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纤维复合材料行业的开展规划 篇一:纤维复合材料行业“十三五开展规划 进入“十二五以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工业,在开展规划的引导下,克服世界经济持续低迷和国内经济转型的种种实际困难,开展取得长足进步。玻璃纤维行业,在池窑技术不断完善提升和实现新突破的同时,制品深加工开展成为所有企业的关注焦点,全行业开展战略结构大调整的“十二五规划目标初步实现。复合材料行业,复合材料产品制造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稳步提升,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和扩大。随着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工业不断开展壮大和延伸,“十三五期间,作为纤维复合材料产业链的主体,将全面实现整合和提升,并由此带动整个纤维复合材料产业的开展和壮大。 一、玻璃纤维
2、行业开展现状分析 根据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玻璃纤维行业“十二五开展规划提出了“全行业进行开展战略结构大调整,从以开展池窑为中心,转移到完善提升池窑技术、重点开展玻纤制品加工业为主的方向上来的行业开展战略大调整。在此战略规划的引导下,一方面大型池窑企业积极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工艺技术改造和产能结构调整;另一方面球窑、坩埚等中小企业积极实施转产制品深加工业,全行业积极培育和打造大型制品深加工生产基地。 1、玻纤纱: 经过努力,全行业成功扭转了玻纤纱产能过快增长的势头,产量增速已连续多年保持在个位数。同时,玻纤纱产能结构明显优化,池窑拉丝比例进一步提升至90%以上,玻纤纱品种由普通中碱和无碱纱为主
3、,转变为以无氟无硼高性能玻纤纱为主,并能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实现差异化生产,满足风电、化工、电绝缘、建筑、热塑等不同领域。 代铂坩埚纱产能持续减少。球窑及坩埚生产企业环保、能耗及招工压力不断加大,同时在产品结构方面又逐步受到池窑生产企业的挤压,因此近年来球窑产能规模持续萎缩。截止到2023年底,球窑产能规模约为35万吨,其中无碱球窑产年产量仅为2023万吨左右,大批坩埚拉丝生产企业已经或正在实施转产转型。 池窑企业数量和规模相对稳定。截止到2023年底,国内池窑企业21家,池窑产能总规模到达331万吨,其中三大玻纤巨石、泰山、 2、玻纤制品: 大力开展玻纤制品深加工已经成为全行业开展共识。巨石、
4、泰山、重庆三大池窑企业纷纷加大对制品深加工生产线的建设投入,江苏九鼎、江苏长海等专业制品生产企业已成功上市,四川玻纤、陕西华特、常州宏发、兖州创佳等企业也都在积极打造玻纤制品深加工生产基地。玻纤用高速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多轴向织机等先进制品生产设备纷纷实现国产化,并在行业内获得迅速推广,织物涂覆处理技术成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应用、实现差异经营的核心。此外高硅氧玻纤、耐碱玻纤、低介电玻纤、高强玻纤等高性能玻纤制品研发与应用也成为行业热点。 伴随着行业开展战略大调整,在玻纤纱产量增速持续回落的同时,借助制品深加工业的快速开展,全行业各主要经济指标一直保持两位数的快速增长。 3、市
5、场结构: 随着外贸出口的持续低迷和国内需求的稳定增长,“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将出口比例降至30%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玻纤企业的内销比例明显提升。而在国际市场方面,一方面国内玻纤及制品出口的产品结构正在发生变化,玻纤织物等深加工制品出口比例明显提高,另一方面近年来重庆国际通过收购或控股,先后在巴西和巴林拥有了玻纤纱池窑生产线,巨石集团那么在埃及和美国加紧建设自己的海外玻纤生产基地,行业逐步用海外投资来代替贸易出口,实现对全球市场的占领。 4、技术进步 在池窑技术方面:在“十一五大漏板、纯氧燃烧、电助融、物流自动化等已有技术根底上,以三大池窑企业为代表的研发团队,在高熔化率大型池窑生产线设计、玻璃原
6、料检测分析及配方开发、浸润剂改性与回收、大漏板开发与减少铂金损耗、物流自动化与智能化、余热利用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与集成,推动国内池窑技术不断完善和提升。以泰山玻纤8万吨级池窑拉丝生产线为例,借助最新池窑技术,单位产品能耗平均降低35%,生产人员由202300人降低到413人,铂金损耗率及浸润剂耗量均有大幅下降。在制品生产技术与装备方面:以浙江万利、广东丰凯、常州宏发、常州润源等为首的国产装备,在运转速度、价格、产品品种适应性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但在生产稳定性方面仍有待提高。 5、节能减排 节能降耗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本钱的重要手段。纯氧燃烧、余热回收等节能技术得到大面积推广和普及,窑炉设计和运
7、转更加注重节能效果。行业各主要工艺环节平均能耗为:池窑拉丝单位综合能耗粗纱低于0.55吨标煤,细纱综合能耗低于0.75吨标煤,坩埚拉丝吨纱综合能耗低于0.37吨标煤;此外无碱球和中碱球综合能耗分别低于0.4吨标煤和0.3吨标煤。企业环保意识逐步加强。球窑及拉丝生产企业全部实现废水零排放或有组织达标排放,池窑废丝全部实现回炉再利用,窑炉烟气在实现除尘、脱硫、脱氟的根底上,局部实现脱硝处理。 6、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全行业应用研究和市场开发意识缺乏,差异化经营意识差。 转产制品深加工业,已经成为玻纤行业开展共识。然而在企业转产制品深 加工过程中,很多企业由于科研能力较弱,应用研究积累缺乏,企业
8、一味追求规模化、追求短期效益,造成的结果是:有的企业盲目的向电子布、短切毡、网格布等成熟制品领域转产,导致这些制品产量过快增长,形成产能过剩和低价恶性竞争;有的企业那么是盲目的不知道往哪里转,已有的规模化市场要么已经形成寡头竞争格局,要么正在处于产能过剩和过度竞争中。在转产制品深加工过程中,企业不管大小,都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制品深加工转型之道。 (2)以次充好,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陶土坩埚拉丝工艺禁而不止,影响行业开展。 多年前,国家已经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陶土坩埚玻璃纤维。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检查机制,局部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开展和劳动就业,对国家的产业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陶土坩
9、埚拉丝工艺产品多年来禁而不止,不仅影响了玻璃纤维行业的公平竞争环境,而且局部企业用陶土玻纤纱作原料,生产劣质的玻璃钢制品,造成质量问题和平安事故频发,对纤维复合材料产品市场拓展和稳定开展,造成很大影响。多年来,企业和行业协会一直采取各种措施来淘汰陶土坩埚拉丝工艺,但因不具备执法能力,仅靠引导奉劝、书面检举、媒体曝光等方法来处理陶土坩埚拉丝生产个案,成效甚微。全国范围内的陶土坩埚拉丝生产规模,仍然较大。 (3)企业生产和物流的智能化水平有待提升。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开展,当前企业面临的能源、环保压力以及人工本钱正在快速提升,不断地考验着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水平。同时西方国家纷纷回归实体经济,低端制造
10、业向南亚、东南亚、拉美、东欧及非洲等开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高端制造业正在向欧盟、北美、日本等兴旺国家回流,中国实体工业正在遭遇夹层效应。为此,中国已经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的开展战略。行业要紧跟国家开展步伐,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并探索实施工业智能化,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和物流网络,助力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和开展。 二、复合材料行业开展现状分析 复合材料行业“十二五开展规划提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以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和开展方式,围绕相关产业开展对复合材料产品的需求,全面提升复合材料产品制造工艺技术与装备水平,加强根底技术研究,加大先进技术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力度,不断提升产
11、业整体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复合材料产业由大变强奠定坚实根底。 “十二五期间,受国民经济转型调整、应用市场需求升级,以及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本钱上升等因素影响,复合材料行业产量增速逐步由两位数降低到个位数,与此同时,行业转型开展积极推进。 在工艺装备方面,拉挤、缠绕、模压类生产工艺相对成熟,产量稳中有增,连续压制、液体模塑及热塑类生产工艺有较大突破和开展,产量快速增长。在劳动力本钱快速上升、机械化成型工艺不断创新和完善,以及产品质量稳定性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行业机械化成型比例已经由“十一五末的69%提高到2023年末的78.6%。 在产品结构方面,仍以热固性复合材料为主,但随着复合材料的
12、回收及循环利用问题逐步成为业界关注焦点,热塑性复合材料因其重量轻,抗冲击性和疲劳韧性好,成型周期短,特别是易回收利用的特性,逐渐受到大家的青睐,近年来开展速度明显快于热固性复合材料,已经占到纤维复合材料总产量的37.2%。 在产业结构方面,目前复合材料行业企业大约有3000-4000家,但规模以上企业仅180余家,年销售额在20亿以上的大型企业集团仅中复集团、中材科技等几家。产业集成度不高,小企业比例过大,从业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面向产业的集成技术创新薄弱,产品研发力度不够,中低档制品居多。 在市场结构方面,产值在几十亿以上的规模化应用市场主要包括风电、化工储罐、输水管道、电器绝缘、船艇、冷却塔、卫浴等领域,汽车、轻质住房、城市基建、畜牧养殖、环保、体育休闲等更多应用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