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X市政府工作报告(2) XX市政府工作报告篇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23年工作回忆 刚刚过去的2023年,是南京开展进程中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大事多、要事多、喜事多。一年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宏观环境和困难压力交织并存的特殊挑战,在市委正确领导下,我们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团结和依靠全市人民,围绕打赢经济开展稳中向好、改革创新实质突破、青奥盛会精彩圆满三场硬仗,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重生态、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目标任务。
2、 一年来,我们把办好青奥会和保障效劳国家公祭仪式作为重中之重、头等大事,坚决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部署安排,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扎扎实实做好城市运行、综合保障、现场组织等各项工作,推动两件大事永载史册。青奥会精彩圆满,赢得了海内外高度评价,兑现了向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实现了提出的办得精彩、办出中国特色、表达国家形象目标,向世界传播了中国好声音,为奥林匹克事业开展积累了南京经验,提升了南京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国际影响力。国家公祭活动顺利举办,实现了正正规规搞公祭目标,展现了南京开放自信、和平博爱的国际形象,展示了南京人民不忘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强意志。 一年来,我们牢牢把握稳
3、中求进、改革创新核心要求,坚持把经济工作重心放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把经济增长动力转到依靠科技创新、深化改革上,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经济社会开展呈现出稳中向好、转中提质的良好态势。 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800亿元,增长2023%,增速高于全省和苏南平均水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03.5亿元,同口径增长11%;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7%。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我市地区生产总值、效劳业增加值增幅均居第1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等实现了进位;各项贷款和存款新增量均居第3位,比上年末分别上升1位和2位。 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预计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4、比重达44%,提高2.4个百分点;六类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5.5%,其中,新能源汽车、卫星应用、轨道交通等6个产业增幅超过20%;效劳业增加值增长11.4%,其中,软件和信息效劳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27%,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1500亿元。 综合改革激发新活力。承接行政审批事项88项、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2023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234项;70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不再保存,成为继天津之后全国第二座没有非许可审批城市;实施了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推行网上多证联办,出台鼓励民营经济开展1+5政策文件,全年新增企业4.36万户、增长50.6%,新增企业注册资金2545亿元、增长81.8
5、%。 城市品质实现新提升。如期完成青奥重点工程建设,国际青年文化中心、青奥村、南京眼步行桥成为南京城市新地标;着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滨江风光带、金牛湖成为市民观光休闲新景观;大力实施环境综合整治,机场高速、绕城公路成为整洁靓丽新通道;全面推进重大根底设施建设,轨道交通、快速化通道成为百姓出行新选择;精心做好展示筹划,明城墙、夫子庙成为南京对外新名片。 民计民生有了新改善。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城乡公共效劳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达75%;预计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9%、2023.5%;分两大区域实施低保同标,城乡困难群体首次享受同等待遇;新开工保障性住房347万平方米,竣工414万平方米
6、;在全省率先实行学前一年根本免费教育;医养融合养老效劳模式与和谐社区建设全国领先。 过去一年,我们科学应对宏观形势,强化经济组织运行,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开展。面对经济下行压力,坚持把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形势研判,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经济稳定运行在合理区间。强化政策创新,坚决落实国务院和省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各项政策措施,结合南京实际,加大政策创新和集成力度,市级层面共制定实施112个政策文件,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实体经济、环境保护和民生事业开展。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把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有机结合,更加重视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吸引社会资本投入根底设施、重点产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加强重大工程推
7、进,对154个重大工程实施挂图作战,对中电熊猫g12023液晶面板等2023亿元以上工程实施重点跟踪,增强了经济开展后劲。全力扩大消费需求,着力培育信息效劳、网络购物等新型业态,加快开展文化、教育、体育、养老、健康等消费效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制定并落实扶持外贸稳定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完成进出口总额572亿美元、增长2.7%;效劳外包离岸执行额增长33.6%。 过去一年,我们坚持转型升级导向,推动结构战略调整,经济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在结构调整优化中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创新驱动战略深入实施,更加注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实施XX市紫金科技人才创业特别社区条例,实
8、行科技创新券制度,提升创业载体孵化功能,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搭建公共效劳平台51个,科技创业特别社区新建载体201万平方米,集聚321方案人才1381名;创造专利申请量增长35%,每万人有效创造专利拥有量超过25件、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产业结构明显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全市工业总投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建材、冶金和石化等高能耗行业投资下降23%;效劳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55.8%,提高1.4个百分点;新增设施农业6万亩,新增家庭农场364家,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达46亿元。成功创立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建立区域排污权交易机制,实施四大片区工业布局调整,完成20家中小工
9、业企业搬迁关停;完成131家三高两低企业整治,预计万元gdp能耗下降7%,煤炭消耗下降3%。 过去一年,我们扎实推进改革开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开展动力活力明显增强。扎实推进第二轮综合改革,7大类48项改革任务全部完成方案制定,已审议出台30项。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同时,国有资产管理改革实现突破,组建东南集团和扬子集团,国有资本从传统工商业领域退出24家企业,完成14家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公共资源交易制度改革进展顺利,成立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委员会,组建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整合建设工程、政府采购、产权交易和土地招拍挂等7类交易活动,公共资源交易纳入标准化、法制化轨道
10、。完成市级功能区体制改革,实施市属区管新体制,激发了基层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强化街道公共效劳和社会效劳职能,四XX县区街道全部取消经济指标考核,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社会管理效劳之中。 实施户籍制度一体化改革,市域范围内实现户口通迁。金融、财税、土地、社保、科技、教育、医疗卫生、资源性价格、社会治理等改革正有序推进。与此同时,加强与上海自贸区全方位对接互动,南京综合保税区开始实质性运作,龙潭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等正式运行;两岸产业协同开展和创新试验区获国家批准。外事、对台、港澳、侨务等工作同步推进。 过去一年,我们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强根底设施建设,区域城市化展开新篇章。制定区域城市化规划,组织实施XX
11、县区建设等九大工程,全面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XX县区新城建设步伐加快,河西新城南部地区开发建设全面启动,青奥博物馆等青奥配套工程全面建成,金融城一期、博览中心二期等重点工程如期推进,展现了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形象;江北XX县区前期工作有序开展,空港新城、溧水新城、高淳新城和2023个新市镇加快建设,城乡区域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根底设施建设实现重大进展,7条轨道交通线路同步建设,地铁2023号线、宁高城际、宁天城际一期等3条线路建成通车,全市轨道交通通车里程由85公里提高到180公里,位列全国第4;禄口机场二期建成使用,机场高速扩建、江东路快速化改造、城西干道桥改隧、江北大道建设等工程全面建成,
12、宁高新通道、纬三路过江隧道全力推进,火车站北广场、南京汽车客运新站投入使用。老城改造有序推进,下关滨江、铁北、燕子矶、铁心桥西善桥等片区改造顺利推进,完成城中村、危旧房改造295.5万平方米。25公里明城墙本体修缮完毕,科举博物馆、六朝博物馆等一批文博场馆,相继建成并对外开放。农田水利、国土整治等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过去一年,我们聚焦环境整治,狠抓综合治理,城市管理逐步走向长效常态。坚持问题导向,全城发动、全民发动,大力开展大干一百天、环境大扫除和再干两百天、环境再提升、管理见长效环境整治专项行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完成22条主次干道、48条背街小巷环境综合
13、整治,禄口机场、南京南站、玄武湖周边等窗口地区,以及进出城主要公路、铁路沿线环境全面提档升级;完成动迁工程12023个、拆违1.38万处,拆违面积近170万平方米,撤除违规广告标识2.1万块,清运卫生死角垃圾50万吨。交通秩序大为改善,大力实施公交优先战略,新增和优化公交线路76条,新增、更新公交车2530辆,新增公共自行车7400辆;推行公交换乘优惠政策,主XX县区公交出行分担率到达46%;调整背街小巷停车管理体制,实施分区分级停车收费管理,新增停车泊位9.1万个,交通拥堵指数在全国排名从年初第6名下降到第21名。长效管理初步建立,出台城市长效管理意见,制定33类、2022个条目的城市综合治
14、理指导标准;市本级城市维护费用由6亿元增加到2023亿元,城管执法队员配比由万分之1.86增加到万分之2.71;XX县区道路机扫率到达80%,比上年提高20个百分点。 过去一年,我们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制定出台39项环境保护政策文件,严格落实相关治理体系和措施,生态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国家生态市考核验收。大气环境得到有效治理,大力实施50个大气减排重点工程,累计完成202312台燃煤锅炉的关停和清洁能源改造,南钢、金陵石化、扬子石化等一批脱硫脱硝工程全部建成投运;全面推行车用国汽柴油,淘汰黄标车6.1万辆;全方位治理在建工地扬尘,全密封管理3000辆渣土运输
15、车,XX县区降尘量下降22%,全市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5.38%。水环境治理得到强化,集中整治河西南河、南十里长沟、滁河、水阳江等一批河道,完成玄武湖生态治理一期工程,铁北污水厂二期、城南污水厂二期等污水处理新扩建工程顺利推进。生态保护建设得到加强,在全市划定13类20234块生态红线保护区域,对老山、金牛湖等一批生态资源实施重点保护;推进明外郭秦淮新河风光带等重点工程建设,52公里滨江风光带一期工程、玄武湖东岸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完成,青奥森林公园、鱼嘴湿地公园等一批生态工程顺利建成;建设美丽乡村示范区475平方公里,全市绿化造林6.2万亩。 过去一年,我们大力实施民生工程,加快开展社会
16、事业,市民百姓满意度不断提升。扎实做好民生工作,民生十件实事全部完成。就业再就业工作扎实有效,新增城镇就业22.5万人,实现再就业2023.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5%;完善鼓励支持大学毕业生就业创业优惠政策,新增城镇就业中大学以上人员占比提高4个百分点。社会保障水平再上台阶,城乡根本社会保险覆盖率达98%以上,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根本养老金增长11%以上;城镇职工、居民医保和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分别提高到84%、74%和75%。建成市级居家养老综合效劳中心、20232个3a级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新增116个医护型居家养老效劳中心,成为全国养老效劳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教育卫生事业均衡开展,开展中小学校长教师区管校用试点,扩大了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成为第一批国家级义务教育均衡开展省辖市;河西儿童医院、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