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675494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4.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分析研究 教育教学专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录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1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1二、巩固基础,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12.1 抓好概念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22.2 充分挖掘教材,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2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2四、质疑求异,发展能力。3五、倡导“二想”培养创新意识。45.1 提倡联想,树立创新理念45.2 倡导猜想,培养创新精神4六、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5参考文献5中学数学教学中创新精神的培养摘要: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素质教育已然成为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方向,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在这篇论文中,我认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多创设一些与现实联系的问题情境去

2、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求异质疑,进行猜想、类比等发散性思维活动,使学生探索发现中掌握理解知识。关键词: 教学氛围;夯实基础;学习兴趣;质疑求异;猜想联想;实践活动创新能为一个民族的进步提供不竭动力,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那该怎样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呢?我认为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比较好。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设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新教育不是一个封闭孤立的活动,不应当死板的遵从教材规范,不

3、能单单依靠教师的指导与布置带着学生沿着固定的路子去发展。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与培养是建立在活跃学生的思想形式之上的,在抑制条件下是很难使学生的思想迸发出智慧的火花的。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很好的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发展。所以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学生,要善于给学生营造展示自己思想成果的情景,让学生树立起能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创造有利于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外部环境。二、巩固基础,重视学生的知识积累。 1知识与思维能力是密切相关的,脱离开知识,思维能力的培养便是无根之木,不去发展思维能力,就很难准确有效的理解和掌握知识,两者是有机结合的,就像庞加

4、莱所说的那样数学的发明创造本质上就是一个识别、选择,是知识的重新组合的过程。因此,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形成与发展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2.1 抓好概念教学,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数学概念是组成数学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也是数学基础知识体系中的的核心,教学中使学生理解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运用概念划分或分类的方法,根据概念的不同性质把数学概念整理为逻辑体系。例如学习四边形的概念是先分别掌握某一概念后再学习各种概念的关系,即先在学生掌握了四边形之后,通过取其中的特殊例子矩形和菱形,来进行类比学习,将两者特性比较来学习正方形。学完后,可通过图1向学生展示和明确各种概念的从属关系、交叉关系

5、与并列关系。 平行四边形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 梯形图12.2 充分挖掘教材,注意知识的发现过程2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数学教学必须是一个知识的再发现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去经历数学家的思维探索过程。因此,在教学中不能直接将结论和概念等灌输给学生,而应该去引导学生去发现,使认知过程变成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从而探索出知识的过程,给学生留下发挥自己想象的时间和空间。数学课本中的许多内容都省略了其中的思考、发现、探索过程,这并不利于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培养。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把隐含的、有思想价值、智力价值的内容充分展示在学生面前,将探索问题的过程中的思路探索过程暴露出来,重现出来,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

6、到思考过程中去,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趣味学。兴趣是人类学习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一样,有兴趣和没兴趣会导致不同的结果,有兴趣的人能为学习数学而废寝忘食,甚至奋斗终身。华罗庚、苏步青等都有是杰出的代表,没有兴趣的人则会认为学习数学枯燥繁琐,甚至采取放弃的态度。根据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强,想象力丰富,可塑性强,只有设法激起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才能激发学生对学习的求知欲,也才能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创新意识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需要情感因素的积极配

7、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身边的环境去创设问题情境,通过富有现实意义和具体应用的生活实例去感染学生、去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情感。例如:在教学“过三点的圆”新课时的教学引入中创设了如下的情境:先在黑板上画出图4,然后向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 有一个破碎的圆镜,现在想要重新配个同样大小的圆镜,我们需要把哪些东西带过去呢?2)这个实际问题若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同学们认为可转化为什么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学生甲:可以重新画一个与原来相等的圆形镜。学生乙:可以用其他东西把玻璃残片补成一个完整的圆。3)要重新画一个与原来一样的圆,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这样结

8、合图形的直观数学情境能方便学生去探索,可以使他们集中精力,动脑思考,积极的尝试各种可能的解决方法,产生创作的灵感。 四、质疑求异,发展能力。只有提出问题才能创新,没有对墨守成规的老思想的质疑,就无所谓创新。看你学的怎么样,不单单是是看你知道了什么,更重要的是你能够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质疑孕育着创造。提出一个问题要远比解决一个问题来得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等特点为依据,培养学生正确的问题观念,要学会提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善于自己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的一个重要条件。结合具体的课堂去思考,教师应该做到如下几点:1、要鼓励学生把自己不同的想法说出来,能够提出自己

9、的意见,正确的和不正确的意见和想法都是难能可贵的,都应该提出来。教师切不可自己设计好一步一步的路,让学生跟着老师的步子走。2、教师要以发现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对于学生学习中产生的奇思妙想,出现的古怪想法,教师一旦轻易地否定,只会泯灭学生最初稚嫩的好奇心,不利于保护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3、教师应鼓励学生用发散思维去思考问题。一个问题,可以有多个方面,一件事情,也可以有多个侧面。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合理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的发散思维。例如,分别取一个四边形ABCD 的四条边各边中点EFGH,把四边形ABCD按以下顺序不断变化: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在

10、四边形的变化过程中,相应的中点组成的四边形EFGH会如何变化?经过学生大胆探索提出疑问,经过讨论得出了结论,从而可以给出多种不同的证明方法,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同时又能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4、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当学生存在思维定势时,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点拨,打破思维定势,发展学生潜在的创造性。例如X2 +4X-4的值是零,求3X2+12X-5的值,按照常规思维是先求X的解,再求代数式3X2+12X-5的值,按这样的计算量较大,若把X2+4X看作一个整体,换角度思考,从而发现3X2+4X-5变形为3(X2+4)-5的形式,把X2+4X的值代入就可解决问题。这样的做法不落窠臼,有独创性。五、倡导“

11、二想”培养创新意识。5.1 提倡联想,树立创新理念.善于联想往往是发明创造的前奏曲,是创造思维的“设计师”。可以说人类如果没有联想,就没有科学发展的今天。瓦特依靠联想从壶盖跳动得到启示从而发现了蒸汽机。这些都印证了一个真理:发明需要联想做铺垫。例如:在一个已知的等边三角形和形内一点P,设点P到ABC三边AB、AC、BC的距离分别为h1h2h3, ABC的高为h,求解h h1 h2 h3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可以这样分析:由距离首先想到三角形面积。连接AP、BP、CP,原等边三角形可以被分割成三个小的三角形,三个小三角形面积之和正好等于ah,从而得h= h1+ h2+ h3 AP 由此可见,联想思维

12、不仅是探索解题思路的方法, 同时还能优化解题思路和解题过程,探索创新解法。 B C 数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经常引导与教会学生联想,有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创新精神的形成;有利于对知识深度、广度的掌握和综合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加强联想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才能所必须的。5.2 倡导猜想,培养创新精神3没有经过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在整个数学发展的过程中,就像牛顿说的那样,很多著名的数学结论都是来源于猜想(如费乐马猜想、歌德巴赫猜想、欧拉猜想等),然后再不断采用方法尝试证明的。猜想发现是数学研究的典型方法。因此,数学教学应提倡学生进行数学猜想。我们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3、可以是:某些数学结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一些简单的启发性线索去猜想发现;在解题时,教师不能大包大揽,光顾自己讲解,应留有余地让学生先自主的思考,猜一猜问题的规律和解题方法。那么该如何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想呢?我的基本做法有以下三种:一种是先尝试计算根据计算的结果来进行归纳猜想;另一种是分析已经有的数据进行归纳猜想;第三种是根据已知的只是概念进行推广,猜想概念。如在讲n边形内角和时,首先引导学生站在数学家的角度上,让学生置身于猜想发现的情境之中,先带着学生研究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的内角和,观察其规律,再猜想n边形可能的内角和并加以证明. 教学实践证明,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猜想

14、能力,对学生能够自主学习很有帮助,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不断提高.六、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4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仅要落实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还需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来加深印象。因此,参加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应该提上日程,让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实践,在丰富多彩的世界里,自己去摸索、去思考、去体会创新精神,从中与所学知识相印证,拓展自己的思维,以达到发展创新精神的目的。如在初三几何解直角三角形中,当学习了课本知识后,教师可准备些测量工具,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测量一些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例如学校里的旗杆、工厂的烟囱、建筑物以及电线杆等的高度)或测量有障碍物的两点间物体的距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

15、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在学完初三代数统计初步后,可带领学生到附近厂房、农村、企业单位进行一些调查,采集数据,利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处理、计算和分析,从中得出某种结论。在这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竞争愈加激烈的世纪,单单提高人的知识储备是不够的,关键还在于要以不变应万变,要通过提高人的创新能力来应对挑战,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还在教师,因此,应当要求教育工作者都具有高度的创新意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来抓,通过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辛苦耕耘,让学生成为具有创新意识的社会人才。参考文献1 费洪香 浅谈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新课程(中学版)20112 王淑云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华章20123 孙晓毅 数学猜想能力的培养J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44 韩占平 让综合实践活动课成为学生创新的舞台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 The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spi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