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648885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生问题行为的识别与分析姓名:xxx 班级:10数本xx班 学号:20232244xx :随着社会的开展和教育水平的日益提高,素质教育正在一局部兴旺城市加速进行。但是随之而来日益增多的中学生行为问题也随着素质教育的口号浮上了教育的前线。心里不健康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我国的人才素质。一项对全国22个省市的调查显示,中国儿童青少年行为问题的检查率为12.97%,在人际关系、情绪稳定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关键词:问题行为、识别问题、问题分析引言问题行为的定义是指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例如:中小学生厌学、逃学,压力过大造成的学习焦虑、失眠,学生的叛逆心理

2、等这些都属于异常行为。我们再来看一个案例,高一某学生,喜好某歌星,沉迷于模仿 。表现为上课大声唱歌,不顾他人的感受,时常与老师和同学作对,喜欢在众人面前做违背常规的事情。脾气暴躁,时常惹事生非,且屡教不改,爱“强出头,带有一定的冲动性,容易冲动,到达顶点时带有小肌肉群的抽搐。做作性质的亲昵,不恰当行为表现突出,这个学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一个班集体的生活。 正文 一、问题行为的表现与类别 一品德性问题行为;主要是指由品德问题引起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有逃学、离家、偷窃、施暴、恐吓、抽烟吸毒、参加不良组织等。 二心理性问题行为:主要指由心理原因导致的情绪或行为的异常,主要的表现有:一般适应性问题的自我

3、概念欠佳、人际关系不良、性偏差行为、性格和行为习惯不良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神经官能症、变态人格和心身疾病等,还有其他的一些方面是属于重度心理障碍或严重的行为问题,主要有:精神病、自闭症、自杀等。 三学习问题与障碍:主要有一般性学业不良、注意缺陷障碍、学习不能、智力障碍等。二、心理问题的判别与要求一心理健康的标准: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如此之多,所以,作为一个教育者,必须要明确识别学生问题行为的类型和原因,找出病因,对症下药,培养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全面开展的人才。要怎样识别学生的问题行为呢?那就要根据心理健康的标准。所谓心理健康,不仅指个体没有心理上的疾病或变态,而且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

4、均能保持最高、最正确的状态。具体而言,心理健康包括以下八方面的标准:第一,智力正常;第二,人际关系较好;第三,主导心境愉快;第四,热爱生活,乐于学习和工作;第五,了解自我,悦纳自我;第六,人格完整;第七,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第八,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但是,判断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不能简单依据某一方面,而要全面观察,谨慎行事。要掌握中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和开展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必须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记乱贴标签,乱发议论;必须全面了解学生,不要主观臆断,把适合学生阶段的心理特征的行为判断为学生的问题行为。一般识别学生的问题行为有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描述学生问题行为。

5、第二,观察学生。第三,识别学生籍问题行为所到达的目的。第四,资料分析。第五,调节环境以测试行为的功用。第六,培养适当的行为。 二心理异常的判别依据:第一,以经验作为标准;第二,社会常模和社会适应的标准;第三,病因与病症存在与否的标准;第四,统计学标准; 三、学生心理问题判别时的本卷须知第一,必须掌握中小学生的正常心理特点及开展变化规律,正确看待学生的各种行为表现;第二,必须慎重区分和对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切忌乱贴标签、乱发议论;第三,必须全面了解学生,这是发现、判别及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前提;第四,在判别时要防止几种偏差;四、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与分析 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很多,包括家庭因素、

6、学校和教师因素、社会因素和学生个体因素等四个方面。家庭的不良影响与教育,如家长过于宠爱孩子、父母的感情不和、家庭破裂、隔代抚养和父母文化水平低都会对学生造成严重的影响,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产生。学校教育的不当,如老师不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一味强调师道尊严,不追求民主与和谐,要求学生必须听老师的话,老师说怎么办就怎么办,不容学生争辩;教师性格不好,缺乏耐心,学生出了问题,就怨天尤人,甚至推脱,撒手不管,将问题学生作为另类看待;教育缺乏合力,重视学校教育, 无视家庭教育;学校过于重视升学率,使学生学习负担加重,学习压力加大。这些,都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问题,导致学生问题行为的扩大

7、化。社会的不良风气的影响,媒体和网络的开展,各种凶杀、暴力、色情冲撞学生的视觉,使其失去区分能力和自控能力。学生社会伙伴的不良影响,都是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之一。学生个体的因素,是学生问题行为产生的内因。例如学生的遗传因素和生理因素,学生个性社会化过程缓慢,社会成熟度低,早期的创伤性经验和个性的影响,心理冲突或挫折,以及不良的应付方式,这些都会使学生产生不良的情绪,长期积淀就会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出现,最终导致问题行为的出现并严重化。 五、解决方法判断出学生的问题行为,对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当诊断出学生的问题时,教师必须要对症下药。教师一定要耐心教导,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问题所在,积极引导他们,

8、让他们走出迷茫的区域。不能任其自然,更不能落井下石,打击学生。对于学困生,教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发他们的思维。不要以成绩作为他们的评价标准,要激发他们的创造性,要引导他们向其他方面开展。要看到他们的进步,及时表扬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保持向上的精神。对于心理方面有问题的学生,要找出他们的根源,保护他们的自尊,逐步引导他们向好的方面开展。要使他们多参加集体劳动,充分融入集体中去,感受集体的温暖,感受人的伟大,使他们学会去爱。对于品德、人格不好的学生,不要讨厌他们,嫌弃他们,要用艺术的教育熏陶他们。要与他们走在一起,不要让他们感觉出我们是对他们施教。要用伟人的事迹感染他们,让他们明白自

9、己也可以向他们一样,受人尊敬。只有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收到显著的效果。总之,学生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学生问题行为也是多种多样的。教育者要识别出他们的问题行为,并追究问题产生的原因,依据不同的方法对他们进行教育。教育者必须始终以爱为前提,运用各种方法转化他们,坚信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坚信问题学生也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教育的本质是受教育者在一次次完善与整合中个性化与社会化,从而使生命从不完整到完整,从不完美到完美,从失误开展为成功。只要教育者教育得当,学生问题行为也不再成为问题行为,问题行为会转化成另一种乐观的情况。问题学生最终成为一个出色的人,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所以,每一位教育者都要做好教育工作,培养适合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1、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C证培训资料2、王玲/郑雪: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乔长虹:德育4、郑雪: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5、吴奇程/袁元:家庭教育学第 4 页 共 4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