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推进XX县区城乡一体化的调研报告 统筹城乡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报告 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统筹城乡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决定精神,进一步统筹我县城乡开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促进我县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促进“区城同建战略的实施,按照县委中心秘书处的通知要求,就我县统筹城乡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我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成效初显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开展良好势头为主题,以加快东部产业转移建设为主线,全面实施工业强县的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主要经济社会指标均完成
2、或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国民经济步入加快开展新时期,小康社会迈入全面建设新阶段,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奠定了根底。 1.经济开展加快提速。“十一五期间,我县经济快速开展,实施工业突破成效凸显。今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xx亿元,比上年增长xx;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xx亿元,增长xx;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xx亿元,增长x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x元,增长xx%;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增长xx%;财政收入xx亿元,增长xx%。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创“十一五新高。 2.城镇化建设取得新成效。“十一五期间,我县县城功能逐步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增强。通过“区城同建的战略建设,把县经济开
3、发区总体规划与我县XX县区整体规划相结合,有力的促 进了XX县区的带动作用。并完善了中心村镇建设规划等编制工作,使城乡一体化工作取得新进展。 3.根底设施有较大改善。形成了铁路、公路、水运的立体交通网络。随着我县多项重大根底设施建设工程工程的陆续竣工,进一步改善了我县城乡一体化硬件环境。 二、我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面临一些制约因素,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1、城乡一体化规划体系不健全。一是规划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基层规划管理力量薄弱。二是各项规划衔接不够。城市建设规划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衔接不够,没能
4、做到“三规合一。三是村镇规划仍需进一步完善。 2、产业对城乡一体化的支撑乏力。一是工业总量偏小,其中重点产业所占的比重仍偏低,小城镇缺乏产业支撑。二是农业产业化推进不快,传统农业比重偏高,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增收渠道狭窄。三是城镇效劳业开展不快,效劳业开展气氛不够浓厚。 3、城镇化总体水平低。202322年,我县城镇化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小城镇,甚至包括县城XX县区的建设水平,仍然停留在90年代末期的水平。 4、城乡根底设施差异凸显。长期受二元体制政策影响城市根底设施向农村延伸和覆盖不够。投入缺乏导致农村交通、通讯、水电等根底设施落后。 5、城乡公共效劳一体化差距较大
5、。土地、户籍、就业、住房、社保等政策制度差异大,制约了城乡统筹开展。农村教育、文化、医疗等相对落后,公共效劳均等化水平较低,城乡二元结构难以在短期内根本改变。 6、城乡一体化的认识有待提高。还有局部干部对统筹城乡开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认识缺乏,概念不清,存在畏难情绪,缺乏驾驭工作的知识和能力。群众普遍存在“恋土情结和“小农意识,农民“脱农入城的动力缺乏,中小型非公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生产的愿望也不强烈。 三、我县“十二五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到202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
6、以城带乡长效机制,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稳固和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把国家根底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开展重点放在农村,推进城乡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当前的形势和任务使我们看到,我县目前只是处在城镇化初期、城乡一体化建设起步阶段,“十二五是我县202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共存,希望与困难同在。我们要充分认识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与加快开展、科学开展、加速崛起是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是全面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内在要求,统筹城乡开展这不仅是一个经济、社会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加快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互动、工农互促,富裕农民、减少农民,建设和谐XX
7、县区的必然选择。要实现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新突破,还必须认清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作坚持不懈地努力。 (一)围绕以工促农,调整产业结构,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 推进城乡一体化,首先需要什么。从成都的开展经验来看,大量资金的前期投入是确保一体化进程的重要因素。而我县目前的财政情况仍停留在“吃饭财政的阶段,无法提供足够的资金 保障一体化建设的进程。因此,我县除了要加大工程整合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之外,还必须苦练内功,切实提XX县区域经济实力。 围绕以工促农,大力开展二三产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壮大经济总量,才能形成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为城乡一体化建
8、设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持。首先,要做大做强工业。一是坚持以工业突破为主线,坚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进一步做大做强电子信息等五大支柱产业,要围绕支柱产业做文章,通过外引强企,内扶优企的政策导向,结合“区城同建的开展理念加速工业向园区集中,目的明确的培育园区的龙头企业,并围绕龙头企业打造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构建起以五大产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努力实现我县“十二五工业大跨越,大力提升第二产业比例,提高园区工业集中率。二是抓住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契机,加速开展县域工业。要加快县域经济开展,首先要制定好详尽且有指导意义的开展规划,要把县城及乡镇中心区的建设规划、土地规划与产业开展规划结合起来制定全面的
9、开展总规。要创新机制、整合资源、优化环境,明确布局,强化城乡产业分工与合作,力避恶性竞争,做到全县一盘棋。要着力开展非公有制经济、园区经济和特色经济,突出开展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精深加工型等优势工业产业。三是充分挖掘旅游资源,大力开展以旅游业为核心的效劳业。要从旅游规划开始抓,切实抓好旅游景点的改造、提升和开发。突出我县旅游资源的文化底蕴、历史积淀和特色风光的宣传,推动风光旅游、人文旅游和休闲养生旅游一体化开展,加快各大旅游品牌景点的根底设施建设、包装和宣传推广工作,着力将我县打造成为我国东南部旅游产业集聚区,创造全国旅游新亮点,并围绕旅游业的开展推动效劳业的开展,大幅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
10、,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二)突出以城带乡,加大根底设施投入,构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载体 城乡一体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拥有许多表现形式,但解决城乡统筹,消除二元化结构的关键问题在于加快城市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向农村地区的延伸和覆盖,通过以城带乡的模式,进一步推进城乡根底设施建设一体化,这是统筹城乡开展模式的有效载体。通过逐步完善农村地区的交通、供电、饮水、排水、水利、环保等根底设施,改善农村地区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城乡面貌的统一,缩小城乡硬件差距。一是要加快中心城镇的建设。我县共有2023个乡镇,南北片乡镇的距离较远。因此,要着重加快南部和北部的中心乡镇建设,做好各乡镇中心镇域的控制性详规,
11、做好产业分工,推进小型企业向乡镇工业集中区集聚,从而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要积极推进镇域经济中的房地产开发工程,做好路、电、通信、照明、给排水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吸引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二是积极争取中央、区财政的支持,利用西部大开发、泛北部湾经济圈和全国试点城镇建设机遇,大力争取外部资金对我县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工程的帮扶,让更多的农民进城,加速推进城镇化,扩大消费、拉动投资、创造就业时机、提高农民收入,推动农民向城镇集聚。 (三)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提升统筹城乡软实力 统筹城乡开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十二五时期,我县应以提高农民收入为目标,以农业产业化为主
12、线,以开展特色农产品为重点,以农产品加工业为核心,着力延伸产业链条,带动农业转型。通过推进农业现代化,抢抓开展机遇,加快实现我县农业产业的跨越式提升。一是要大力扶持外乡特色农业企业开展,抓好示范基地和专业合作组织建设,通过以点带面的作用,推进农业企业化。二是重点抓好一批特色农 产品基地建设,进一步打响我县众多特色的农产品品牌。三是加快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引进和扶持工作,推动农产品工业化进程,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四是大力开展高效生态农业。实施“猪沼果灯鱼等多种生态农业模式。五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农村“一事一议工作,加快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步伐,力争让新农村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农村面貌
13、得到大幅度改善,从而提升农村综合软实力,夯实统筹城乡的思想根底和社会根底。 (四)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努力缩小城乡公共效劳差距“十二五期间,要努力使广阔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就应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探索建立有利于农民进城的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制度,加快我县学校、医院和廉租房建设,推动教育等资源向进城农民开放,让农民进得来、留得住。一是以民生工程为抓手,从教育、卫生领域先行试点,逐步探索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等社会效劳体系。优化教育卫生资源配臵,吸引大批农民进城。继续推动播送电视和互联网、农家书屋向农村覆盖。二是改善农村社会保障。理顺关系,提标扩面,扎实推广新农合等各项保险。在保障农民权益的前提下,鼓励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采取多种方式,有序引导更多农民进城,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逐步过渡到城镇居民。三是要立足农村,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加快土地流转,推进农村土地产权改革,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四是搞好农民就业引导效劳。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市场,破除农民就业门槛限制。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培育新型农民,不断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提升就业水平。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