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强自查自评报告 教育是关系社会经济开展的全局性、先导性、根底性工程。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市的战略,加快教育改革和开展步伐,使教育更好、更快地适应xx经济的开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自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创立教育强县活动的通知(省委办199847号)以来,我市经过全面发动,全力以赴,扎实工作,使全市的教育事业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于xx年3月顺利通过省教育强市评估验收,使xx跻身于省教育强市的行列。通过省委、省政府教育强县命名(浙委xx4号)两年多来,我市立足于新的起点,以更高更严的要求对照xx年xx省教育强县评定操作标准寻找差距,分析原因,落实措施,努力整改,不仅使
2、原来根本达标的两项指标到达评定标准,而且使已经通过验收的23项指标的达标水平又在原来根底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现将自查自评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经济、社会和教育开展概况 xx地处xx省中部,总面积202349平方公里,现行政区域划分为2023个镇,4个街道,总人口56.03万,是闻名全国的“百工之乡和“五金之都。xx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1.72亿元,财政总收入26.85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3.35亿元,农民人均收入7995元,社会经济综合开展指标连续5年名列全国百强县(市)。 经过多年的调整、改革和开展,全市现有普通高中8所(其中综合高中2所),职业高中4所,初中18所,小学63所,
3、特教学校2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4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xx电大xx学院1所。全市在校生高中15118人,初中22478人,小学5020235人。学前教育开展势头良好,全市现有幼儿园167所,在园幼儿27131人。教师队伍数量足够,结构合理,整体素质逐年提高,现全市在职教职工5176人。 通过教育强市评估验收,标志着我市教育事业已到达一定的开展水平。但是,我们并没有因为成功创立教育强市而满足,而是以此作为开展优质教育,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教育整体水平的新契机,再一次将创立更高水平的教育强市作为奋斗目标和不懈的追求,把优先开展教育作为全市工作重点,继续加大教育投入,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倾力打造和谐教
4、育,加速推进教育现代化,使教育开展内涵更为丰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美誉度不断上升。 二、在稳固创强成果的根底上创优 (一)咬定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抓整改 通过教育强市验收后,市委市政府在肯定我市教育创强成绩的同时,更多地看到了差距和存在的缺乏。为确保整改提高目标实现,市委、市政府明确表示创立领导班子不散,工作力度不减,做到整改单位、内容、责任、期限四落实,全力以赴确保整改到位并全面创优。市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教育创强时的职责分工,确立专人负责,使教育创强整改的后续工作正常、有序、高效地开展。评估验收时认定为根本达标的两项指标(即第7条:“初中、小学到达省标准化学校要求的比例不低于85%,各类学校
5、中有一定数量的省示范性学校,第14条“学校生均用地面积、生均建筑面积、专用多功能教室、体育场地、教学仪器、音体美劳卫器材、电教设备、图书和计算机配备到达国家或省定标准),达标难度大:一是投入资金多,二是政策性强,三是涉及面广。为此,我市再次明确了政府在建设教育强市中的主体地位,落实教育部门具体抓,各有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从而形成全市上下攻坚克难,共兴教育大业的局面。市政府将整改指标及要求分解到有关镇、街道和学校,镇、街道各自按照职能与学校共同制订行动方案,全市再一次掀起创立高潮。规划、设计、国土、财政、环保、公安、安监、城管、金融等部门屡次联合办公,集中解决了规划设计、用地审批、环保评估、消防
6、设施、资金投放等重大问题。有关部门联合承诺建立教育强市工作绿色通道,只要符合政策的事随到随办,不拖后腿。市政府主要领导经常听取有关部门的整改汇报,检查整改进度,评估整改质量。xx日报、xx电视台经常刊出宣传教育的专栏、播出教育强市再创优的专题。在教育内部,教育体育局每年都把整改提高列为重点工作,每学期组织专项检查。全市各级各类学校以再创优再提高为目标,把创优与打造和谐教育,促进均衡开展,促进教育公平相结合;把创优与提高办学水平,推进素质教育相结合;把创优与促进师德教风转变,优化教师队伍相结合;把创优与丰富校园文化内涵,提高学校品位相结合;使全市学校通过整改提高再上新的台阶。 (二)继续加大教育
7、投入,完善机制促提升 教育投入是社会公益性投入,只有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才有保障。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国发xx43号)下达后,我市按照通知中规定的“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那么,下发了关于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实施方案(永政xx4号)的文件,对全市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改革和运行作出了明确规定,使“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得到完善。 公共财政挑起教育投入的大梁。保障机制的建立和运行为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经费支撑。 (一)市财政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xx年,我市财政经常性收入65280万元,比上年
8、增长19.2023%;当年市财政教育拨款35620万元,增长20.33%。xx年,我市财政经常性收入73363万元,比上年增长17.23%;当年市财政教育拨款42552.7万元,增长19.46%。 (二)年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小学xx年2478.02元,xx年3058.14元,xx年3833.56元;初中xx年3577.57元,xx年6279.64元,xx年7519.02元。 (三)年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逐年增长。小学xx年250.30元,xx年338.36元,xx年383.17元;初中xx年294.40元,xx年470.55元,xx年474.06元。 (四)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
9、民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xx年占2.1541%,xx年占2.2365%。 (五)财政支出总额中教育经费所占比例逐年提高。我市xx年财政教育拨款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30.29%,xx年为30.84%,xx年为30.96%。 (六)xx年我市人均预算内教育经费639.99元,人均教育经费987.40元。xx年,我市总人口56.03万人,预算内教育经费44144万元,人均787.86元;教育经费总支出57150万元,人均202319.99元。两项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七)三项经费落实情况好。教职工工资(包括县级及以上政府出台的政策性补贴等)全额纳入市财政预算,做到通过市(县)财政足额统一发放到教
10、师本人。“一公三保等与本市公务员同等待遇,实际收入水平高于本市公务员。xx年以来,全市中小学教师实行同城同待遇政策,年终奖金纳入市财政预算。为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开展,教励优秀教师到山区(老区)学校任教,市政府出台政策(永政办抄(xx)54号文件),从xx年1月1日起,对在山区(老区)学校任教的教职工任教期间实行每人每月200元奖励。前不久省政府出台的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津贴(每月60-400元不等)正在得到落实。生均公用经费由市财政列入预算,xx年小学、初中分别为371元和429元,均超过省定标准。学校改造与建设资金由市(县)统筹落实:xx年为2023286万元(其中市财政经费9334万元),x
11、x年为16587万元(其中市财政经费12576万元)。 (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杂费、课本费全部减免。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批转xx市义务教育中小学生免除杂费实施方法的通知(永政办发xx124号),使义务教育学生杂费全免工作顺利实施。从xx年起,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课本费、作业本费全部免除。市政府按照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改革中央专项资金支付管理暂行方法的通知(财库xx23号)和关于农村义务教育中央专项资金动态监控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财库xx58号)规定的精神,迅速制定实施方案,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真正实枣子免费教育,11年上学期市财政支付义务教育学生教科书资金达824万元。
12、三、自查自评达标情况 对照xx年xx省教育强市评定操作标准和评估验收组的整改意见,我们再 次进行了全面认真地自查,我们认为,我市xx年已经通过评估的的23条项指标都在原有根底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被认定为根本达标的指标(第7项和第14项)通过整改也已经达标。(自查自评达标情况说明附后) 四、今后努力方向 (一)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未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今后在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开展方面还需进一步努力。 (二)学前三年教育,以社会力量办学为主,管理有待于优化,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今后拟加大投入,重点建一批以政府投入为主的示范幼儿园以发挥其引领、提升的功能,使我市学前
13、三年教育更好更快地开展。 (三)30余万外来民工在助推xx经济开展的同时,数万外来民工子女的上学给xx的教育带来一定的压力,在经济比较兴旺的镇(街、区),外地学生的急剧增加,无序流动以及学业根底不一等,使当地中小学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受到较大的影响,如何合理疏导,标准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改革和开展中深入探索。 教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根本目标和重要手段,是综合国力的第一支柱和国际竞争力的根底。xx教育事业的开展和提升一直受到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省教育强市复评必将为xx教育的开展注入新的动力,xx市委、市政府将一以贯之的坚持科教兴市的战略不动摇,继续做好硬件强、软件优、质量高的文章,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