我”对祖国母亲的依恋之情,将抽象的情感落实到日常生活之中,有利于留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充分理解中国人民 的情感与追求。另外,与这首歌曲 同名的 电影也是传播主旋律的佳作,讲述了不同时期中国人拼搏奋斗的故事。因此,在教学中将歌曲与电影相结合,能更好地引起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舞剧永不消逝的 电波、话剧待放中 的部分选段等,都适合作为留学生红色歌曲教学的材料。(二)歌曲解读实现乐 史互参红色歌曲是我国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和表达方式,记录着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反抗侵略、反对压迫、勇于抗争、敢于开拓进取的奋斗史,是中华民族在斗争过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邹
11、霞,)。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挖掘音乐背后的红色历史故事。例如,歌曲春天的故事就以舒缓的曲调讲述了在邓小平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领导下,中国各行各业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对红色歌曲中历史内涵的讲解,还应注重对其中的精神气质进行不同维度的解读。例如歌曲龙文回顾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著名典故,以“丝路到敦煌,先人是炎黄”等歌词表达出当代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传承。这些讲解能够增进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的了解,加深其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友华”的体悟。中华次化际传(三)课堂教学注重参与互动在面向留学生的红色歌曲教学中,应通过播放相关音视频丰富课堂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作品 的创作背景与艺术精神。
12、此外,还可以引领学生走进音乐厅近距离观摩艺术作品,如歌剧江姐、舞剧永不消失的 电波等,充分调动留学生参与 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还应充分利用音乐教育强交互性的特点,鼓励留学生将音乐与日常实践相结合,借助翻转课程、课堂词云、期末小论文我与音乐的故事等课堂内外的互动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留学生在资料收集、才艺展示以及课后反思过程中,深切感受红色歌曲背后的深刻情感和深厚文化,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成为高水平、高素质的跨文化交际人才。四、典型案例分析我们以经典红色歌曲作品保卫黄河的教学设计作为完整案例,分析如何在通识课中将红色歌曲融人留学生的思政教育。首先,介绍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伴
13、随不断发展壮大的革命运动,中国音乐家也在持续探索具有中国民族特色与 时代精神的创作形式。以聂耳、冼星海为代表的音乐家,创作出 了许多反映人民心声、具有鲜明艺术特色的歌曲、器乐曲、合唱曲等。在席卷全国的抗日救亡运动中,这些作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点燃了群众歌咏运动之火。由光未然、冼星海创作的歌曲保卫黄河,采用齐唱、轮唱的演唱形 式,具有明快乐观的音乐形象与鼓舞人心的音乐魅力,在中华民族的危难时刻奏响了救亡图存的响亮号角。其次,揭示出红色歌曲 中的思政元素。保卫黄河以民间打击乐 节奏和广东狮子舞音乐旋律为 素材,曲调简洁跳跃,节奏短促有力,显示出明快、豪放的艺术特色。在整个黄河套曲中,这首歌曲是一个
14、亮点。整部合唱的基调是痛苦的、悲壮的。但如果是全色的悲,则无以照亮斗争的前景。而这首曲子,就打破了这种格局,使大合唱在情感的抒发上富于变化。歌曲 中反复唱到“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而且一浪高过一浪,就像黄河势不可挡的滚滚怒波,象征着无数仁人志士正源源不断地奔赴抗日前线。结尾处以“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达到高潮,表达国际奴语次化研究(第七辑)出 中国人民最终必将战胜敌人、夺取胜利的豪情,体现出强烈的乐观主义精神。最后,在课堂教学中向 留学生展示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团在纪念中 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周年之际演唱的保卫黄河视频。引导留学生思考保卫黄河对中国
15、人意味着什么。请留学生讨论“在自己国家,有没有这样一首表达民族救亡图存的歌曲?”等问题,进一步突出向往和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五、结论课程思政的方法是显隐结合,目的是通过思政教育在各个教学过程中的渗透和贯彻,将先进的文化观、正确的政治观、社会观和国家民族观与各个学科教学相结合,进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素质教育。红色歌曲在留学生的思政教育中具有认知、审美与情感等多维价值,能够以超越国界的音乐 魅力传播中华文化,以积极进取的正能量传递中华精神,以生机勃勃的 民歌展示地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应精心挑选出体现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音乐作品,借助动人的旋律引导留学生体悟中 国的红色基因,同时塑造留学生积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参考文献:陈琏冰来华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及策略探讨大众文 艺,():马克,徐德馨红色歌曲的艺术特色占传承意义以王莘歌唱祖国为例当代音乐,():章津,陈晔,蒋小梅,等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来华医学留学生思想教育“四位一体”模式初探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郑爱华将红色歌曲融人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价值与路径中国高等教育,():邹霞红色歌曲的思政教育价值研究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作者简介:杨 晓琳,四川大学艺术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 艺术教育;李韵,四川大学海外教育 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