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教案人教版八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579524 上传时间:2023-04-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案人教版八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3年教案人教版八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3年教案人教版八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3年教案人教版八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3年教案人教版八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2023年教案人教版八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内容预览:25 杜甫诗三首教学目的:知识和才能目的:理解有关古体诗、近体诗的一些常识及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诗歌的创作背景。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精确流畅地背诵这三首诗。初步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过程和方法目的:1掌握一些古诗朗读的常识,读出节拍,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2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3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的:1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2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

2、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妙情操。教学重点:1理解每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每首诗的思想感情。2初步鉴赏品味诗歌的美点。3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教学难点: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畜蕴藉的诗意。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教学方法:1朗读教学法。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3古诗五步教学法。4诗歌境地教学法。教具预备:多媒体、录音机、示范朗读磁带。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师生互动,学习研讨望岳春望,指导学生朗读,感知诗意,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品味诗的意境,结合读诗的切身体验,赏析诗歌的美点。教学步骤:一、导入。杜甫在25岁的时候,

3、他父亲杜闲在山东兖州任司马,他曾借省亲之机去山东各处游历,这首诗确实是那个时期写的。我们读杜甫“安史之乱后的诗作,往往会觉得他是个沉郁寡欢的老人;但是,读这一首感受就全然不同,他的雄心,他的豪气都将使你感奋不已。二、读读讲讲咨询咨询。分两步:先通过解题使学生到达整体感知;后逐句诠释。整体感知。咨询:诗题叫望岳,可见作者并未登上泰山,诗中句句都是写“望字,只是望的角度不同,有远有近,有虚有实。试以两句为一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么样的不同。(“岱宗两句是远望;“造化两句是近望;“荡胸两句是细望;“会当两句是极望。)按:这是仇兆鳌的说法,“极望一语,学生不易理解,无妨改为“俯视。逐句诠释(按:此诗非律

4、诗,不可使用“颔联“颈联等名称)“岱宗两句。咨询:“夫是个虚词,首句意思只在“如何(如何样)上,试比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加“夫那么惊奇、赞美之情更明明,也更强烈。)泰山之北为故齐地,之南为故鲁地;“青,指泰山之色,“了,完的意思。整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不管从北或是从南看,泰山是看不完的。)诗人如此写有什么意图(描述泰山极高极远。)“造化两句。咨询:“神秀,指英灵之气,这是古人的说法。试联络前面一句说说这句的意思。(泰山如此高远,是天地间英灵之气聚拢的结果。)“阴阳一句又是什么意思呢(据注释作答,再补充说明:山前为阳,日光先临,故易晓;山后为阴,日光不到,故易昏。)这是描

5、述泰山高与天齐。“荡胸两句。大意已见注释。咨询:这两句写诗人望岳所见,试作详细描绘(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出现,或高或低,故谓之“层云;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细望才能见。)表现了诗人怎么样的心情(向往之至,亟欲一登。)由引出下两句。“会当两句。绝顶,极顶,指玉皇顶。咨询: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全都看到)众山小,这说明了什么(这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故谓之虚景。)三、总结。杜甫一生极为坎坷,特别是在安史之乱发生以后,他四方飘泊,居无定所,在他生命的最后三年里竟至以舟为家,他一生写诗一千四百多首,其中95以上都写于这动乱不安的生活之中。读过这首诗后,你对杜甫有怎么样的认识能找

6、到他获得如此伟大成就的缘故么?学生自由发言。四、春望赏析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音讯,便把家小安排在郎州的羌村,去投靠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慨;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诚自然。“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陷落,城池残破,尽管山河照旧,但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

7、于景。为全诗制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预料;“城春原当为明丽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那么叙荒凉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那么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那么触景生情,一那么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诗的前四句,都

8、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那么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局部-想望亲人。“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现在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希望家中亲人的音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音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方法,非常自然地使人共鸣,因此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

9、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如此,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那么更增一层悲伤。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妙情操,意脉贯穿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此一千二百余年来不断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五、作业布置背诵这两首诗。第二课时教学要点:学习石壕吏。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教学步骤:一、介绍背景导入,简介1. 介绍背景。2. 简介作者。二、出示教学目的:三、整体

10、感知:1. 质疑,画出难明白的句子。2. 谈谈你的初步感悟。四、看图理解课文:1. 依照图画找出对应句。2. 有人认为老妇的话不是一口气说出来的,而是吏一步一步逼咨询出来的。试据此想象吏与妇对话的情景。五、说一说:用现代汉语说说以下句子的意思。六、复述课文-“走进石壕村七、合作探究:石壕村这户人家,留下的老翁、儿媳、幼孙三人以及老妪的命运将会怎么样呢?八、感受今天美妙生活欣赏音乐家和万事兴。九、作业布置:1背诵诗三首。2完成练习册十、板书设计:开端1-4“致词的由来。开展5-16老妇苦叙不幸 “致词高潮17-20老妇自请应役 的内容尾声21-24作别老翁-“致词结果远望绵绵不尽近望泰山秀美高大望岳细望极高幽静愿望抒远大抱负望春城败象忧国伤时春望念亲人境况念家悲己教学后记:教学本文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古诗朗读的常识,读出节拍,逐步提高诗歌朗读水平。加强朗读教学,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的意境,品味诗中的美点。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层意蕴。学习望岳,感受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学习他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学习春望石壕吏,深切感受诗人热爱国家、关心民众、眷念亲人的美妙情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案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