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我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66776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我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3年我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3年我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3年我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3年我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2023年我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关于我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 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政协义不容辞的职责。为了了解我县农业、农村、农民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建议,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县政协自今年2月以来,组织七个专门委员会,就解决我县三农问题开展了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分五个专题,共组织50多名委员参与,涉及22个部门、13个街道、镇乡、35个村社、43家农业龙头企业和种养大户。在调研中,突出全面实现小康目标这个重点,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这条主线,采取听取情况介绍、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等方式进行,并就有关问题赴邻近区县(市)进行了学习考察。通过调研,结合我县三农实际,在认真分析情况

2、、找准问题、研究对策的根底上,形成了5份专题调查报告,并在此根底上形成综合调查报告。 一、我县三农工作的根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我县有农业人口47.3万人(按户籍划分),占全县总人口77.6,其中,农村劳动力27.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45.4。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开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 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22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75元,比1994年增长1799元,增长63.6;比2022年增长168元,增长6.2。在202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种植业收入852元,占29.6;养殖

3、业收入464元,占21.1;工资性纯收入为202340元,占36.2;其他收入519元,占18.1。截止2022年底,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4.4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2.1,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年生活总消费人均2050元。近两年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用于食品的消费减少2023.8个百分点,衣着、居住、家用设备用品等其余各项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不少农民在场镇购房和自建砖混楼房,90的农户用上了机井水或自来水,电视机在农村已根本普及,闭路网络不断延伸,农民正向小康迈进。 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22年全县家庭承包经

4、营耕地面积42万亩,农业总产值6.87亿元,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由1997年的79:21调整为57:43,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产值比由1997年的40:60调整为28:72。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种植和畜禽养殖已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四大主导产业,其产值到达3832023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8。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全县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固定资产总额18619万元,产值5692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9948万元。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6767户,农民从中获得收入7540余万元。全县有种养殖专业大户1700多户,专业市场4个。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去年土地流转总面积达820235

5、6亩,流转率为19.2。 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农村道路得到较大改观,现有县道154公里、乡镇道169公里、村道763公里、社道1200公里,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水泥路,村村通公路率20230,社社通公路率94.1。水利农机事业取得较好成绩,全县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170处,总蓄水引水能力2023597万立方米,有效水量为7616万立方米,近年来建成盐井河水库1座,整治病险水库21座,治理河道、建设护城河堤15公里,改扩建水厂12座,改造电灌站20余处,推广农机新具2800多台,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13.9平方公里。农村供电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全面完成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建成35kv变电站6座、

6、12023kv变电站2座、220kv变电站1座,主变总容量为35.9万kva,形成了以220kv田家变电站为中心、相对独立的璧山电网,全县用电量达4.99亿kwh,同比增长39.3。农村通讯事业开展迅速,全县农村固定 达60000多部(除璧城、青杠外),农村移动 不断增加。 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呈现多元化格局。全县初步建立了县、街道(镇乡)、村、社四级农业科技推广网络。目前,有县农技中心和13个街道、镇乡农技站,有县畜牧中心、畜牧兽医联站和原26个镇乡畜牧兽医站,还有镇乡农机站、县水产站,共有效劳人员743人。成立了专业技术协会36个,建立了城北蔬菜、丁家花卉繁育等13个示范基地,开展综合效劳社

7、33个,兴办正兴薯业、大路蜜柚和璧城养殖等专业合作社5个,创办乡镇联佳超市16个,农资超市2023个。近年来,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不断崛起,公司农户和协会农户开展模式逐步形成,成立了一批如健龙藕协、狮子泰山果协、原野食用菌产销合作社、新堰蔬菜营销合作社等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广东温氏集团、三业茶叶等农业龙头企业。全县共有新型农村合作组织12个,会员1818人,带动5176家农户开展种养关于我县三农问题调查的综合报告业,经营总收入达2639万元,为农民增加收入314万元。 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不断改进。县委、县政府重视抓农业、农村工作,坚持科学开展观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把农村工作纳入党政工作的重要议事

8、日程,制定规划,落实措施,明确责任,严格考核。各街道、镇乡立足实际,不断加大农村工作的力度,着力推进农业向前开展。全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市的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意见并切实加强检查催促,保证了党在农村政策的贯彻执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得到加强,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发挥,村民自治工作不断推进。建立健全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制度,推行一事一议,促进了村民民主决策,进一步标准了民主管理,保障了村民的民主权利。去年底,全县共创立村民自治合格乡镇26个,村民自治合格村433个。农民负担切实减轻,2022年全县人均负担为38元,比税改前人均减少36元,减幅为48.6。切实

9、加强了农民负担的监督管理,全县无一涉及农民负担的恶性案件和严重的群体事件发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物质生活整体水平不高,文化生活单调。一是城乡收入差距大。去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75元,仅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836元26.7,而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并且农民收入极不平衡,贫富悬殊大,少数农民生活还十分困难。二是农民社会保障水平低。我县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根本未涉及到农民,即使在个体私营企业务工的农民参加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的也缺乏1,全县农村应享受五保的2995人,而实际纳入五保的仅1181人,占应保人数的39.6,一些特困户由于多种原因而得不到应有的救济,医疗无保险,大病重病

10、无力治,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十分突出,如在贫困户中约50系因病而引起。三是农民文化生活单调。在农村中,农民除农事季节较忙外,其余空闲时间里多为白天打麻将、斗地主,晚上看电视,其他文化活动少。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结构调整进展较慢。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推进难。按现行土地政策规定,在根本农田保护区内不能进行花卉、水果、养殖结构调整,致使农业结构调整遇到了新问题。农业投入少,融资难,农业结构调整缺乏资金支持。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低,农业龙头企业少,规模小,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少,标准化程度低,示范带动作用不够强,难以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的格局。农民经济根底薄弱、信息闭塞、技术缺乏,实施结

11、构调整的积极性不高。农业生产区内的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重要根底设施薄弱,不能适应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二是农业结构调整工程小而散。除温氏集团、渝西、渝川苗木、新堰蔬菜等规模较大外,其余的规模较小,档次较低,尤其是水果开展较为分散。三是农产品加工与营销效劳落后。我县农产品多为初级产品,加工链条短,加工技术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市场体系不健全,供求信息不灵,销售渠道不畅通,农业生产效益不高。 (三)农村根底设施建设滞后。一是村社道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差,等外级公路所占比重达64.23,中低级路面和无路面公路所占比重达80以上,加之道路改造和管护资金严重缺乏,难以发挥农村公路在促进农村经济社

12、会开展中的应有作用。二是水利设施老化,普遍带病运行,全县87座水库中有30座为病险水库。渠系年久失修,渗漏严重。农业水费收取困难,水利工程维护费用缺乏,加之管理滞后,致使老化损毁速度加快。如全县363处电灌站装机434台,其中323台系70年代建设安装,改造任务重。三是局部地区看电视难、安装 难。全县闭路电视覆盖率只有39.1,多数农户靠天线接收信号,收视效果差。在农村 安装中,由于用户分散、线路远,单户安装费用高,电信公司开展农村 在经济上不合算,因而存在农村安装 难问题。据调查,全县各镇乡有300多户农民已交装机工料费,但由于缺主干线而难以安装,群众意见大。 (四)农业社会化效劳体系改革步

13、伐慢,作用发挥不好。一是原农业效劳体系队伍庞大、人员臃肿,全县街道、镇乡农技中心在编人员达364人;人员经费严重缺乏,大局部农技人员的主要精力多用在从事经营收入上,较少进行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效劳;农技专业人员缺乏,非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达86,专业技术人员仅占14,且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断层和老化现象十分突出,在职函授进修的119人中,进修农业专业的仅1人,现有人员难以给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效劳和进行新技术推广;效劳体制带有较重的方案经济色彩,效劳层面停留在乡镇级上,效劳指导形式绝大多数为以会代训或印发农技资料,农民得不到有效实用的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农资市场不够标准,监管力度不够大,损害农民利益的情

14、况时有发生。二是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少,规模不大,标准化程度不高,带动能力不强。全县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仅有12个,有的合作组织制度不完善,经营管理混乱,无法正常运转,即使能够运作的,其经营范围大多局限在本地,没有更好拓展市场空间。此外,有关部门对新型农村合作组织的调研、总结和引导、扶持不够。 (五)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待加强。一是局部领导对农村工作认识不够到位,重视不够,措施乏力。有的认为农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小,奉献率较低;农业投入大,周期长,产出低;农民文化水平较低,农村工作复杂,投入精力虽多,而收效不大,因此对农村工作较为放松。有的镇乡在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和抓农村工作上,被动的多,主动的少;抓

15、工程的多,谋全局的少。有的领导和局部基层干部工作作风不扎实,深入村社、农户少,对民情、民意了解掌握不够,不利于农村工作的开展。二是对农业结构调整规划布局研究不够,检查催促不力,落实效果不好,使局部主导产业开展分散。三是少数村级组织作用发挥不够好,局部村两职干部由于受年龄、文化等自身因素的影响,带着农民致富的能力不强,开展经济的思路不多,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有的村干部工作方式简单,在开展村务公开、推行一事一议、抓方案生育工作等方面显得力不从心,效果不好;多数村级组织活动阵地建设滞后,既影响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又不方便群众办事。 三、建议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解决三农问题,是保持国民经济

16、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开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尤其是领导干部应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深刻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抓,切实贯彻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精神,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速的科学开展观,认真落实五个统筹,深入研究三农问题。要更新观念、求真务实,采取综合性措施,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开展农业农村经济,从城乡社会整体开展出发,跳出农业研究农业,大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推动农村经济的协调开展。在思路上,注重在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拓展农村的开展空间,在开展工业中推动农村经济,在市场导向中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从二三产业中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建议县委、县政府进一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