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央行17篇数字货币报告汇总要点 数字货币是历史开展的必然 建立在21世纪互联网和数字加密技术根底上的数字货币,通过分布式记账方法建立信任体系,但它依然存在着与历史上私人货币一样的根本性缺陷:价值不稳,公信力不强,可接受范围有限,容易产生较大负外部性。因此,由中央银行推动发行法定数字货币势在必然。 法定数字货币运行的技术关键和竞争优势 私人部门推出的各种类数字货币主要运用区块链技术和加密技术,通过竞争性记账、公私钥签名验证的方法来保证体系运行的平安性。法定数字货币不同于私人部门类数字货币:后者去中心化;而前者必须中心化或局部中心化,以保证效率和平安。这一特点决定了法定数字货币必须在借鉴吸收私人部
2、门类数字货币技术根底上进行持续创新和改造。 法定数字货币赖以运行的另一大技术支柱是密码算法。既要通过密码学算法保证数字货币用户平安,又要通过技术手段建立可控匿名机制(私人部门类数字货币因其匿名性因私钥泄露导致货币资产被盗的情况无独有偶),实现一定条件下的可追溯,以进一步增强法定数字货币平安性。 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的影响 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还可能带来一个重要变化,即更易引发金融脱媒,影响货币创造。未来必须审时度势、积极稳妥进行制度安排和宏观调控,以保证法定数字货币对金融体系的正面影响最大化、负面冲击最小化。 中国法定数字货币原型设想 央行数字货币体系的核心要素为一种币、两个库、三个中心。
3、 设计要点 第一,遵循传统货币的管理思路,发行和回笼基于现行“中央银行商业银行的二元体系来完成; 第二,币本身的设计,运用密码学理论知识,平安性强; 第三,货币的产生、流通、清点核对及消亡全过程登记,可参考区块链技术,建立集中/分布相对均衡的簿记登记中心; 第四,充分运用可信计算技术和平安芯片技术来保证数字货币交易过程中的端到端的平安; 第五,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不仅可以进一步保障交易平安,还可以满足反洗钱等业务需求; 第六,数字货币的用户身份认证采用“前台自愿、后台实名的原那么,既保证用户隐私,又躲避非法交易的风险; 第七,数字货币本身的设计应力求简明高效,数字货币之上的商业应用尽可能交
4、给市场来做,同时把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做好; 第八,构建由央行、商业银行、第三方机构、消费者参与的完整的数字货币生态体系,保证数字货币的发行、流通、回收全生命周期闭环可控。 数字货币核心技术 要实现数字货币“四可三不可的主要特性,可依托平安技术、交易技术、可信保障技术这三个方面的11项技术构建数字货币的核心技术体系(见图1)。 数字货币系统实现框架 针对上述特征,数字货币系统的实现架构应包括平安可信根底设施、发行系统与储存系统、登记中心、支付交易通信模块、终端应用模块五个局部(见图2)。 数字货币支付方式。数字货币较为可行的支付载体包括移动终端(如智能 、可穿戴设备)与物理卡,通过基于移动终端与
5、基于物理卡数字货币比较分析可以看出,基于移动终端的数字货币应用场景较为丰富、使用便捷性较高、受众群体更广、推广应用本钱较低,是数字货币较为理想的支付方式(见表2)。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法律问题 货币发行依据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以下简称中国人民银行法)第四条第一款第三项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发行人民币,管理人民币流通,明确授权中国人民银行代表国家行使货币发行权。 货币法偿性问题 目前人民币并不包括数字货币,因此数字货币不适用前述保障人民币法偿性的法律条款。 货币所有权转移问题 数字货币所有权的转移在实践中有两种方式。一是“交付转移;二是“登记转移。数字货币发行和使用中的法律问题涉及
6、中国人民银行法物权法反洗钱法人民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规章、标准性文件,层级复杂,涉及面广,今后可能会也考虑制定专门的数字货币法。 央行数字货币使用环境建设的主要任务和原那么 传统央行实物货币的发行与回笼基于现行的二元体系来完成(见图1),数字货币的发行与回笼仍然基于该二元体系完成,但货币的运送和保管发生了变化(见图2)。 央行数字货币使用对现行支付体系的影响 丰富社会公众的零售支付选择、形成较强的零售支付选择替代性、非现金支付工具推广应用目标将重新定位。 什么是非法定数字货币 实际上,“币的称谓并不仅限于货币当局所发行的数字货币,在法定数字货币尚处于探索之际,以比特币、q币、
7、克拉币为代表的各种数字形态的“币已经纷纷走进现实生活,在此我们姑且将上述各类“币统称为“非法定数字货币。目前围绕非法定数字货币的定性争议不断,现实的热炒掩盖了真实的内涵,隐藏了某些固有的风险,甚至埋下了危机的隐患。本质上,非法定数字货币并不是货币,它与货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如何监管 应密切关注其交易风险,对于纯粹在网络中封闭流通或可由法币购置却不能兑换回法币的各种所谓的“币,应保持对其持续监控,防止其脱离虚拟环境流入实体经济,进而导致金融风险。总之,要充分借鉴具有实用价值的非法定数字货币的技术,积极探索央行数字货币的各项机制,加速推出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 全球主要央行对数字货币的态度 以
8、德国为代表的欧元区国家对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态度并不积极。德国央行主张让市场主体(如用户和商户)来决定哪一种支付方式更便捷,让竞争机制发挥作用,并不直接干预市场,也不对某一种支付方式做推广和支持。 美联储十分关注以比特币等为典型代表的数字货币对银行业务、经济活动和金融稳定的影响。目前,美联储内部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模式仍有不同声音。 英格兰银行指出数字货币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目前,英格兰银行已经开始研究如何有效利用数字货币技术,并开始讨论由中央银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的可行性。区块链技术在票据交易的应用场景 为了探索区块链技术同金融业务结合的技术可行性和业务可行性,中钞信用卡产业开
9、展(以下简称“中钞)以设定的票据业务场景,设计研发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数字票据系统sdds(smartdigitaldraftsystem)的概念验证原型。 sdds采用区块链作为底层账本的记录载体,应用智能合约来制定票据流转和交易的规那么。 sdds的概念验证原型采用区块链技术,较为完整地实现了符合现有银行票据产品操作流程的主要业务,并在效劳器端采用了传统效劳器的部署方案,从编程技术、数据库设计到部署方案,都使用了目前银行it系统常见的产品和形式。这一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效劳的结合问题。同时,我们根据联盟链共识机制,提出了未来联盟链的技术演进方案,给出采取pbft共识算法和
10、分片处理机制的联盟链解决方案。这一方案较好地解决了区块链技术与传统金融效劳的结合问题。同时,我们根据联盟链共识机制,提出了未来联盟链的技术演进方案,给出采取pbft共识算法和分片处理机制的联盟链解决方案。 未来趋势 一个新物种或者新现象往往会极大地促进理论边界的拓展。比特币的出现,开创了一个全新的软件系统维度。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在中心化和去中心化这两个极点之间,将会存在一个新的领域,各种区块链系统拥有不同的非中心化程度,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特定需求。移动支付平安技术展望 移动支付天然具有的便利性,将使其成为未来的主流支付方式。央行发行数字货币也需要结合这一趋势,探索数字货币流通与移动支付的融合模式
11、。然而,我们也必须意识到,目前移动互联网的平安问题层出不穷,客观上也对移动支付的平安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在未来法定数字货币的移动支付平安方面,必须建立涵盖底层硬件平安、终端应用平安、通信平安、场景平安和平台平安的保障体系,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地构筑金融平安防护网。 从swift黑客事件看金融网络平安 攻击者利用孟加拉国央行swift系统部署中的各项网络平安漏洞(包括网络拓扑设计漏洞、网络入侵检测能力漏洞、本地软件平安漏洞等),通过木马程序实施了整个攻击过程并造成了巨额损失。 swift事件暴露出两个最核心的问题。一是如何保证信息源头的可信性,在受木马入侵的情况下,数据发送源头有可能被完全控
12、制,从而后续网络传输即使再平安也已经无济于事。二是对中心的过分信任问题,收到指令方由于确信swift系统是平安可靠的,所以做出了转账动作。 针对新型应用带来的网络平安问题,我国应当尽快形成以政府为主导,跨产业界和学术界的联合研究力量,不断地推进平安技术创新研究、标准更新以及第三方检测能力的升级。 法定货币的逐步推进,可能开始首先应用于票据领域 综述,法定数字货币的推出应该本着循序渐进的原那么稳步推进,可以选择一两个封闭的应用场景(如票据市场等),先行开展推广,观察其使用效果,逐步积累经验,随时改进和完善,待成熟后再推向全国。另外,我们要认识到,法定数字货币和现金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会是并行、逐步替代的关系。后期现金的交易本钱会慢慢升高,比方将来去银行取现或提现也许就要收费了。有了鼓励机制,大家自然会更多地使用法定数字货币。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