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污染源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开展,环境污染问题也越发严重,已经成了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污染源乃环境污染之源,也是环境保护“预防为主和“源头控制之归宿。本文就我国污染源监测系统的现状,分析了污染源监测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污染源监测系统能够全天候对排污企业进行实时监控,是解决当前环保监管工作强度大和监管人员配置缺乏之间矛盾的重要工具,同时还为污染减排和排污收费提供重要依据。为此,就污染源监测系统建设、运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一、污染源监测系统的现状污染源监测系统是一个具有监管性质的工具,如果这套系统完全交由企业自行管理,那么很难发挥该系统应有的成效。基于
2、这一原因,污染源监测系统一般要求进行第三方运维。近几年,环保部和浙江省环保厅针对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管理和应用连续下达了包括: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方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28号)、国家监控企业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方法(环发(2023)88号)等多个文件。要求各地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日常管理工作,明确通过管理审核后有效的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是计算主要污染物排放数量和确定达标排放的依据之一,是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总量减排、监督执法、排污申报、排污费征收、环境统计等工作的依据之一。二、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监测数据不完整,系统性较差在污染源的监督监测与防治的整个工作里面,监测数据的作用
3、是十分关键的。现在很多监督检测部门的能力存在很多缺陷;在监测的频次上,也比较少;还有监测的系统性不好,导致了监测数据不是那么完整,很多比较的指标没有一个十分有效的数据参考。2、对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重视度较低相当一局部环境监督监测单位在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上,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多情况下都是问题出现了以后,才想方法去把它解决掉,而不是未雨绸缪,早做预防。有局部监测人员的判断、识别能力都缺乏,也没有很强的工作积极性,这都使得监督监测工作的有效开展受到了很大影响。3、质控技术落后,信息化水平不高第一,现在大量的监测站在管理数据的时候,还是手工操作,或者用单机处理方式,数据的集中程度不够,数据质量也
4、不高,有序化利用的程度也不高,导致现在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水平是相当落后的;第二,监测指标缺乏全面性。对于pH、SO2、氨氮、NOx、COD、TP、烟尘等监测指标,因为存在监测技术的因素,很多具有特征性的指标要想被有效监督监测出来都比较困难;第三,存在比较多的设备型号,还有各种不一样的检测方法,形成了难度不小的运维工作;第四,对于数据的质量没有很好的控制,导致数据缺乏有效性;第五,数据认定比较困难。因为和在线监测比较起来,手工监测通常存在技术条件和运维人员的干扰因素,导致经常出现数据缺失或者异常的情况。4、监督监测体系建设及管理模式有待于完善一般在线监控监测系统的建设与管理模式包含三类:一是
5、由政府出资交给第三方进行运营;二是政府进行监控,利用市场融资的方式进行运营;三是企业进行出资,而政府那么适当的给予补贴,运营那么是交给第三方公司。以东莞市为例的话,主要采用的为上述的第3种模式,即由企业来出资,通过政府的适当补贴,主要由第三方公司来运营。东莞市现在就是采用第三种模式,它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即企业比较抵触,导致经常有成心干扰或破坏在线仪的情况发生。因此,现在急需完善污染源的监督监测体系建设及管理模式。三、加强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的对策分析1、明确污染源监督监测的法律地位在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中,每一个级别的监测人员都要不辞辛苦,努力工作。现在很多监督监测的很多从业工作人员没有一个很高
6、的地位,使其工作的积极性被大大降低了。由于经费缺乏,费用机制不够完善,对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不小。对于工作人员,一定要明确污染源监督监测工作的重要性,知道其法律地位;在人员编制经费投入上,促进监督监测队伍、加大资金投入也成为相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2、加强对污染源的监督监测力度历史经验说明,环境监测自身与环境管理、主客观因素、行动和效果、认识与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其结果就是环境质量导向的污染源监测定位偏颇及其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目前我国已经进入环境保护的全新开展期,准确、及时、全面的污染源信息变得尤为重要。此外,环境科学开展越来越成熟,污染源环境质量模型开始得到大范围的应用,也已经积累
7、起了比较丰富的环境监测成果和数据,环境质量变化情况通过污染物排放情况来进行把握的可能性越来越高。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二者在环境污染与防治当中的逻辑关系来理解污染源监测的重要性,调整环境质量导向的污染源监测定位偏颇,对于环境质量的把握通过对污染物排放情况的把握来实现,用污染源监测的有效性、前瞻性、系统性、全面性、及时性来保障“源头控制和“预防为主思想落到实处。加强污染源监测的目的不是为了取代或削弱环境质量监测,而是使污染源监测与环境质量检测相协调,在综合分析的根底上有机结合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为环境管理提供更有价值的决策依据和监测信息。需要通过优化环境质量监测和加强现有环境质量
8、检测的薄弱环节来加强污染源监测,同时转变污染源监测观念,改革污染源监测的机制和体制,提高污染源监测的能力和技术,进一步促进环境质量检测和整体环境监测的质的飞跃。3、能力建设和应用技术方法加强污染源监测更需要加强污染源检测能力建设,为实现污染源监测的有效性、前瞻性、系统性、全面性、经常性提供相应的能力和技术方法保障。这方面不只涉及到配套机制体制、经费和人力,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人工配合和自动采样加强现场采样与分析能力,配备车载分析仪和改装采样监测车,并且充分利用监察在线影像和在线监测设备采样功能。其次,大力开展流动注射和自动进样等有利于批量、连续分析的仪器设备,加强室内分析能力。第三,
9、加强包括质量控制措施、质量保证措施以及污染源监测“大生产相应的生产技术管理,从而加强污染源监测技术标准和方法标准管理。4、充分利用污染源监测成果污染源监测工作开展的根底就是污染源监测成果的应用,监测成果的应用是污染源监测重要性的最终表达,也是促进污染源监测业务改进、完善和开展的动力,能够帮助污染源监测工作走出与管理决策之间的恶性循环怪圈。具体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首先,加强污染源数据库建设。环保主管部门在在线监控联网的根底上扩展完善污染源综合数据库,做到污染源管理的“三表合一,同时信息中心和监测、监察等部门也应该扩展完善专业数据库,搭好有助于促进社会监督、数据共享、信息发布和管理决策的信息平台;
10、其次,加强污染源监测数据在环境管理上的应用,包括考核、决策、统计等环节,充分发挥再利用污染源监测成果当中政府职能部门的龙头作用;再次,加强与监察协作,实现污染源数据的法制化、科学化、精细化、量化监督管理;第四,构建“三位一体的环境监测工作与监测成果表现模式,具体表达为污染源环境质量综合分析的“三位一体,稳固污染源监测在三位当中不可偏颇、重要的位置,与环境质量检测有机结合,通过综合分析为社会和环境管理提供更有价值的成果和监测信息。结语综上所述,各级环境监测站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进行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现,把这个任务做好了,就可以为总量减排、污染源自动监测数据有效性审核、污染源监督管理与执法、环境信息发布等给予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因此,只有不断的创新、改进和完善才能对污染源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才能更好地走可持续开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