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651750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2023年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一、新农村建设根本情况 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部署,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落实科学开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任务,作为统筹城乡开展、解决“三农问题重大举措,作为惠及全县广阔农民的民心工程,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大力推进,全县掀起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并实现了顺利起步,取得了初步效果。 (一)坚持加强领导、全民发动。县和乡镇都将新农村建设纳入了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的新农村建设领

2、导小组,组建了新农村建设办公室,抽调了精干的人员专司其职。建立了县级领导定点联系和部门、企业定点帮扶制度。全县层层召开会议,并利用编制规划的时机,采取印发民意调查表、召开村民代表会和村民会、出动宣传车、办展板专栏、书写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最大限度地发动农民群众。 (二)坚持政府主导、典型引路。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各级政府工作积极,不等不靠,力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多做农民群众思想工作,努力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切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县明确了两个市级示范村、25个市级推进村和6个县级试点村,各级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点示范,做到了县上有样板,乡镇搞试点,典型示范,样板引

3、路,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全县十分重视新农村建设规划的龙头作用,做到了规划先行。到目前为止,2个示范村的规划已通过市里评审,25个推进村、6个试点村的规划都已上报,其中14个村的规划文本已上报县里评审,其余17个村规划编制工作也正在积极进行。各乡镇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编制规划。一是注重了上下结合,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多方集中民愿民智;二是注重了“土洋结合,既吸纳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又突出乡村和地方特色;三是注重了本地实际和外地经验的结合,县和局部乡镇组织了相关人员到外地去学习新农村建设先进经验,并将外地经验与本地实际情况、与“三建四改五提高的建设内容结合起来

4、,力求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规划。 (四)坚持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市里对我县万年、八角两个示范村2023年打捆资金分别安排249.55万元、154.05万元的方案已经下达,市电力公司分别在万年、八角两村安排了农村电网工程资金155万元、138万元,县财政对这两个示范村各补助50万元。县里的各类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工程也正在向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推进村、试点村倾斜。各乡镇政府在财政普遍困窘的情况下,都挤出资金,加大了对新农村建设的投入。县级部门、帮扶企业都到定点帮扶的村进行调研,有的还给予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工程扶持。据统计,截止目前,全县县级部门、帮扶企业、镇乡政府共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近202300万

5、元。资金和工程的投入,有效激发了农村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带动了农民自身加大投入,有效地推进了示范村、推进村和试点村的根底设施和农民新村的建设。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干部群众认识上存在片面性。一是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对农民群众宣传发动的深度、广度不够,在干部群众认识上还有一些偏差。一些人认为:“新农村建设就是村庄建设、“新农村建设就是根底设施建设、“我们这里条件差,搞新农村建设还不到时候、“建设新农村影响本职工作。这些片面的、模糊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制约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少地方农民参与度不高、“等靠要的思想突出,基层政府及干部对新农村建设除了根底设施就无从着手、无处破

6、题,部门、企业帮扶缺乏真心和耐心等问题就与上述片面认识分不开。二是对农民的主体地位作用发挥不好。在不少的干部眼里,“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三者的关系还不清楚,过分强调政府的主导作用,而无视农民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对农民群众的意愿尊重不够,伤害了农民的自尊心、自信心,导致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不高,形成“你干我看的为难局面。 (二)规划的可行性存在差距。推进村、试点村的新农村建设规划,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加之没有样板可寻,而且规划几上几下又没能真正下到农民中去以及多数在家农民的整体素质较低等因素,导致有些规划的全面性、可行性、可操作性等都存在不少问题。县里对各地新农村建设的

7、规划编制的指导缺乏力度,统筹平衡、综合协调不够,已编制出的占相当比例的规划,与全县及所在镇乡的“十一五开展规划、村镇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的衔接也有一定差距,存在着重复建设、投资浪费的隐忧。 (三)开展不平衡,示范作用不明显。一是区域上的开展不平衡。新农村建设,点上热,面上冷,示范村好于推进村,推进村好于试点村,面上村根本不动。尤其是示范村,规划起点高,资金投入大,建设工程多,工程进展快,热火朝天。推进村、试点村,多方筹资搞规划,投入小,工程少,实施规划难度大,建设速度较慢,难以起到示范作用。面上的村,冷冷清清,更没啥行动,连经济开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等方面原来就一直在抓的工作,也有所

8、松懈。二是建设内容上的开展不平衡。一些镇乡和部门没有全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和内涵,建设内容单一,“重硬轻软。只注意抓看得见、摸得着的如修路、“一池三改、建村办公室等根底设施建设和村庄农房改造,无视了开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无视了抓农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无视了抓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把“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弃之脑后。 (四)扶持政策不明确,影响积极性。在新农村建设中,扶持政策的不确定、不连续、不合理因素多,已经严重影响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虽然从中央到地方都下发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假设干意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以工补农

9、怎么补,城市带农村怎么带,政府主导,农民主体,政府增加的支农资金如何补,各种根底设施工程补助的比例多大,农民出资比例多少,等等,都没有明确的规定,缺乏可操作性,农民心里没有底,害怕像以前“普九和乡村公路建设一样走在前面吃亏。这种被农民称之为“鞭打快牛的政策,对鼓励农民产生出的负面效应,已经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的积极性,以致出现对新农村建设产生观望和等、靠、要的思想。 (五)政府主导的理念与工作方式不适应。主要表现在。第一,“为民作主的传统观念,导致先入为主,尊重农民意愿不够,在规划、建设等环节农民参与度不高,干部包办代替多,群众对此漠不关心,认为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不少地方还停留在过去的“要我干

10、。第二,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的思想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抬头,千篇一律的规划,千村一面的模式都与急躁有关。急躁就容易刮风,就会折腾,以致于劳民伤财。第三,不够注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公平性,资金、工程、人力、物力都往“示范村和“推进村集中,喜欢锦上添花,不注意时机和过程的公平,挫伤了多数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四政绩考核体制不适应,现行的政绩考核体制决定了一些基层政府心思花在大造典型、包装经验上,难免不出现形式主义的东西。 三、工作建议 (一)加强学习和宣传,加大干部培训力度,促使干部群众全面准确地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涵。 (二)尊重农民主体地位,时时处处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创新体制

11、机制,使农民主动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来。 (三)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政策研究,建立公平合理的政府鼓励机制。县里要根据上级有关政策规定,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扶持政策,增强政策的透明度和可操作性,防止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变形走样和层层消解。同时要稳定好农村政策,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切实改变“鞭打快牛的做法,以政策去调动农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探索社会参与、部门和企业帮扶的长效机制。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大对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实施的指导力度。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及相关部门要组织力量对乡镇新农村建设的规划,尤其是规划中的根底设施、村庄等专业性较强的一些规划的指导力度,注重规划的民主性、可行性和

12、可操作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好规划的实施,注意示范村、推进村、试点村建设的可示范性和可推广性,为面上村的新农村建设探索新路子,积累新经验,建立新机制上实实在在做出“样子。 (五)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各项工作,注重新农村建设内容上的全面性和多样性。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各项工作的关系,切实建立起以新农村建设统领农村各项工作的工作机制,把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在开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抓好农村根底设施、村庄建设和改善村容村貌,还要抓好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只有注意了新农村建设内容的

13、全面性和多样性,才有可能在新农村建设的工作中既注意点上示范,又注意面上跟进,形成乡乡镇镇、村村组组、家家户户都有事做的良好局面。 (六)转变政府职能,发挥好主导作用。要转变观念,不包办代替,让农民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自己作主。要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主体与主导的关系,明确责任,起好主导作用。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职能主要在于更好地为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提供良好的支撑平台,借此帮助农民减少从事新农村建设的本钱与风险,增加可持续开展能力。通过制定规划、组织协调、提供效劳以及给予财政和技术支持等措施,倡导和支持新农村建设。要理顺和重建政府绩效考核体系,通过制度的形式遏止政府或行政权力不切实际的政绩冲动,铲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形式主义滋生的土壤,尊重农村自身的开展规律,稳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8页 共8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