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区统筹城乡开展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开展,是我们在新世纪新阶段不能回避并且必须解决的重大历史性课题。xx区推进城乡统筹开展,是建设长江上游空港强区,打造xx一小时经济圈强势增长极,率先在xx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城乡互动共荣、南北协调开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难题的迫切需要。统筹xx城乡开展,既是战略性任务,更是当务之重、当务之急。 一、xx区对统筹城乡开展的初步探索 (一)统筹思想越来越明确面对典型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原江北县委、县政府在1986年就提出了效劳城市、富裕农村、依托xx、建设江北的指导思想。1995年撤县建区时,区委、区政府制定了依托老城、开发新城、以城带乡、城乡一体
2、的四城战略,统筹城乡开展的思想较xx年前更加明确具体。xx年,区委、区政府在1234总体开展思路中,作出了城市带动农村,南部带动北部的战略部署,并且在工作中全面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举措。当前,正在抓紧制定xx区统筹城乡开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xx正朝着xx市统筹城乡开展示范区的目标奋勇前进。 (二)统筹措施越来越有力上个世纪八十年代,xx在xx市还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近郊大农村。当时统筹城乡开展,主要是依托xxxx区开发建设龙溪,依托机场开发建设两路,走以地生财、以财建城、以城兴业、以城带乡的路子。进入新世纪以来,龙溪新城、空港新城、北部新城迅速崛起并呈融合之势,新型工业、现代效劳业
3、和都市农业强势推进,区域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工作显著发力。 1、强势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近年来,xx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战略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园区开发建设为载体,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步伐,形成了以汽摩产业为支撑的现代工业集群,以房地产业、商贸效劳业为支撑的第三产业集中开展区,城市规模快速扩张,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统筹城乡开展的经济实力和人口集聚能力日益增强。 2、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瞄准xx主城市民的菜篮子、果盘子和钱袋子,以现代农业园区为龙头,大力开展三色农业、畜禽林果业、生态旅游农业等都市型农业。承接园区大工业,创办了8个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通过努力,城乡产业融合互
4、动格局正在形成。 3、加强农村根底设施建设。近年来,实施了一小时xx和村村通公路建设,人行水泥便道院院通建设,电视信号和 线路村村通建设,镇街集中供水和村级分布式供水工程,农房改造和沼气池建设等三改一建工程,以土地整理和水利设施为重点的农田根本建设等,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普遍得到改善。同时,实施了小城镇改造,中小学和农村卫生院危房改造,中小学寄宿学校建设,镇政府办公场所和镇文化中心建设,村级公共效劳中心等建设,农村公共效劳条件有了明显改观。近年来,XX县区根底设施和公益事业设施正在加速向农村延伸。 4、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开展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xx年,我区率先在全市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行三免
5、一补(免学杂费、教科书费、作业本费,对贫困家庭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每年为群众减轻负担3000多万元。xx年,xx作为全市首批6个试点区县,开始探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机制,到xx年,参加人数达41.4万人,参保率到达81.59,区级财政补助1286万元。xx年,率先在全市实施农村低保制度,财政拨款424万元,让1202300人得到政府生活救助。此外,还建立和完善了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农村方案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地质灾害避险搬迁救助等社会保障制度,农民享受到的文明成果一天比一天多。 5、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全区初步建立起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实现了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和效劳。
6、健全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机构,加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领导和效劳。加强了培训基地建设和培训工作,对23000名农村劳动力进行了免费培训。到xx年底,全区29.8万个农村劳动力中,在外务工经商农民到达15.7万人,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达1473元,占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务工经商收入成了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 6、公共财政尽力向三农倾斜。近几年来,实施了向镇街倾斜的财政体制调整和改革,在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根底上,区级财政向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倾斜、向农村社会 事业倾斜、向农村社会保障倾斜的力度越来越大。据不完全统计,xx年区级财政投入农村的资金高达5.8亿元。在近几年中,我区公共财政向农村
7、投入的资金总额年年居全市第一。 (三)统筹效果初步显现通过统筹城乡开展的有效探索,我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城市化和农村现代化互动步伐加快;农村人口就业转移和居住转移有序推进;农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开展;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改善;统筹城乡开展的承载能力日益增强。通过20年的开展,xx区地区生产总值由1986年3.4亿元、1996年28亿元,到xx年猛增到183亿元。财政收入由1986年3531万元、1996年1.1亿元,到xx年增长到2023.6亿元。城镇面积由1986年0.4平方公里、1996年11.3平方公里,到xx年扩展到7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由1986年0.5万人、1996年11.9
8、万人,到xx年上升到37.35万人。 二、xx现实城乡差距与原因透析 (一)xx现实城乡差距1、城乡开展速度差距拉大。近年来,xx区抓住机场建设、xx主城北移、xx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北部XX县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城市规模迅速扩张,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经济开展迅猛,xx都市风貌展示区已显雏形。与此同时,区委、区政府采取特殊措施狠抓三农,农村经济社会自身纵向比开展较快。由于广阔的农村制约的因素较多,开展变化远不及XX县区,个别遥远山区农村甚至仍然山河依旧。城市象欧洲,农村象非洲,是我区城乡开展差距最形象的描述。 2、地区收入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xx年,在全区2023.6亿元财政收中,北部地区拥有5
9、0万人口的20个镇仅占3,南部地区40万人口的6个街道却占了97,个别镇全年财政收入不到2023万元。相反,20个镇均吃区级财政补贴,财政支出占了全区的30。xx年,我区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93元,比xx年的732023元增加4184元,每年增收202346元;同期农民人均纯收入3604元,比xx年2622元增收982元,每年增收243元。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差距成倍数扩大,由xx年2.6:1上升到3.2:1,已经超过了国际公认的3.1:1的警戒线。 3、城乡居民国民待遇差异过大。据专家统计,由于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等原因,城乡居民待遇差异有47项之多。一是在财政投入上倾斜市民。农村根底
10、设施和公益设施建设往往是民办公助,农民既出资又出劳,城市类似建设从不让市民掏腰包;城市居民低保、社区干部待遇、复员退伍军人安置金等大大高于农村同类人员标准。二是在劳动力就业上歧视农民。一些行业和工种限制农民就业,农民工遭受不同程度的工资歧视、雇佣歧视和政治歧视。三是社会保障差距明显。城市居民根本可以享受以各种保险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为根底的社会保障政策。农村除低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及相关救助制度外,养老保险等不少保障制度缺失。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难以与城市职工同等享受各类社会保险。据区农业局统计,用人单位没有为我区农民工购置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的比例分别为83.5、87.7
11、、94.6、92.4。四是享受教育等社会事业资源不平等。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优势资源高度集中于XX县区,农村接受教育和医疗、享受文化生活的条件与XX县区相去甚远。尤其是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难以就地入学。资料显示,农民工子女在XX县区入学,平均每学年学费为2550元,人均借读费、赞助费1526元,农民工家庭难以承载子女就地入学之重,被迫让幼小子女留守家中。 (二)城乡差距原因透析1、地理环境影响。xx位于长江北岸与嘉陵江东岸的三角地带,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华蓥山脉、铜锣山脉、明月山脉纵贯南北,将xx切分为两大纵向系统。在145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平坝、台地、水体共占2023,丘陵50,山地40。东
12、南地区地势较平缓,靠城依江,占地理之优,为此,xx绕城公路内486平方公里面积已纳入主城规划,并在全速建设,xx北部xx区已在这一区域逐渐崛起。北部山高沟深,东部被铜锣山脉和明月山脉阻隔,且离XX县区较远,这近202300平方公里区域在短期内要与南部开展同步,由于制约因素十清楚显,因而显得非常不现实。由此可见,特殊地理环境决定着我区城市与农村、南部与北部的开展差距,也决定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这种差距难以缩小和消除。 2、经济承载能力制约。xx由原江北县嬗变而来。xx在历史上一直是农业大县,工业和城市不兴旺。xx城市发育于1985年龙溪开发,转折于1992年两路城南建设,加速于xx年北部XX县区
13、设立。xx现代工业起步于1998年科技产业园区,加速于此后设立的空港工业园区、两路工业园区。虽然现在城市开展和产业支撑已取得不菲成绩,但要带动1300多平方公里经济开展相对滞后的农村,尤如小马拉大车,效 果可想而知。特殊的开展根底只能继承,不能逾越。有限的经济承载能力,逼迫我们在统筹城乡开展中,只能选择实事求是循序渐进,不能不顾条件操之过急。 3、体制政策障碍。一是城乡户籍管理制度缺陷。我国现行的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分别管理以及行政审批的户籍制度,把人口与土地、人口与地方组织的关系固定化,阻断了人口迁徙的效率途径,成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大开展的重要障碍。同时,这种户籍制度人为地分出了两个世袭
14、的种群,户口不同,待遇就不同,让农民难以享受真正的国民待遇。二是土地制度不完善。(土地管理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在制度设计上,实行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用地分别治理,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土地市场,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不能进入工业和城市土地市场,国家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严重侵蚀农民土地利益。此外,土地流转制度不完善,盘活土地存在诸多政策障碍。三是投入体制未完全理顺。公共财政对农村生产建设的投入太分散,投资效益不高。尚未建立起金融资本、社会资本自觉投入和巨额投入的引导机制。四是行政管理体制城乡分割。适应城乡二元结构管理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的设立和管理也逐步形成了农口管农、工口管城的管理格局。这种管理
15、模式导致城乡规划难以统一和衔接,各级各口资金难以集中打捆使用,城市产业与根底设施难以向农村延伸,等等。 4、三农弱势本质。农村地域广阔,产业和居住分散,缺少吸引聚集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必备优势。在势不可挡的城镇化进程中,优势资源自动流向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城市。在这种状况下,相对于高速开展的城市,农村开展相对滞后就在所难免。农业受自然条件和市场规律双重作用,相对于二、三产业,始终属于弱质产业。农民受生产生活环境影响,从总体上看,其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难以与时尚的市民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始终属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三农的弱势本质,决定了统筹城乡开展的工作重心应该放在三农上。 三、对xx统筹城乡开展的工作建议xx
16、小XX县区大农村,是xx二元经济结构的典型表现和市情缩影。区委决定把xx建设成为xx市统筹城乡开展的示范区,定位准确,意义重大,切实可行。为此,对我区统筹城乡开展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一)准确把握统筹内涵,防止步入认识误区统筹城乡开展,是指以城乡一体化为最终目标,把全区作为一个整体通盘考虑,打破城乡界限,统一规划,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协调开展,实现城乡共繁荣。要准确把握统筹城乡开展内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要以解决三农问题为重点,消除统筹城乡开展的体制政策等障碍。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实现城乡协作,优势互补,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目标。二是必须跳出城乡分割、两大系统封闭运行的传统思维,走出片面强调立足三农抓三农和跳出三农抓三农的认识误区,自觉把立足三农抓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