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此资料由网络收集而来,如有侵权请告知上传者立即删除。资料共分享,我们负责传递知识。毕业生:小心劳动合同签订中的隐性陷阱毕业生:小心劳动合同签订中的隐性陷阱7月开始,应届毕业生将陆续到单位报到,开始全新的人生旅途。从劳动法律的角度看,签订劳动合同是毕业生就业第一关,也是关键一步。由于种种原因,签订劳动合同有不少“陷阱”,特别是对没有什么社会经历的毕业生来说。报到后必须签订劳动合同从大学生毕业生就业市场化起,毕业生就业一般分两个阶段:在双向选择成功后,由双方签订由教育部门统一印制的就业协议,7月正式毕业后,毕业生凭学校的报到证再到签订就业协议的用人单位正式报到、工作。根据上
2、海全日制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工作管理方法(讨论稿)的说法:“就业协议书是高校学生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在这里,不是说就业协议是双方建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而是说“法律依据”,这之间是有一定的差异的。笔者请教过高校毕业生就业办公室的有关人员,他们明确:在毕业生正式到单位报到后,用人单位应当与毕业生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在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后,双方的劳动关系应当以劳动合同为准。而就业协议就主动失效了。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根据有关规定,可以纳入“应当签订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事实劳动关系。而事实劳动关系往往处于不确定、不
3、稳固的状况。比方,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任何一方都可以不要任何理由解除劳动关系。这对于刚刚踏上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是非常不平安的。如果不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还可能以就业协议作为双方处理劳动关系的依据(在不利于他的时候,完全可能说协议已经主动失效了)主动权更多的在用人单位手里。一般来说就业协议很简单 ,不太会按上海全日制高等学校学生就业工作管理方法的规定包括工作(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工资报酬和福利待遇;就业协议终止的条件;违反就业协议的责任等条款。就业协议在毕业生的权益方面相当薄弱,比方工作内容的随意改动,工资报酬的缺斤短两,福利待遇上的违反承诺等等
4、。用人单位的这种“偷工减料”侵犯了毕业生的合法权益。不签订劳动合同,还意味着你没有办理劳动管理部门的录用手续,实际是一种变相的“黑工”———既没有劳动的记载,也不能办理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帐号,单位不会、也不能为你交纳社会保险、住房公积。因此,毕业生报到后第一位大事,是先签订劳动合同,通过劳动合同来标准双方的权利义务,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要让合同留下空白根据劳动法、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劳动合同必备条款有7项: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劳动纪律;劳动合同终止条件;违反劳动合同责任等。从法
5、律的角度讲,7个必备条款是必须都写明的。但是因为我国执行劳动合同制度的时间不长,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对劳动合同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标准尚没有到达应当具有的了解,因此,条例规定:劳动合同条款不全,但不影响主要权利义务履行的,劳动关系成立。从法理的角度讲,这个规定有很大漏洞,也给一些不诚信的单位带来钻“空子”的可能。他们会有意在工作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劳动者主要权利上留下“空白”,而同时可能用口头给予你种种承诺保证。中国人讲究是“白纸黑字,落笔为重”,在劳动法律关系问题上一般都以书面文书作为履行的根底,特别在发生争议时
6、,处理部门也都以书面的文件作为证据,口头的承诺是不能作为证据的。况且不少玩弄这个把戏的单位,本来就心怀鬼胎,挖好了陷阱。因此,我们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千万不要相信花言巧语的口头承诺,必须“落笔为安”,不要让涉及本人主要权利的条款留下空白。毕业生也有知情权可能有人会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求职者与单位的地位根本不平等,单位会听我的吗?此话虽然不无道理,但是并不全面。因为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八条规定:“劳动者在订立劳动合同前,有权了解用人单位相关的规章制度、劳动条件、劳动报酬等情况,用人单位应当如实说明。”在劳动者知情权中,特别要关注“用人单
7、位相关的规章制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假设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在劳动争议中,40%左右案件是因为用人单位以违反单位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合同的。在这些争议中,单位的规章制度就成为官司的胜败的关键。如果单位能证明规章制度合法建立,而你是“知道或应当知道”这些规章制度的,你一定会“吃不了兜着走”。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不少单位可能会塞给你一本员工手册之类的东西,并
8、叫你签收。如果你糊里糊涂签下自己的姓名,那么意味自己已经了解、并同意单位事先单方面的规定。今后与单位发生纠纷,单位的规章制度就可能是你失败的“克星”。因此当合同中有涉及单位规章制度的约定,你应当坚持先看这些规章制度,能接受的,才能签字。另外,你还必须仔细看看,劳动合同中的约定与单位的规章制度是否一致,如果相互矛盾,那么应当要求修改,让它们一致。更多热门文章推荐:1.毕业生:小心劳动合同签订中的隐性陷阱2.2023新劳动法加班工资如何计算3.大学生求职陷阱多,擦亮眼睛好维权4.求职中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应届生签劳动合同的本卷须知6.揭秘:网络虚假招聘的常见手段7.职场维权常见6问题8.职场也要3.15:雇佣双方维权须提早“蓄力”9.残疾人求职者需注意的九大求职陷阱10.大学生求职兼职常见骗局以及如何维权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