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案人教版高中苏武传课后练习指导1、课文可分为几局部?各局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文章大致分为三局部,按时间顺序分。第一局部即文章的第1、2段,介绍了苏武的身世、出使的背景及缘故。第二局部即文章第38段,重点记述了苏武留胡十九年备受艰苦而坚持民族气节的事迹。第三局部即文章最后两节,介绍了苏武被放回国的通过。2、卫律和李陵劝说的情形和说辞有什么不同?为什么?答:卫律:傲慢自大、阴险狡诈,是个卖国求荣的小人。他先是“威胁苏武,用杀死虞常的行为企图“杀鸡儆猴“结果吓倒了张胜,却吓不倒苏武。接着他又用死亡来威胁苏武投诚,谁知苏武毫无畏惧。卫律见威胁“不行,因而就利诱“,想用荣华富贵来打动苏武的心,谁知
2、苏武不但不吃这一套,还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通敌叛国的可耻行径。卫律恼羞成怒,悻悻离去。李陵:李陵和卫律不一样,他不是完全的卖国之人。他对汉朝还有感情,对本人叛国的行为也深感惭愧,但他意志不够坚决,对国家不够忠诚,由于一己之私背叛祖国而投靠匈奴,而后又懊悔不已,说明这个人物的懦弱和意志的不坚决。因而李陵对苏武的劝说不像卫律那样威胁利诱,而是企图以情动人,用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他先是说汉武帝年高而昏庸,苏武的兄弟为国尽忠却枉死,苏武本人也已是妻离子散,而后他又言传身教,表达本人刚刚投诚时的心情和调整过程。李陵企图用本人的亲身经历、肺腑之言打动苏武,但苏武却一直忠贞如一,不为所动。李陵见状,惭愧不已,更
3、加自责于本人的背叛祖国的行为,痛哭而去。由此可见,李陵从情感上是赞同甚至是崇拜苏武的宁死不屈,只惋惜,他由于本人意志不坚已经投诚了匈奴,铸成大错,因而他不断处在这种矛盾、痛苦的状态中。李陵的矛盾、痛苦在苏武归汉之际表现得最为淋漓尽致。他且饮且歌,且歌且舞,长歌当哭,泪如雨下,苏武十九年持节不屈的坚贞让他清清晰楚地看到了本人叛国变节的可耻卑劣,惭愧悲哀之情无以复加。这确实是李陵,一个矛盾痛苦的悲剧人物。3、关于卫律和李陵的劝降,苏武的答复在措辞上有什么不同?苏武:面对卫律的威胁利诱,甚至是死亡的威胁,苏武不但无所畏惧,而且对盛气凌人的卫律反唇相讥,义正词严地指责卫律的卖国行径,用南越、大宛和朝鲜
4、杀汉使而终遭汉朝惩罚的历史教训来警告卫律,多行不义必自毙,使得卫律的威风一下子就没了,灰溜溜地走掉了。在这场劝说的斗争中,苏武获得了精神上的成功。面对李陵切中要害的真诚劝说,苏武的内心也一定翻腾着情感的浪花,亲人的惨死、妻离子散也一定让苏武倍受痛苦的煎熬,但为国效命的信念终于战胜了一切,苏武向李陵再一次说明本人忠君爱国至死不渝的信念,使得李陵惭愧而去。不管是威胁利诱,死的威胁,依然肺腑之言的劝说,都打动不了忠贞如一的苏武,他实在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硬汉子,爱国忠诚的真君子!4、从文中找出古今异义的文言词,填写下表。1稍迁至栘中厩监 古义:慢慢。今义:略微。2既至匈奴,置币遗单于 古义:送给。今义:丧失、落下。3会缑王与长水虞常等谋反匈奴中古义:正当、适逢。今义:聚会、集合。4汉亦留之以相当 古义:抵押。今义:正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