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大财经委科学开展观的调查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部署,9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x带着财经工委的同志对我市的农民增收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中,我们先后听取了市农林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海洋与渔业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等单位以及、等镇关于农民增收情况的汇报,现将调查情况综述如下: (一) 今年以来,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农民增收工作,屡次召开农民增收推进工作会议,并认真抓好落实。农林局、农业产业化办公室等部门坚持用城乡统筹的思路抓农村,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全力推进项目农业和农业园区建设,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和空间,涌现了一批农民增收新的亮点,项目农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减负
2、增收、劳动力转移、小城镇建设、开展民营经济、农业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特别是项目农业和农业外资引进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去年9月,全省x个县市中有x个县市被省评为农业产业化先进县市,榜上有名。去年在市农业综合表彰会上,我市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今年1-9月份,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预计达3858元,同比增长15.9,是多年以来农民增收形势较好的一年,农民增收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农民种养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去年秋播以来,由于狠抓了夏熟作物的培管措施,今年夏熟生产和蚕桑生产获得了较好的收成,实现夏粮总产8.38万吨,其中,油菜籽收入达1.68亿元,农民增收1869万元;
3、蚕茧总产值811.5万元,增收1185.6万元。全市畜牧业在禽流感、饲料价格上涨、外贸出口受阻等不利因素并存的情况下,畜禽生产保持了较好的开展态势,畜禽产品价格继续保持稳定增长,进一步拓展了农民增收的空间。 二是项目农业取得新的突破。今年以来,全市上下进一步确立了“抓农业重在抓项目的开展理念,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吸引“三资投入农业,我市项目农业建设有了新开展和新提高。1-9月份,全市新建或扩建农业龙头企业80家,直接带动基地面积近10万亩,带动农户近5万户。总投资1200万元的食品,2023年9月开工建设,今年5月建成投产,已收购青蚕豆1200吨,青豌豆500吨,带动基地1000多亩,青
4、蚕豆亩均增收200元。的公司、的菜业制品、的兴旺水产养殖等项目,都为致富一方百姓作出了奉献。1-9月份,农民从本地各类农业企业中得到的收入人均增加72.9元,增幅达14,根据近年的“三资开发农业项目实绩,项目农业每投入100万元,就能给农民每年带来约30万元的收入。 三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逐步加快。市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积极拓展农民就业渠道,加快中介组织建设,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今年8月份,我市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2万人,其中就地转移1.03万人,异地转移1.17万人,农民人均外出劳务收入增加226元,增长17.7。实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年收入一般在1
5、-1.2万元之间,收入较高的是建筑行业,年收入一般在1.5-2万元之间。 (二) 近几年,市镇两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帮助农民增收上做了许多工作,也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从我们的调查情况来看,我市在农民增收上还存在着一些不可无视的问题。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低,即农民的文化素质低。在我市尚未实现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35岁以上的占73,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89,无一技之长的占81。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成为制约农民收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市场调节的比重日益加大,农业生产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多,对处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且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民来讲无异于雪上加霜,增
6、大了他们经营的风险,使他们很难对诸多的市场供求信息做出准确判断,结果往往是造成农业生产的趋同,同一品种的农产品在某一时段的供应大量增加,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随之大幅降低。另外,在科学技术迅猛开展的今天,用于农业生产的新品种新技术大量涌现,这些都对农民的素质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而大多数农民那么有些无所适从,结果导致农业产业化步履缓慢,农业经济效益整体不高,严重影响了农民的增收。 二是“高,即农业本钱高。近二年来,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不断上涨,造成了农民生产本钱增加,导致增产不增收,再加上农资市场混乱,农民担忧高价买了假种子和劣质化肥农药,到时候低价卖出农副产品,里外赚不到钱。近几年,柴油等渔用物资
7、价格也一路上扬,各类费用急剧上升,渔业本钱不断增加,广阔渔民的增收问题也成了“纸上谈兵。 三是“少,即农业投入少。由于我市财政支付能力弱,用于农业的技术、资金投入有限,导致推动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动力缺乏,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滞后,农业根底设施长期得不到根本改善,这些问题的存在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开展的“瓶颈。如今年我市遭遇干旱,由于水利设施功能衰退,损毁严重,抗灾能力大大减弱,使农业生产遭受一定损失。有些镇乡由于财政困难,争取到的有限的农业项目资金没有真正投入农业,而是挪作他用,进一步影响了农业开展。 四是“重,即农民负担重。近几年,国家通过实施税费改革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农民负担有所减轻,但一些不
8、合理的收费现象依然存在,特别是涉渔收费部门还是不少,收费项目繁多,渔民负担仍然很重。与此同时,农民的“隐性负担问题也不容无视。首先是医疗、教育等负担加重。农村医疗卫生条件比不上城镇,但是其开支并不比城镇低,有了病往往要支付高额的医药费。为了让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许多农村家长都把孩子送到城里读书,除了缴纳高额的借读费,不少家长还进城“陪读,既耽误生产,又增加费用。其次是婚嫁本钱居高不下,人情消费有增无减。在农村,子女婚嫁仍是农民开支的头等大项,尤其是为儿子成家,几乎要用尽全部积蓄,很多人还要举债。大局部农户每年用于各种人情的礼金占了家庭开支的很大比重。 五是“难,即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难。据调查,
9、目前我市征用土地涉及到892个村民组31720个农户78598人,人均耕地在0.4亩以下的农户为7932户19507人,被征地农民人均获得补偿1.35万元。有限的征地补偿金只够维持农民短短几年的根本消费,很难用它作为自己的创业资金实现再开展,也难以保障失地农民在失去土地后赚取与从前经营土地相当的收入,从而难以保障他们能够保持目前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不少失地农民将征地补偿金一次性用于房屋建设、子女婚嫁或归还债务,目前已有相当一局部失地农民反映他们的日常生活有困难,特别是一些失地的老年人和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的生活保障问题尤为突出。 (三) 如何保持农民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促进农村经济全面
10、开展,这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问题,也是各级政府和我们人大常委会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农民增收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制度、环境等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只有用科学的开展观来指导农民增收,才能实现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为此,提出以下建议意见: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是弱势群体,弱就弱在素质上。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变沉重的人口负担为人力资源优势是实现农民长期性增加收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开展战略,消除农民的“低素质屏障。 一是提高组织化程度。建议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一方面要围绕农民增收来建立政绩考核体系,坚持不以gdp为目标取向,不以外表繁荣为
11、政绩,以把党的富民政策创造性地惠及到农民身上为己任,形成农民增收稳定的政绩考核机制。另一方面要加强宏观指导,坚持政策导向和市场导向,为农民提供全方位效劳,积极开展村级组织带农户、农村合作组织带农户、农户自己联农户等多种形态的合作组织,引导他们在自愿互利的根底上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共同开展规模经济和特色经济。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既要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更要注重加大对产前信息体系建设和产后加工流通的扶持力度,以及对农业科研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扶持力度,从而不断增强农业开展后劲。 二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农村劳动者科技文化素质不高,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经济收入。只有通过教育
12、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农民增收问题才可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建议政府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根底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另一方面要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以效劳农业和农民为宗旨,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 三是重视农业人才的培养。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起着示范带动作用的“农民经纪人、“田秀才、“土专家等新型农业人才,已经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的一支不可缺乏的新生力量。因此,建议政府要进一步扩大视野,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的培训,使之成为现代农业新技术的专业人才、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农业人才后备库,充分发挥他们在现代农业中的作用,以促进农
13、业经济的开展。 二、坚持可持续开展的观念,谋划农民增收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建立与经济开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开展。因此建议政府: 一是进一步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进程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途径,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手段。所以建议政府要通过合理规划布局,尽快形成优势产业区域化、规模化生产,做大做强一批优势农业产业,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化。要加快开展农产品加工业,重点培育一批规模大、起点高、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名牌产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附加值。要采取多种措施,拓宽农产
14、品的流通渠道,加强市场调研和信息反应,积极开展现代流通方式,扩大农产品销售。 二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农村集体保障功能不断削弱,农村因病因灾返贫和人口老龄化、高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农民的处境不容乐观。针对这些问题,建议政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一要构建农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援助体系,让符合条件的贫困群体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同时要完善财政对低保的转移支付制度,确保资金落实。二要构建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尽快完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解决农民因病致贫问题。三要构建农村教育救助体系,重点是逐步推进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四要构建社会养老与家庭养老相结合的养老保障体
15、系,解除农村养老之忧。 三、坚持城乡统筹的思想,加快农民增收 城乡统筹开展是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开展的战略措施,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因此,建议政府要进一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农村劳务输出。我市人多地少,大量农民和充裕劳动力滞留在农村,人均占有农业资源偏小,农业劳动生产率低,是农民收入、特别是来自农业收入长期上不去的根本原因。因此要加快农村劳务输出,顺应城市化规律之要求,采取相关措施,由过去人为地限制农民进城,到鼓励农民进城,进而开展到允许农民进城定居。这既需要改变以往不正确的认识,更需要在实际操作中摒弃以往限制农民进城的一些做法,降低农民进城定居的门槛,为农民进城提供方便。
16、要逐步取消农业和非农业户口在国民待遇上的差异,对进城务工一定时间、有固定住所、有稳定收入的农民,允许其申请变为城市居民,并在子女入学、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为进入城市的农民提供适当的工作岗位,使农民真正融入城市,适应新的环境,迅速转换角色,在城市中求得生存和开展。 二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从长远看,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是促进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务工收入的根本出路。因此,要逐步提高城镇化科学规划水平,合理布局,以现有的市区和中心镇为重点,加快小城镇开展步伐。要把开展农村效劳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等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完善小城镇功能,壮大县域经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向技术先进、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城镇提供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