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青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效劳体系建设调研报告中国残联“两建办调研组河北省青县总人口39.2万人,残疾人1.82万,占全县总人口的4.76%。青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民生,在把贫困残疾人生活纳入城乡低保体系的同时,2023年5月起,探索农村合作养老方式,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残疾人的合作养老;2022年,探索残疾人小额贴息贷款扶持残疾人脱贫的方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残疾人特殊教育、残疾人康复等关系到残疾人生存与开展的各个方面,也都按照普惠与特惠的原那么,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使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开展成果。因此,青县被中国残联“两建办定为重点联系县。2023年2
2、月11日至12日,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和中国残联共同组成调研组对河北青县农村残疾人金融效劳和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调研。2月25日和26日,河北省省长胡春华和副省长宋恩华分别对中国残联起草的关于河北青县农村残疾人扶贫和社会保障工作调研情况的报告做出批示。为落实胡春华省长和宋恩华副省长的批示,进一步总结青县的经验,受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委派,由中国残联研究室主任、“两建办副主任陈新民带队,2023年4月9日至10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与残疾人效劳体系建设办公室与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共同对青县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效劳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认为,在青县这样一个经济水平并不兴旺的县,公共财政
3、的投入更多地关注残疾人民生,在改善残疾人就业、教育、生活等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对中西部地区建立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效劳体系,推进残疾人状况的改善,具有重要参照作用。一、以民生为着重点,残疾人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一是保障残疾人根本生活。在推进城乡低保体系中,在救助标准、五保供养等方面向残疾人倾斜,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助46元,残疾人家庭月人均补助71元,平均每人每月多25元;城镇低保月人均130元,残疾人家庭月人均补助195元,平均每人每月多65元;农村散居残疾人五保供养对象每人每年的供养费用标准为1500元,集中供养对象供养标准为每人每年4500元。同时,对贫困残疾人家庭给予临时救助,2023年,有68
4、户残疾人贫困家庭得到了相应的救助,人均享受救助1000元。二是探索农村残疾人“老有所养的路子。2023年5月,县政府出台了青县农村合作养老试行方法,缴费资金由个人缴纳、社会捐助、财政补贴三局部组成,个人拿小头,政府拿大头。其中个人缴纳的基金及利息连同财政补贴一并存入个人账户,65岁开始领养老金。全县参合率现已到达了80%以上,2023年,有186名残疾人领到了养老金。三是着力消除残疾人贫困。方法之一,大力推进残疾人就业。县残联从2001年起,从征收的就业保障金中拿出一局部来,鼓励残疾人自主创业,根据残疾人所选创业工程,一次性给予3000至6000元的资金扶持;方法之二,发放残疾人小额贴息贷款。
5、由残疾人的亲戚朋友做担保,残疾人从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贷款,均按月利率千分之二点五承当利息,其余局部由县残联补贴。截至2023年3月,共受理残疾人小额贴息贷款241起,落实小额贴息贷款资金316万元,扶持226名残疾人个体从业;方法之三,完善对残疾人就业的效劳。包括依托社会培训机构对残疾人进行减免费用的技术培训以及对残疾人就业在岗位、场地方面给予特殊的保护,比方,把农村抄表员、门卫等岗位交给适合的残疾人,在蔬菜批发市场给残疾人安排专门的摊位等;方法之四,为残疾人进行危房改造,2023年,为66户残疾人家庭落实危房改造资金15万元。四是确保残疾人病有所医。在建立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中,对残疾人给予倾
6、斜。包括:符合标准的重度残疾人和残疾人低保对象其个人缴费局部由县财政承当,个人不缴费。2023年,县财政为重度残疾人负担参保费3500元,为残疾人低保对象负担参保费18.36万元;残疾人在本县境内各级医疗单位就医,减收30%的床位费、10%的检查费和治疗费、5%的手术费;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因患重病医药费高于报销限额的,经审核由县残联给予超出局部10%的一次性资助。与此同时,完善残疾人康复效劳,初步形成县、乡康复效劳网络。五是保障残疾人“学有所教。下大力推进残疾人特殊教育,初步形成了以县特教中心为骨干,乡镇随班就读点为分支的特教开展格局,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到达了92%;出台了贫困学生救助方法,残疾
7、学生除每年享受小学生300元、初中生500元、高中生2000元的县财政补贴外,在县特教中心就读的残疾学生还享受每人每年500元的生活补贴;对考取大中专的残疾人以及通过自学、函授等方式取得大专以上学历的残疾人,均可得到1000至3000元的一次性资助。二、有益的启示青县残疾人工作的成绩一是得益于关注民生的大环境。青县2023年的财政收入是6.4个亿,在河北省173个县市、区中排第35位,不是很靠前,但农村残疾人的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残疾人就业收入等指标却不低,农村合作养老保险、小额贴息贷款,更是在全省首创。为什么在一个经济并不怎么兴旺的县,残疾人的利益会得到这么高
8、的关注,根本原因在人: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的民生,从理念,到政策,再到具体的实施方案,都充分考虑了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县残联以此为契机,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残疾人的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取得政府和社会对给予残疾人特殊关注的共识,在就业、教育、生活保障、康复等诸多方面给予了残疾人的特惠政策。确实把残疾人状况的改善、提高残疾人的社会地位作为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不摆花架子,不提空方案,扎扎实实、千方百计为残疾人谋利益。二是青县始终把残疾人生存保障放在第一位。残疾人的需求是多样化多层次的。青县县委、县政府和残联注重把钱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资金用在解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首先解决残
9、疾人的生活保障、养老、医疗、住房、康复和就学等与生存密切相关的问题,在此根底上,开展残疾人的文化、体育等事业。三、开展中的问题一是残疾人托养机构相对滞后。青县的集中养老机构具备相当的规模,在青县养老中心,400多名老人在那里安度晚年。在这个养老中心,有供残疾人养老的特殊房间及床铺,为数不多的残疾人在那里养老。在注重残疾人集中养老的同时,青县在残疾人居家效劳、居家养老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在新农村耿官屯村,已经看不出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印记,农民普遍住上了楼房。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和老人被安排在一楼居住,村里设立了专门的老年人活动中心。这些是开展的成果。但青县现在还没有一所专门用于精神障碍残疾人、智力残疾
10、人和重度肢体残疾人的安养机构。在此次调研中,就此问题,调研组与青县县委、县政府的领导进行了沟通,青县县委、县政府领导责成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尽快拿出意见。二是小额信贷的推进仍存在着障碍。青县利用保障金对残疾人扶贫贷款给予贴息,并不违背残疾人保障金开支范围的规定,因为,农村残疾人的扶贫实际上就是农村残疾人的就业。但是,残疾人得到银行贷款的关键不是贴息的多少,而是银行所要求的担保。从青县目前的情况来看,能够得到贷款和贴息的残疾人户,大多是由有一定经济实力的亲戚提供担保。这样,还是不能满足所有需要贷款的残疾人的需求。在目前的银行管理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管理体制之下,这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
11、的实践探索。三是在推行农村合作养老中,对残疾人养老缴费保障尚缺乏刚性机制。按照青县农村合作养老制度的规定,老年人要享受到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必须子女全部参保。这样,对孤寡残疾人和一户多残的家庭而言,缴费存在着困难,能不能享受到合作养老的待遇就是一个未定数。目前,为解决这个问题,青县的方法是,通过组织捐赠募集资金用于这局部人的合作养老缴费。问题是捐赠这种筹集资金的方式具备不确定性,同时,也难经常化,无法刚性保障残疾人合作养老的需求。四、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一是地方创新与国家有关制度的衔接。青县在农村合作养老方面进行的积极探索,无疑有利于广阔农民和残疾人,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但因为建立农村养老
12、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局部,国家有关部门一定要出台全国性的政策、法规或者规定。目前,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起草的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已经征求意见。青县目前实行的农村合作养老保险与这个意见在缴费年龄、享受待遇的年龄等方面都有着较大的差异。这就存在着地方探索与国家相关规定如何衔接的问题。二是在推进残疾人利益中,如何协调各方面的利益。比方推进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对贫困残疾人缴费由财政负担,同时,适当提高残疾人的就医报销标准,减免局部费用,就涉及到残疾人与健全人、残疾人个人与政府、政府与医院之间的利益,如何使各方利益得到兼顾,使政策发挥最大的效益,不仅是残疾人从
13、中得到多少优惠的事情,更关系到政策能否得到顺畅的贯彻。三是怎样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举例来说,青县对残疾人职业技术培训,最初是采取全部免费的方法,由残联从征收的就业保障金中给社会上的培训机构以补偿。这样,社会培训机构是有积极性了,残疾人可以随来随学,残疾人也有了接受培训的积极性,可以想学就学,想学什么就学什么。但残疾人重复参加同样工程的培训,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后来,县残联改变了方法,参加培训的残疾人要想得到经费资助,必须培训后得到劳动部门核发的结业证书,并且培训费用超过一定数额后,由残疾人本人承当一定的比例。这样,就使培训机构增加了责任心,也使残疾人学习更认真了。四是如何减少“马太效应。促进残疾人利益,应该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最大限度地向最贫困的残疾人倾斜。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是越是贫困的残疾人越没有人为其担保,从而得不到脱贫需要的小额贷款;越是文化水平低考不上学的残疾人越无法得到有关部门的资助,越是没钱手术装耳蜗的困难家庭越得不到资助因为没有能力负担家庭负担局部这就是经济学上的“马太效应,这个问题不解决,就很难实现公平。这应该是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效劳体系建设中要着力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