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城乡一体化建设情况工作报告 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3月19日至23日,我到章安街道东埭村蹲点调研,了解到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方面的第一手资料,再结合平时工作中所掌握的一些情况,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根本现状 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我认为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已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并取得了一些 可喜的成绩: 1、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认识水平明显提高。调研中可以看出,全区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认识明显提高,强化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进一步理清了工作思路,制定了“城乡一体、南北一体、陆岛一体的战略目标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
2、带动农村的方针,落实政策措施,把握工作着力点,在全社会初步形成了齐抓共建的良好气氛。 2、农村经济稳步开展,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全区农业总产值达43.5亿元,增长8%,农村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31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447元。创立市级以上全面小康示范村5个,市首届“魅力村庄2个,省级“农家乐特色示范村1个。 3、城镇化扎实推进,根底设施逐步改善。积极构建大交通格局,加大城市道路交通根底设施向农村延伸,开始启动“乡村康庄工程,目前全区新建通村公路358.5公里,硬化率92.7%;公交班车通村率88.7%,城乡公交一体化已经形成;全区有109163户农户实现区、镇、村统一供水,占总数的99.
3、18%。 4、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积极实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推广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有87.3%的自然村和91.7%的农户的垃圾处理已经实施“户集、村收、街道中转、区处理的模式;有79.78%的村、78.4%的农户的生活污水通过区、村域管网集中处理或户处理;155个村完成改厕任务,占总数的56%。 5、农村民主法制不断健全,文化生活进一步改善。广阔干部群众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普遍增强,依法治村活动广泛开展,以制治村、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实行村务公开,农村基层民主得到开展。同时,随着农村义务教育、医疗卫生事业的开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农民在文化
4、、效劳、娱乐等方面的支出持续增加,移动 、计算机、互联网开始进入农户家庭,农民的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区宽带网络覆盖率100%,根本实现宽带进村、进家庭,17265户农户拥有,平均每7户拥有一台,实际上网的有16032户。 二、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主要困难和突出问题 从对我区农村的调研情况看,虽然我区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工作方面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与“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村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标准和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受到以下一些因素的制约: 1、农民收入仍然偏低,增收后劲缺乏。近年来,虽然进一步加大了支农力度,但农村土地有限,农业生产方式落后,缺乏先进的生产
5、技术和管理经验,农产品附加值不高,加之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增加了农业生产本钱。因此仅靠现有土地和种养方式很难实现农民收入的突破。与此同时,农村 二、三产业开展缓慢,经济效益普遍偏低,对农民增收的支持能力弱。特别是一些“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私营企业,严格意义上说,是“三合一企业,经营的规模与效益不佳,开展前景令人担忧,而且存在极大的消防安全隐患,一旦“城门失火,就会殃及周边群众。 2、村镇规划建设水平低,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不少村庄建设缺少规划或者规划编制不够完善,执行不严,局部村镇建设无序,管理水平低下。多数村没有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等处理设施,村民环境意识淡薄,农户将生活、生产垃圾堆放
6、在院内、大街上,脏乱差现象普遍存在。村中街巷缺乏硬化,晴天“扬灰路,雨天“水泥路,给农村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3、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农业生产方式普遍粗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产业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大多停留在初级生产加工上,精深加工很少,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市场竞争力较弱。此外,农村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能力不强,农业科技推广难度较大。由于农户缺技术、少经验、无资金,无法形成规模效应;高效经济作物比重小,名牌产品少,市场占有率低;优势农产品规模小,布局分散,缺乏产品优势和规模优势。 4、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当前,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突出表现在:
7、农民思想还比较保守,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同时缺乏诚信意识,在产业化经营中常有违约等不守诚信行为出现。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低下,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 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在技能素养方面,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那么只能卖苦力打粗放工,严重地制约了农民的增收。在道德素质方面,赡养父母、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有滑坡趋势,关心集体、热心公益等集体主义观念正在逐步淡化,赌博
8、、封建迷信等不良社会风气有抬头的趋势。 5、农村社会事业建 设相对滞后。我区农村的医疗卫生、科技、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开展水平相对较低。农村医疗条件差,医疗水平低,农民生一场大病往往意味返贫。同时农村医务人员水平低,医疗卫生状况令人担忧。科技文化投入缺乏,底子薄、根底差、人才缺、资金少、设施差的状况未从根本上改变。绝大多数的村已没有文化活动室和相应图书,缺乏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体育活动,农医保报销额度偏低,农村弱势群体保障体系薄弱。 6、基层组织建设仍然薄弱。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基层广阔党员、干部难以适应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开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
9、是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农村党员、干部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思想僵化、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二是带着群众致富本领不高。目前,一些农村干部科技文化素质偏低,对新时期农业开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开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开展的路子不宽,工作方法不多,在群众“盼富面前力不从心。三是工作作风不扎实。效劳意识不强,缺乏对农村工作的热情和对农民群众的感情,做“撞钟和尚、做“太平官。四是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级组织难以正常发挥作用,局部村没有集体经济收入,正常的办公费用难以支付,因此村级组织作用无法发挥,村党组织及村委会的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随之减弱。同时由于包产到户以家庭为
10、单位的农村经济开展,也致使无人关心集体事业的现象的产生,村委会虽实行村民自治,但一些政策、规划在本村因无力参与支持而无法实施。五是农村村民自治工作开展不平衡。村务公开不及时,财务公开内容不全面,无明细帐,当地群众有意见。六是农民的法治意识淡薄。农村法制建设相对滞后,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过程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农村社会法治文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开展。 三、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应对策略 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乡一体化,是我区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由于我区区域开展不平衡,推进新农村建设,需要各地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地情况
11、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推进和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具体建议如下: 1、加快城乡统筹,促进和谐开展。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面对当前城乡开展的差距和矛盾,要始终把开展农村生产力、建立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放在第一位,全面提升农村经济开展。统筹城乡开展,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和信贷投入都要切实向农村倾斜,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要抓好统筹规划、城乡市场的统筹开展、城乡根底设施的统筹建设、城乡教育、卫生、社会事业的统筹开展和城乡社保制度的统筹,
12、让农村和农民真正分享城市化、工业化的建设成果。 2、加大农村投入力度,强化政府效劳功能。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大力推动社会公众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效劳向农村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等根底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城乡根底设施的共享度,解决农村生产生活根底设施严重滞后的瓶颈制约。通过加大农村公共产品的支持力度,让公共效劳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面的城乡差距。 3、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建立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机制。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是促进农民增
13、收的根本途径。因此在积极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同时,继续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力开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产业化投入的机遇,集中力量大力扶持开展成长性好、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加快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主动融入大市场。通过选择优势项目,制定优惠政策,营造宽松的开展环境,招商引资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开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提高农业附加值。此外,要积极组织实施好“阳光工程,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就业能力和就业率。同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加快
14、城镇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进城农民提供公平的就业和生活环境。 4、抓好村镇建设规划,加快推进新村镇建设。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各街道(镇)要有总体的规划,要按照“分类指导,重点推进,逐步开展原那么进行规划,先选择条件好、有特色的村进行试点。根据其现有特点,对各村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那么,搞好村镇规划建设,条件好的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其它地方的规划也要适度超前。规划设计以现代建筑方式,力求形式多样,既可生态庄园式,也可农村社区式,既可分散村落式,也可城郊集中式,严格规划管理,建新拆旧,逐步推进,实现村屯城镇化建设目标。 5、继承与发扬并重,促进乡风文明建设。乡风文
15、明建设,通过定标准、树典型,加强监督,奖惩清楚等方法,建立健全乡风文明的评比奖励机制;文化活动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立农民自办文化扶持基金,引导农民开展民俗文化表演和地域风情旅游;加强文化根底设施建设,利用播送、电视、报纸、宣传队、文艺演出队、科技宣传队等各种形式送文艺下村,加强先进文化在农村的传播速度和覆盖范围,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要继承并发扬农村自身所拥有的文明传统,提倡尊老爱幼、妯娌和睦、邻里团结、不打架不骂人、保护公物、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等良好乡风民俗。 6、加快促进农村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开展。在加快推进农村义
16、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的时机,建立城乡教师的合理交流制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完善政府出大头的农村根本医疗体系,稳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制度,探索建立参保农民小病受惠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根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根底,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