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乡镇经济开展现状调研报告 乡镇经济是农村经济主体,是县域经济的根底和重要组成局部,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开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XX市高度重视乡镇社会经济开展,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三农工作的政策和方针,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坚持市场导向,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完善根底设施建设,乡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开展。 一、乡镇经济开展情况 1、农村根底设施建设不断完善,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XX市积极推进统筹城乡开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把美丽乡村创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载体,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作用
2、,持续加大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和公共效劳投入力度,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2023年,XX市实现通公共交通的村1372个,增加123个,增长9.8%;通宽带的村1339,增加300个,增长28.9%;通有线电视的村1880个,增加41个,增长2.2%,通自来水的村747个,增加99个,增长15.3%;垃圾集中处理的村572个,增加182个,增长46.7%;污水集中处理的村87个,增加22个,增长33.8%。 2、乡镇文教事业快速开展,卫生水平不断提高 XX市不断加大财政投入,进一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乡镇根本配套较为完善的小学、幼儿园、文化站、医院等福利设施。2023年,XX市有小学396所
3、,小学教师1.33万人,小学在校学生24.01万人;幼儿园、托儿所768个,图书馆、文化站161个,剧场、影剧院17个,体育馆5个,医院、卫生院234个,医生0.76万人,病床1.92万张。乡镇根底设置不断完善,社会事业较快开展,改善居民文教娱乐设施,极大的提高了乡镇居民生活水平。 3、乡镇经济快速开展,从业人员结构调整 2023年,XX市乡村常住住户数145.94万户,乡村常住人口数412.68万人,乡村从业人员242.98万人,占乡村常住人口58.9%。 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90.84万人,66.92万人和85.23万人,结构比为37.4: 27.5: 35.1,与2023年的38
4、.2: 27.4: 34.4相比,一产业下降0.8个百分点,二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三产业上升0.9个百分点。 4.乡镇财政收入增长,镇区规模继续扩大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乡镇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各乡镇找准自身优势,着力开展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以市场为导向,强化产业支撑作用,打造特色鲜明的镇域经济,乡镇财力明显增强,镇区面积不断扩大。2023年,乡镇(含街道,下同)财政总收入2023.73亿元,比上年增加1.69亿元,增长18.7%;城镇建成区面积1.63万公顷,增长3.3%,城镇建成区总户数49.2023万户,增长0.1%,城镇建成区绿化面积202338公顷,增长3.6%。 5、保障制度不断
5、完善,社会福利事业协调开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开展,XX市加快开展社会福利事业,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立了社会救助体系框架,救助水平有新的提高。2023年,XX市乡镇共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177个,床位1.69万张,收养人数15523人,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2.3%, 3.7%和2.1%;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人数306.67万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133.5万人,比上年增加6.67万人,增长5.3%。 二、乡镇经济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上看,XX市乡镇社会经济开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更大范围、更深的层次来研究、比较和分析,XX市各乡镇间开展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开展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主
6、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乡镇经济差异明显,地域经济开展不平衡 由于地理位置、经济资源、历史文化背景、产业结构、创新意识等不同,造成XX市乡镇之间开展上的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一是乡镇经济实力差距明显,乡镇财政收入额排名前十位的乡镇是排名后十位乡镇的几十上百倍, 二、三产业三上企业个数及产值差距更大。二是地域开展上的差距。经济兴旺的乡镇大多集中在资源丰富,交通便利,信息、物流较为通畅的地域,而偏远乡镇、资源匮乏乡镇明显落后。 2、城镇规模普遍偏小,聚集能力缺乏 XX市镇区建成区规模普遍偏小。2023年,XX市乡镇的城镇建成区面积为1.63万公顷,仅占乡镇总面积的3.0%;建成区人口为120.
7、14万人,仅占乡镇总人口的28.32%。平均每个乡镇的建成区面积为134.66公顷,建成区人口9929人。城镇规模偏小,人口数量偏少,城镇规模与快速转移的农村劳动力需求不匹配,吸纳人口能力缺乏,根底设施与效劳能力有待提高,同时,许多小城镇的根底设施配套水平不高,非农产业根底薄弱,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就业时机少,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弱,这势必阻碍小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和第三产业的开展。 3、从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带动优势不强 从乡镇从业人员结构来看,第一产业从业人员90.84万人,占乡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7.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结构比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第二产业开展程度不高,无法吸收更多的
8、农村劳动力,本地就业吸收能力差,一定比例的人员外出打工,2023年XX市外出市外从业人员数14.52万人,占比6.0%。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合理,大局部乡镇缺乏特色优势产业,并且有些开展优势产业的规模有限,且品牌重视度不高,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 三、加快开展乡镇经济的几点建议 1、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产业聚集带动能力 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有效途经。三农的出路,归根到底还是要加快小城镇建设,使它的辐射和带动作用更加有效地发挥出来。城镇化是产业开展的结果,城镇化只有以产业集聚,才能带动人口集聚,通过人口集聚带动商业繁荣。要不断加快小城镇的建设进程,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新型城镇
9、化开展之路,要实施科学定位,合理规划,加快推进镇区根底设施建设,为小城镇开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底,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工业产业,提高产业聚集带动能力。 2、加快转型升级,扩大优势产业的支撑作用 优势产业对所处地区的经济结构和开展变化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对诱导新型产业崛起和促进地方经济开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镇在经济开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合理化、优质化的产业链,乡镇的崛起和开展是不可能的。各地乡镇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及原有根底,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布局合理,鲜明特色产业集聚,使之成为带动乡镇经济开展的主导行业。同时,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必须瞄准产业链条中技术含量高、利润空间大的高端节点,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10、打破区域束缚,实现共同开展。 3、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保障福利事业开展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政府应继续加大引导作用,多方筹措社会养老根底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福利设施建设,推进敬老院标准化管理和效劳,重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困难家庭老人的养老效劳问题。 乡镇经济是农村经济主体,是县域经济的根底和重要组成局部,对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一体化开展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XX市高度重视乡镇社会经济开展,认真贯彻中央和省有关三农工作的政策和方针,实施各项惠农政策,坚持市场导向,深化农村制度改革,加大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不断
11、完善根底设施建设,乡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取得了全面开展。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政府应继续加大引导作用,多方筹措社会养老根底建设,统筹推进城乡福利设施建设,推进敬老院标准化管理和效劳,重点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困难家庭老人的养老效劳问题。 县乡镇经济开展的调研报告21乡镇经济开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乡镇干部整体素质不高。局部乡镇干部长期受落后思想的束缚,思想不够解放,创新开展意识淡薄,守摊思想比较严重,热衷于日常管理事物和一些农田根本建设工程,沿袭于传统工作思路,习惯于行政命令式的工作方法,工作被动、疲于应付。一些干部作风飘浮,纪律松散,带着群众致富本领不高,对新时期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
12、,开展农村经济的能力不强、路子不宽和方法不多,对办规模企业、上工业工程一窍不通。一些干部贪污受贿严重,使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人员更加反感,干群关系恶化,乡镇政府威信力下降。 1.2经济开展后劲不够足。乡镇经济主体除农业外,根本是小商业、小餐饮、小加工、小流通,缺乏大型工商企业支撑,形不成集约效益,导致经济总量低,带动力弱,开展后劲缺乏。 1.3小城镇带动能力弱。目前广阔农村城镇规模比较小,对开展空间和辐射带动能力,对资源利用能力还很小,吸引外来投资的优势不明显,再加上根底设施配套水平不高,产业支撑薄弱,势必阻碍小城镇聚集效应的发挥和二三产业的开展。二三产业开展严重缺乏,仅凭农业经济开展是缺乏于支
13、撑财政收入的,导致乡镇财源税源缺乏,财政收入十分有限。 1.4文化教育开展相对滞后。群众观念落后,小农意识,信息闭塞,缺乏市场经济观念,对新生事物的认识和接受缓慢,不能放开手脚投身经济建设大潮。 2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2.1乡镇干部思想定位错误。现在干部不正之风越来越重,大搞形式主义,大建形象工程,忽略了从实际出发和实践出真知的道理,没能真正为人民效劳。改革开放、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意识差,工作因循守旧,接受新生事物慢。普遍存在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思想,小农意识强烈,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精神有待进一步加强。 2.2农村公共根底设施落后。由于乡镇处于整个社会开展的末端,水、电、路、通讯、教育、科技、
14、文化、信息等公共根底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开展。农田水利根底设施老旧、残缺不全,农业开展后劲堪忧。现有大型农田水利根底设施由于年久失修,管理不顺,其作用逐渐萎缩退化,有的甚至改作他用甚至撤除,削弱了农业开展后劲。 2.3乡镇经济开展不平衡。中国的乡镇那么多,乡镇之间也会开展失衡,大局部地区为促进经济开展而操之过急,没充分考虑到其实际情况和根底实力,特别是根底设施较差的乡镇,这样带来了很多麻烦,导致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 2.4招商引资力度不够。由于受社会环境、根底设施、科技信息等因素影响,乡镇招商引资非常困难,一个两个工程过来,难于形成群体效应,即使有好工程,但没有配套的优惠政策
15、,客商也不愿意过来,使招商引资成为纸上谈兵。 3加快乡镇经济开展的有效对策 乡镇经济的开展,根本任务是加快三农问题的解决,根本保障是稳定农业的根底地位,突破口是加快工业化进程和推动三产效劳业开展,根本方法是把握政策支持和大力招商引资,因此,要普及文化教育,提高科技水平,引导农民改变传统观念,适应现代化开展,努力提高城镇化程度,实现城乡一体化。 3.1推动乡镇干部解放思想。要以学习实践中国梦为契机,发动干部群众开展解放思想、实干筑梦的大讨论。领导干部带头解放思想,发挥率先垂范作用,使之贯穿于实际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表达在效劳群众的各个方面。着力抓好回归工程,积极鼓励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促成人回乡、企回迁、钱回流,带动农民致富,帮助村集体增收,以便支持基层组织建设。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等人员的培训管理,严格执行干部绩效考核奖惩制度,坚决打破吃大锅饭的现象,充分调动镇村干部的创业干事的积极性,在党员干部中形成实绩论英雄、有为才有位的共识。 3.2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按照政府扶持、群众参与的原那么,加强农田水利根本建设,维护完善老的水利设施,科学兴建新的水利设施,因地制宜开展土地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