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编.doc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624206 上传时间:2023-04-13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52.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2023年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2023年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2023年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2023年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2023年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新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农村法律援助是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是建设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因此,必须认清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加以完善和改良,保证农村法律援助的有效运行。本文对目前农村法律援助机制存在问题作了阐述和分析,进而针对性的提出了完善和改良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具体对策。关键词:农村法律援助问题对策 一、农村法律援助存在的问题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统筹城乡开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全国各地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的展开了,在经济快速开展的过程中,农民的权益维护能否得到法律支持是至关重要的,而农村法律援助正是其中

2、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是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我国的法律援助工作面临着种种困难: 一、援助范围有限,难以发挥制度设置的最大作用法律援助工作应当明确一个主导思想,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利用一切资源,尽可能使更多的困难群众能够获得法律援助,但现实情况是法律援助的范围受到了以下方面的制约: 一地区经济社会开展水平。满足困难群众法律援助需求的程度上下,受制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开展状况,特别是与各地的经济开展水平关系较大。条例明确授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经济困难标准,这就注定了法律援助与地区经济开展水平相挂钩,让法律援助与经济开展一样出现了区域差异。普遍意义上讲,经济社会开展情况好的地区,法律援助范围

3、相对较大,经济社会开展情况差的地区,援助范围相对较小,但从对法律援助的需求上来说,经济社会开展情况较差的地区正是需求较大的地方,这就形成了一对矛盾。 二法律援助“门槛偏高。条例对涉及民事和行政诉讼的事项只规定了一个最根本的法律援助范围,同时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条例规定以外的事项作出补充规定。另外,也就是说,各省级地方执行的法律援助范围不得小于条例规定的范围,一些经济条件好,援助资源丰富的地方,可以在条例规定的根底上,扩大法律援助范围,科学地制定经济困难标准,尽可能降低门槛,使更多的公民成为法律援助对象,并做到但凡符合规定条件的困难公民,都能获得法律援助。但目前,这种标准仍然较高

4、,令诸多公民难以获得“通行证。 三条例对受援条件规定过于苛刻。根据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符合条件的公民,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无偿法律效劳。这里对法律援助对象和适用情况作了双重限制,导致法律援助的范围大受制约。 四法律援助形式单一不能适应当今情况。目前,就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形式而言,大多采取传统的诉讼代理、法律咨询等形式,不能适应农村的纠纷的特点,使得大量的案件无法申请法律援助,农民的合法权益难以维护,违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宗旨。农民的各类纠纷有自身的特殊性,比方,农村家庭及邻里纠纷所引发的人身损害赔偿民事案件及刑事案件正逐年上升,农民土地被征用、征地拆迁安臵、村委

5、会选举不公、村务不公开等引发的法律纠纷事件也日益增多等。这些纠纷需要采用不同的法律援助形式予以解决,故而有必要针对农村设定一些特殊法律援助形式,扩大援助范围。 二、群众根底薄弱,增加法律援助的困难 农民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是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的根底。有了这个根底农民才会积极申请、争取法律援助,法律援助也有赖于此才能开展起来。目前,广阔农民还不很了解法律援助,当其合法权益遭到不法侵害时,大多不知道求助或不知道如何求助于法律援助机构或者法律效劳者,往 1往缺少通过合法途径解决问题的意识,或凭本能、感情用事采取同态复仇的非正常手段去维护自身权益,结果是使自己身陷不法境地,或采用传统农民运动的形

6、式,引发群体事件,严重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开展。在一次农村法律调查中发现,农民解决纠纷的方式中“找村干部调解位居榜首,次之是打官司,第三是“找派出所,另外就是寻求乡镇政府的居中裁决,现实中还存在利用宗族力量解决的事例。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绝大多数农民选择打官司是以“其它方式解决不了为前提的。农民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援助自主性不强直接性的影响了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三、法律援助机构与法院工作机制不配套 法律援助条例规定:“申请法律援助的,应当向审理案件的人民法院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提出申请。可见,我国法律援助审批权在法律援助机构。一般来说,当事人只要交齐相关的证明和材料就能够获得免交代理费等法律

7、援助。可是,法律援助不仅仅是免交代理费,还包括减、缓、免交诉讼费,而减、缓、免交诉讼费的审批权在法院。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辩护案件更容易获得法院的批准,而对于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申请减、缓、免交诉讼费得到批准的可能性很小。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民事案件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而法院却没有同意其减、缓、免交诉讼费用,最终导致无法立案。由 2于法律效劳费的免交和诉讼费缓、减、免的衔接问题未得到很好的解决,经济困难的农民经法律援助机构审查批准得到免费而不能进入诉讼程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律援助最终成为空。 四、人员数量缺乏质量欠缺影响法律援助水平从事法律援助事业人员,

8、必须有着相应的法律知识,有依法办事的能力。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由于多方面的因素,我国从事法律援助的专职人员较少,而农村那么几乎没有专职的法律援助人员,为数不多的法律援助专职人员都集中在城市,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受到严重影响,据权威材料证实,从2022年开始全国的基层法律效劳所数量急转直下,从业人员大幅减少。据统计,全国真正在一线从事法律效劳的人员不超过3万人,实际从业的法律工作者与农村人口的比例还缺乏0.003。目前,基层开展了“调解这种重要的法律援助形式。调解组织在全国农村得以迅速全面开展,各地村民委员会根本上都建立了调解组织。可是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常常是村干部兼任,其法律素养不高,

9、他们在解决律纠纷时,难以得心应手地运用法律解决问题,当事人信服的不多。而且村干部调解员往往来自本乡外乡,与案件沾亲带故,常有着利害关系,其调解的公正性令人难以信服,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法律援助制度的落实,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法律援助的进程。 3 五、经费来源有限,法律援助步履艰难 任何工作的开展、任何制度的实现都必须依靠经费的支持。法律援助制度顺利实现的必要的条件之一是有充足的援助经费作保证,没有可靠经费保障,法律援助工作将难以前行,法律援助制度设臵也将成一纸空文。为了解决法律援助经费短缺问题,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

10、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同时在第七条规定:“国家鼓励社会对法律援助活动提供捐助。这些规定虽为解决法律援助事业开展的经费保障问题,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但是,这些都是倡导性的、政策性的规定,如果不实行这些规定也不会有任何主体承当任何法律责任。现实情况是,法律援助经费从传统的较少到增加不多,总归还是紧缺状况。 农村法律援助意义的重大,它关系到扶助贫弱,关系到社会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障之社会公益事业的平衡开展,关系到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价值理念的实现,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屡次在党和国家的重要文件里面提

11、到了“建立法律援助体系、“积极开展法律援助等。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认清法律援助现状的情况下提出具体有效的对策,努力完善和推动我国农村法律援助工作。 二、完善农村法律援助的对策分析 一、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法律援助制度需要通过法律援助工作才能够最终由思想殿堂落实到现实社会生活,才能实现其宗旨。对于农民法律援助,应该建立健全一个行政与司法审批相衔接的、行政系统内上下结合的职责明确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并全面配臵与之相应的软硬件条件,促进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 一统一法律援助行政与司法审批条件。如前所述在司法实践中,刑事辩护案件更容易获得法院的批准,而对于民事、行政诉讼案件,当事人申请减、缓、免

12、交诉讼费得到批准的可能性很小。这是一对矛盾。为打破这对矛盾,就必须统一法律援助行政与司法审批条件,争取行政审批的法律援助案件都能被法院立案审理,公正解决。 二建立行政系统内上下结合的职责明确的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为更有效的推动法律援助工作,有必要在行政系统内部形成一个三级农村法律援助网络,即以县级法律援助机构为主导,以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中心,以村法律援助工作联络员为主线的农村法律援助工作体系,为农民开辟一条顺畅、高效的、有益的法律援助渠道。 二、本着实际、经济、效益的原那么改造现行机构为农 4村法律援助机构 负责农村法律援助的具体部门的建设应该本着实际、经济、效益的原那么,农村法律援助的部门应

13、该是属于行政机构的组成局部,而行政机构改革要坚持精减的原那么,不应该增设一个新的部来承当法律援助的职责实际上也不需要,可以将此任务归并到一个现有的行政机构中。综观现行行政机构设臵状况,在现行行政机构中,最适合完成这项任务的是各乡镇司法所,理由有三: 一司法所的性质与法律援助有着紧密的联系。司法所是设臵于乡镇人民政府的国家司法行政机关,是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其中的司法助理员是基层政权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他们是中国司法行政机关的最低端,他们最接近农民、最能了解农民的维权需求和特点。 二司法所覆盖面广,可根本覆盖各个农村乡镇。在基层,大局部的乡镇都设立了司法所,没有设立司法所的,也在乡镇政府

14、中设臵了司法助理员这一职务,他们在乡镇政府XX县区司法局的指导下工作,主要负责调解委员会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其工作范围从解决打架斗殴到山林地界纠纷和离婚调解等。 三司法所负责农村法律援助职责,最符合精简效益原那么。具体可以采取两种形式,或将法律援助机构设立在乡镇司法所之内,或采取“一套人马,两块牌子的形式。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同时,应完善司法所的建设,增加一些经费预算,还要提高司法助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夯实农村法律援助公民根底 农民的公民意识、权利意识的提高是法律援助工作的开展的根底,夯实根底才有利于整个农村法律援助工作的顺利开展。夯实农村法律援助公民基层应从一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农民

15、的法律援助观念,提高法律援助的自觉性。法律援助工作是被动地实施的,必须先有农民提出申请才能启动。因此,必须激发农民运用法律援助法律武器的积极性。必须通过多种渠道,比方通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网络等媒体,结合农民赶场时间,向他们发放宣传资料。通过送法下乡、法律咨询等方式方法,加大对法律援助的宣传力度,让农民了解法律援助的根本原那么,明确法律援助的条件范围,使其在权益受到侵害时知道怎样去寻求法律保护。 二加强农村法律援助效劳质量,以实际效果感染农民。农村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民对法律援助的信任度。无论是负责农村法律援助的工作人员,抑或是承方法律援助案件的律师或法律工作者,都必须有着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法治精神,对受援人认真负责、以诚相待,认真做好承办案件的审阅调查和准备工作,切实维护受援人的合法权益。 三采取多方举措,形成农村法律援助的浓厚气氛。要简化审批程序,使农民申请法律援助更方便组织法律援助志愿者主动深入村头地间开展法制宣传、法律咨询等效劳,作为农民接受法律援助的源头与突破口。有关组织如法院、法律援助机构、工会、妇联、残联、教育、劳动保障等部门应互相协调与配合共同营造良好的法律援助气氛。 四、多方筹资夯实农村法律援助经济根底 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