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县农民工培训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提要强化农民就业培训,促进农村充裕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合理转移,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内容,推动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也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开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贯彻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农业厅等部门关于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就我县农村充裕劳动力培训、农民素质和农民工就业现状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探讨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x县农民工培训经验问题对策 一、x县根本情况 (一)农民工人口及文化程度情况 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的蜀道明珠-x县是一个农业小县,幅员面积1457.5平方公里,耕地
2、51.3万亩。全县辖32个乡镇,329个行政村。全县以种、养殖业为主,县内无大的骨干企业。x年农村经济收入9.41亿元,人平纯收入1813元。全县总人口3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3万人,占总人口的92.4%。农村劳动力16.1万人,农民工7.25万人,占45.1%,其中省外务工人员4.8万人,省内2.45万人。x年我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的3.3万人,初中文化程度的有2023.4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6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0.71万人.。其中外出务工的人员中,具备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18万人;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2.9万人;高中文化程度的有1.5万人;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有0
3、.66万人。 (二)农民工就业和收入情况 据调查,我县外出务工人员主要流向,一是打工,二是经商,三是农业行业的内部转移。其就业情况:从事加工制造业的1.81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24%;从事建筑业的1.45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20%;从事交通运输、商贸、餐饮业、家政效劳业3.98万人,占转移劳动力总人数的54.8%。x年我县劳务输出收入1.31亿元,人平纯收入3200元。通过调查发现,文化程度越高的农民工所从事的职业和收入,较文化程度低的要好、要高。例如地处我县偏远地区的大新乡,全乡1202335人,有12村,332023户,劳动力人数5690人,人平纯收入1566元。常年外出务工3
4、280人,劳务总收入900万元,人均务工收入2744元,初中文化程度的务工人员年人均劳务收入2469元,高中文化程度的年人均劳务收入420230元,高中文化程度以上的年劳务收入在5000元左右。 外出务工不仅促进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开展,推动了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且为农民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较大的奉献。一局部外出务工人员通过自己的发奋图强,艰辛努力,先富裕起来,他们又以不同的方式,支持和带动家乡建设,使更多的人也走上了富裕之路。 二、x县开展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经验及成效 过去人们把农村教育培训仅仅看成是升学、就业的手段,只重视普通根底教育,不重视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职
5、业培训,从而造成了教育培训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开展相脱离。县委、县政府在实现“三个转变,大力开展我县农村经济的同时,把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使农村沉重的人口负担尽快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和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培训当作一项战略任务。各行业、各部门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优势,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培训,逐步形成了政府统筹,行业组织,多方参与,重点依托各类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局面,提高了我县农民工的素质和外出务工就业能力。 (一)政府统筹,加强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培训组织领导 x年,我县人民政府成立由财政、科技、农业、劳动保障、教育、建设等部门组成农民工培训工作领导小组,与绵阳
6、农校签订了农村充裕劳动力培训协议,以加强我县对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能力,统筹规划本地区农民培训工作,协调解决农民工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近几年来,我县实施了“工业XX县区、以工促农、产业互动、城乡相融的开展战略,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商家,扩建、新建成企业2023余家,就地解决剩余劳动力2022余人,帮助1500余农户走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二)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培训 我县有一所成人职业学校,一所农村成人中专校,32所乡镇农民成人学校,具有完善的教学培训条件,开设了计算机、驾驶、汽修、服装、建筑、企业营销管理、旅游、餐饮、家政保安、文秘等专业,主要组织农村未能继续升学,并准备进入
7、非农业就业或进城务工的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必要的就业技能培训,使其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并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或职业资格证书,逐步建立了“先培训后就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制度。x年培训14150人,向外输出1202345人。 (三)以农业部门为依托,全面开展农民工的素质教育和劳动技能培训 为整体提高我县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切实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增长方式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我县从一九九五年开始,通过农业播送电视学校,一是对村级干部进行文化素质培训,全县32个乡镇329个村共计1352人,进行了中专学历培训,202316人取得了中专文凭,平均每个村2.5个村级干部到达中专水平。二是
8、加强农民专业户、示范户和生产骨干的培训,从一九九七年二000年,通过实施“绿色证书培训工程,全县4640人参加了蚕桑、畜牧、水产、农机、蔬菜、果树、种植七个岗位培训,3328人取得了“绿色证书资格,推动了我县农村生产走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三是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领域,挖掘潜力。结合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商品粮基地建设、畜禽生产基地、蚕桑基地建设,农业社会效劳体系建设等工程搞好培训,通过“科技赶场、“双百工程、“三村建设,积极开展实用技术的培训。每年培训人数2023万余次,深受广阔农民的欢迎,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初步建立了一支由村社干
9、部、农民党员和专业大户为主体的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改变了思想观念,有效地促进了我县农业行业内部农村充裕劳动力的转移。x年培训2800人,向外输出2022人。 (四)大力开展民办职业技术培训 我县还制订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金进入农民工培训领域,按照企业对农民技工的技术要求,采用“招生培训荐业一条龙效劳体制,开展委托培训、定向培训和定单培训。建立了民办教育培训机构2所,县劳动保障局的职业介绍中心、x县计算机学校等单位通过与省内外,尤其是沿海一带企业签订用人合同,在32个乡镇建立了劳动效劳站,在大的乡镇设立了组织联系点2023个,通过一定的上岗前技能、技术培训,为用人单位输出了大量合格的实用型人才,
10、得到了用人单位和农民工的一致好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输出机制和网络,x年通过各种岗位培训2400人,向外输出2395人,就业达99。8%,防止了外出务工的盲目性。 三、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县农民外出务工逐年出现上升的趋势,但普遍存在农村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差,文化水平低,许多人无一技之长,在非农领域技能低,择业受限,外出务工者多为劳力型。随着经济、科技水平的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就业竞争日趋剧烈,劳力型的务工者在择业、就业上不具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之劳务输出后的跟踪效劳和信息反响手段落后,尽管我县在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培训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总结了一定的
11、经验,但仍然存在以下的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仍存在认识不到位,引导扶持不力 抓好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培训是各级政府及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要职责,是推进我县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镇化步伐、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一些部门和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建立相应的鼓励机制,在农民工培训上保障措施不到位,政策不配套,致使相当局部外出务工人员没有进行岗前技能培训,影响和制约了劳动力输出对象、范围和数量。 (二)培训资金缺乏,培训规模偏小,缺乏长远规划 对于农民工的培训往往是喊得响,落实少,财政投入更少,没有专门的经费投入,导致培训资金缺乏整合,培训手
12、段和设备落后。培训规模偏小,培训经费不得不向受培训者收取,工作难以深入仔细的开展。虽然不少地方和部门每年都在不同程度的搞农民工培训,但没有制度化、系统化,具体表现在培训部门多,部门间沟通少,配合力差,局限在农业生产技术方面的培训,而涉及到第二、三产业方面的技术、技能培训,由于受技术、资金等其他条件的限制开展得少,没有给农民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技能支撑。 (三)就业指导信息效劳不够 目前,我县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培训和输出根本处于自发状态,起步晚,规模小,加之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措施不力,培训条件有限,培训经费缺乏,劳动力输出形成以亲带亲,以故带故的现象,甚至有的因劳务输出信息失真或广告虚假而上
13、当受骗。加之在劳务输出上获取、提供的信息少而不全,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就业效劳信息体系。随着就业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应加强信息效劳的收集和组织管理。 (四)缺乏权威技能鉴定 尽管我县的职业培训部门下设了职业介绍所,农业部门、职业技术学校等也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进行了培训,但颁发的是毕业证书或合格证书,没有权威的职业技能鉴定,技术可信度低,不仅使用人单位难以把握使用,反过来也严重影响了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对输出农民工管理不力 农民工输出后,没有对其流向、工作生活情况做相应跟踪调查,从而在管理上难度较大,除用工单位大规模使用外,其他外出的农民工根本上是“各自为阵,“一盘散沙,他
14、们在外的行为,我们的管理部门根本一无所知,从而导致农民工在外就业难、收入低、生活无保障、甚至违法乱纪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给其他想要外出的农民工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而且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四、进一步强化培训,推进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我县潜在的农村充裕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有效开发、合理配置农村充裕劳动力为重点,以拓宽输出领域,提高竞争力和劳务效益为中心,以内转、外输、回归为根本途径,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优质效劳为保障,全面开创我县农村充裕劳动力培训新局面。 (一)强化政府行为,建立长效培训机制 把农民工的培训作为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民
15、增收和农村社会稳定的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工作日程,切实加强领导。在深入调查的根底上制定长远规划,积极探索制定有利于农民工培训的政策措施,努力营造农民科技培训和技能培训的良好环境。通过积极引导,主动效劳,推动我县农村充裕劳动力合理、有序的转移。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保证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 农民工培训投入,财政是主体,应列入各级财政预算,实行财政、效劳组织、被培养对象三位一体,统筹解决培训经费缺乏。政府应拨专款资金把培训工作当作一项公益性事业开展,而不能搞成社会办学形式,加重农民负担。同时加大力度,纠正向培训者乱收费,严处欺骗务工者的违法行为。 (三)建立培训体系,健全运行机制 农民工培训内容是多方面的,涉及部门多,范围广,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明确培训主体,逐步形成政府统筹,由农业部门牵头,财政、教育、科技、劳动保障、建设、方案等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主要社会办学机构)广泛参与的培训体系。实行基地、管理及效劳三结合,建立劳务开发网络效劳体系,稳固老渠道,开辟新渠道。政府要出台相应的培训落实保障措施,标准劳务市场,实施多层次的支持鼓励措施,落实优惠政策。 (四)培训内容多样化,增加竞争力,优化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 培训内容必须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