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学开展观经济时代背景分析论文 :科学开展观是我们党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开展全局出发提出的一个带有根本性指导意义的理论创新。世界各国开展的经验教训为科学开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世界环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是科学开展观的国内根底,我国新世纪新阶段开展的实践要求是科学开展观形成的直接背景。 关键词:科学开展观背景 一、科学开展观是在汲取世界各国开展经验教训、借鉴国外开展理论有益成果的根底上提出来的,世界各国开展的经验教训为科学开展观的形成提供了广阔的世界背景环境。 20世纪四十年代,在饱受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巨大灾难之后,海外殖民扩张被世
2、人抛弃,加快经济增长成为各国的共识,传统的经济开展观开始盛行。但是,在传统的开展观念指导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无视环境保护和能源、资源节约,不重视社会开展和社会公平,导致一些国家经济结构失衡,社会开展滞后,能源、资源日趋紧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以及社会两极分化、失业增加、政治动乱等问题,经济增长并没有给广阔人民带来更多的实惠,未能实现持续的增长和真正的开展。人们开始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经济增长却带来越来越多的开展问题的。 到1973年代末期,各国越来越认识到了传统的开展观念的缺陷,开始更多关注生态问题,认为生态快到极限了,而伴随着生态极限的到来,经济增长也就会到极限了,于是产生了“开展=
3、经济增长+自然生态的开展极限论。这种开展思想是在1969-1973年间由罗马俱乐部的未来学派提出的,他们把自然生态纳入到整个开展系统,指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对于帮助人们从传统的经济开展观的种种误区中走出来,发挥了巨大作用。开展极限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开展观,但其自身也存在诸如无视科技进步的作用、无视人的积极能动作用等多方面缺乏。 到1970年代中期,可持续开展理念开始出现。1987年挪威首相布伦特兰在联合国环境与开展委员会会议上主持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的发表,可持续开展概念开始逐步确立。与此同时,对于人的关注不断得以在新的开展理念中体现出来,产生了“开展=经济+自然+社会+人的综
4、合开展观、“以人为中心的开展观等等新的开展思想。综合起来看,相对于传统开展观,新的开展观念主要实现了三个方面大的转变:一是从以工业化为目标的“增长第一的经济开展导向转到提倡社会的综合协调开展;二是从以物为中心的开展转到以人为中心的开展;三是从不惜以破坏资源、环境、生态为代价追求经济的一时繁荣,转到主张可持续开展。伴随着人们对开展问题在认识上的逐步深入,以人为中心开展、全面开展、协调开展、可持续开展等观念得以在实践中越来越被世界各国所重视、所推崇。对此,胡锦涛的科学开展观在科学判断国际形势和世界开展趋势的根底上,强调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开展,把中国的开展放到世界的大局中来思考,反映了当代世界
5、最新的开展理念,顺应了世界开展潮流,是对人类社会开展经验的深刻总结和高度概括。 二、科学开展观是在总结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教训的根底上提出来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50多年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特别是2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是科学开展观形成和提出的国内背景。 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就长期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经过北伐、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完成了第一个历史任务。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历史任务就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毛泽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苏联社会主义开展模式。1956年,我国社会主
6、义制度建立之初,苏联模式的弊端已经暴露出来,面对资本主义的严峻挑战,面对“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开展问题成为我们党亟待解决的中心任务。因此,毛泽东开始提出“以苏为鉴,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任务。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进一步提出了中国要走“工业化道路的想法。党的八大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重要的会议,八大提出的许多观点,如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开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强调要保护与开展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等,后来被证实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此外,“统筹兼顾,适当安排、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正确处理各方面的矛盾和问
7、题等重要方针的提出,都是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探索的成果。但是,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我国的开展事实上走了弯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逐步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展道路。邓小平强调,我国目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开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特别是提出了“开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以及实行改革开放、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抓住机遇加快开展、既要有一定速度又要讲质量讲效益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方针原
8、那么,实现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开展道路认识的一次飞跃,为中国的持续快速开展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于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国内改革开展的新任务,强调开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并提出了要坚持用开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开展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开展,开展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开展,要实现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开展,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等一系列重大关系等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开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9、和代表最广阔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说明了我们党对开展问题的认识到达了新的高度。实践中,我们党抓住机遇、加快开展,实现了改革开放的新突破,促进经济快速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国情,认真研究和答复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不断总结实践经验,不断扩展理论视野,不断作出理论概括,形成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的科学开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开展取得了新的成就。实践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
10、中心,紧紧抓住开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用开展和改革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为目的,重视改善人民生活,把实现好、维护好、开展好最广阔人民的根本利益落实到经济社会开展的各个方面,让广阔人民共享改革开展的成果;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高度重视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开展;必须坚决不移地推进各方面改革,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各方面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为经济社会开展注入强大动力;必须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开展,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根底上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开展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经济开展和社会开展的
11、关系,妥善处理好城乡、地区开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等问题;必须注重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开展。三、科学开展观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开展要求的根底上提出来的。新世纪新阶段的实践是科学开展观形成的直接时代背景。 准确说,科学开展观的正式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为什么我们党会在这个时候提出来除了上述两个方面的主要原因外,科学开展观的直接催生剂是十六大以来的新的实践及其要求。梳理十六大以来的开展情况,至少有三个大的因素可以成为中央提出科学开展观的直接原因。 1.科学开展观的形成和提出,首先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直接的、内在
12、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开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到二十世纪末,我国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到达了小康水平。但是,这种小康又是低水平的、不完全的、开展很不平衡的小康。比方,2023年进入小康社会时确定的16项检测指标和小康临界值中,到2023年起码有三项没有到达:农民的人均收入、人均蛋白质日摄入量、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等。这三项指标集中反映了一个问题,即城乡差异、区域差异和经济社会开展不协调已经影响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我们可以看到,在我们党提出的全面小康目标中,已经体现了科学开展的诸多根本要求,表现为,一是经济目标在“翻两番的根底上,提出了工业化、
13、城市化、社会保障、市场体系建设等全面的要求;二是提出了民主、法制、人权等要求;三是提出了“人的全面开展问题;四是将生态文明纳入目标体系之中。 2.2023年发生的“非典事件,可以说直接刺激了科学开展观的产生。这场突如其来的灾害,虽然前后只有两个多月,但是,对于经济开展特别是对于旅游业、商业效劳业、交通运输业、对外贸易业等造成很大损失。当时,随着非典病毒的蔓延,整个中国社会人心浮动,卫生资源严重缺乏,我国社会开展的滞后性暴露无疑。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及时研究和部署防治工作,取得了抗击非典的重大胜利。同时,中央也深切体会到科学开展的重要性。因此,在抗击非典的斗争取得决定
14、性胜利后不久,党中央就提出要贯彻经济社会协调开展、区域协调开展、人与自然和谐开展的方针。由此可见,非典事件是科学开展观提出的一个重要的直接的因素。 3.关键时期的要求是科学开展观产生的一个直接的客观原因。值得我们高度注意的一个数据是,到202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了1000美元。许多国家的开展进程说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之后,经济社会开展将进入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举措得当,就能促进经济快速开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应对失误,那么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和社会长期动乱。一些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就在这个阶段出现过经济停滞甚至社会动乱、政权更迭等。当前,我国面临的既是一个必须紧
15、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一个社会矛盾和问题较为突出的矛盾凸显期。综合来看,在当前这个新的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一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完善;二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需要根本改变;三是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任务十分突出;四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高;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繁重;六是缩小开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开展任务艰巨;七是统筹国内开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高;八是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的要求更高;九是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一系列新课题;十是影响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不利因素需要面对。科学开展观就是在深刻分析和把握我国现阶段开展要求的根底上提出来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之所以提出“要以科学开展观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开展全局的要求,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科学开展观从实践中来,有着坚实的时代根底,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2卷第102页.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P82.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2023.6,第12页.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