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doc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678827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浅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浅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浅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浅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浅论民法对人身权的保护分析研究 法学专业.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目 录目 录. .1摘 要2一、 人身权概述2(一)人身权概念内涵2(二)人身权法律特征2二、民法对人生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3(一)人身权两大系列的人格权和身份权配置不够协调3(二)民法通则没有规定一般人格权3(三)具体人格权立法尚不完备3(四)对人身权的民法保护手段不尽完备4(五) 对于人身权的保护,缺乏明文规定4三、对完善人身权保护立法的建议4(一)对近年来民法中对人身权保护立法不足的补救5(二)对完善人身权保护立法的建议6结 论10参考文献11摘 要人身权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因此, 在理论上研究目前我国人身权立法的现状及缺陷, 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对人身权的立法保护

2、,无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不仅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法律意识也逐渐增强; 对人身权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享有民事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相对于财产权而言的另一类重要的民事权利。只要是我国的合法公民,都无条件的享有法律赋予的独立人格的,它是民事主体从事一切法律行为的基本条件。虽然我国的民法,在人身权的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关于人身权的法律体系还存在很多缺陷,仍然有待完善。本文从民法对人身权的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出发,结合人身权民法保护的特点,对我国相关法律体系的完善方法进行了探讨。关键词 :人身权; 民法 ;缺陷; 完善 ;保护 一、 人身权概述 (一)

3、人身权概念内涵人身权是指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特定人身相联系而又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是指公民依法所享有的涉及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安全的自由度。它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人身权是指公民在合法范围内所享有的具有人身性质的行为自由,它与财产权相对应 鹏万林.民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虽然不具有财产内容,却能引起财产关系的变化。它主要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受法律保护。广义的人身权则是一个囊括涉及公民个人生存和发展空间安全, 且带有人身性质的诸法律权利的集合概念。从我国对公民人身权利的立法来看,它主要包括:人身自由权、生命健康权

4、、人格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监护权、代理权、住宅不受侵犯权、通信自由和通讯秘密权、知识产权、环境权等 梅因.古代法M.群众出版社,1988.。其中知识产权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双重属性。它与财产权相对应, 共同构成了民法中的两大类基本民事权利。完整的人身权法律保护体系,是指包括人身权的民法保护、人身权的刑法保护、人身权的行政法保护在内的,三位一体的法律保护系统。在它们之间,既要有各自的明确分工,又要有相互配合。其中对人身权的首要保护就是人身权的民法保护,也就是说在当事人的人身权受到侵害时,首先寻求的保护是民法保护。所谓人身权的民法保护,就是指用民法上以确认侵害人身权的违法行为为侵权

5、行为的方式,以使侵权人承担以损害赔偿为主要内容的民事责任的形式,对人身权遭受侵害的受害人予以救济的法律保护方法。(二)人身权法律特征1、人身权为专属权。人身权与主体的人身不可分离,随主体的产生而产生,并随主体的消灭而消灭,是身上权。2、人身权为绝对权。人身权的行使不必借助他人的积极行为,只要他人不加妨碍和侵犯,人身权就可以实现 李宜深.民法总则M.法律出版社,1996.。3、人身权具有非财产性。人身权以人格和身份利益为内容,并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内容,不具有经济学上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不能用金钱来衡量。当然,这并非说人身权与财产权没有联系。二、民法对人身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 我国民法通则关于人身权的

6、立法虽然具有开创性的贡献,但其内容却并非尽善尽美, 确有不尽人意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人身权两大系列的人格权和身份权配置不够协调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民法通则在“人身权”一节中规定的人身权利, 除荣誉权以外, 都是人格权, 因而给人造成荣誉权也是人格权、人身权就是人格权的错觉,甚至得出我国民事立法没有身份权概念的结论来 史尚宽.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1993.。应当强调的是,婚姻法亦为私法,应作为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 应当将亲属法上的身份权纳入人身权的体系,不应将其独立于民法之外, 认其为其他性质的权利,而否认其人身权的性质。(二)民法通则没有规定一般人格权 一般人

7、格权作为公民、法人的一项基本民事权利,是十分重要的,具 有多种调整功能。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人格独立、人格自由和人格尊严。 民法通则对宪法已作原则规定的人格尊严这一一般人格权,却纳入名誉权的范围之内 鹏万林.民法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在名誉权的立法条文中予以规定, 显然是不合适的。(三)具体人格权立法尚不完备 民法通则 明文规定的具体人格权, 包括健康权、生命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婚姻自主权。尚缺少身体权、自由权、隐私权、 贞操权、信用权等。这些具体人格权对于民事主体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是不可缺少的权利。民法通则对于这些重要的具体人格权未作具体规定, 属于立法上的

8、明显疏漏 李树忠,焦洪昌宪法案例教程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对于各种具体人格权的具体权利内容,没有具体规定,目前主要靠学理解释。这种办法,使实务掌握上没有确定的标准,各行其事,不能做到严格执法。(四)对人身权的民法保护手段不尽完备 尽管民法通则对侵权民事责任的规定作了相当程度的努力,但对于人身权的法律保护仍有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是:1、对侵害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造成精神创伤、精神痛苦的,没有创设慰抚金赔偿制度,对此种精神损害无可行的救济方法; 2、对侵害健康权、生命权的财产损害赔偿的法定标准过低,难以保护受害人的合法利益,如规定侵害生命权仅赔偿丧葬费, 显系不足; 3、在侵害名

9、誉权、自由权等精神性人格权的法律保护中,没有区分人格利益损害赔偿和精神痛苦慰抚金赔偿,导致精神损害赔偿性质不明,甚至认为法人无精神损害赔偿可言; 4、对于身份权, 尤其是亲属法上的身份权,缺乏有效的法律保护手段。(五) 对于人身权的保护,缺乏明文规定关于著作人身权的延伸保护, 著作权法规定作者死后保护 50年; 对于死者名誉,司法解释规定予以延伸保护 李龙宪法基础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除此之外,对于公民出生前 的健康权益、身体权益、生命权益,对于民事主体消灭之后的身体权益、 姓名权益、名称权益、信用权益、隐私权益,立法和司法均未予以切实的 延伸保护。这种情况,不利于全面保护民事

10、主体的人身利益。三、对完善人身权保护立法的建议人身权法律保护体系包括人身权的民法保护、人身权的刑法保护、人身权的行政法保护。其中对人身权的首要保护就是人身权的民法保护,也就是说在当事人的人身权受到侵害时,首先寻求的保护是民法保护。所谓人身权的民法保护,就是指用民法上以确认侵害人身权的违法行为为侵权行为的方式,以使侵权人承担以损害赔偿为主要内容的民事责任的形式,对人身权遭受侵害的受害人予以救济的法律保护方法。 (一)对近年来民法中对人身权保护立法不足的补救 民法通则实施以来,立法者通过一系列法律,对民法通则关于人身权立法不足的缺陷进行了大量的补救。诸如: 1、对于一般人格权的立法不足,通过残疾人

11、保障法第3条第2款、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条第2项、第15条和第40条,作了重要的补充。尤其是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9条规定:“妇女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陈奎元,等宪法和宪法修正案辅导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将名誉权和人格尊严严格予以区分,体现了立法者确认人格尊严为独立权利的明显意图。更重要的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一般人更加凸显人格尊严这一方面。2、自由权。具体人格权中的自由权是人身自由权。对此,除宪法有规定之外,国家赔偿法第26条专门对侵害人身自由的民法救济作了具体规定:“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每日的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4条规定“妇女的人身自

12、由不受侵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经营者“不得侵犯消费者的人身自由”;第43条规定,“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这些法律确认,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具体人格权。 3、信用权。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规定:“经营者不得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均是信用权的基本内容,在实务中,通常将其概括在名誉权之中。本法将其独立规定,意在肯定信用权 周叶中宪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隐私权。妇女权益保障法仍将其规定在名誉权之中,实行间接保护。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0条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

13、年人的个人隐私。”对隐私权表露了确认其为独立人格权的意向。 5、身体权。民法通则第119条规定有身体权的内容, 但不明显。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4条规定:“禁止非法搜查妇女的身体。”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规定:“不得搜查消费者的身体”;第43条规定:“经营者违反本法第25条规定,侵害消费者的人格尊严或者侵犯消费者人身自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明确了身体权为独立的具体人格权,规定了相应的民法保护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J 1986版。 以上述立法情况看,具体人格权和一般人格权,已经基本上有了初步的法律依据。但这些新的民事特别法律规范的主体及适用范围均有局限性,仍需民事立法的确认。 (二)对完

14、善人身权保护立法的建议 从我国人身权立法现状观察,既有立法体例的先进性和开创性,又有内容的不完备性,形成了我国人身权立法的矛盾现状。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立法机关采取措施,对人身权立法的缺陷和不足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修补和充实,但尚不能适应从根本上使人身权立法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协调的需要。这种立法的矛盾状况和立法不断进行修补和充实的现实,也说明了人身权立法与市场经济发展不相协调的现状,说明了人身权立法与市场经济发展必须相协调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在人身权的法律保护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关系上,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就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持续性和跳跃性的特点,而人身权的法律保护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15、。市场经济的发展是持续不断的,而人身权的法律保护在其基本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人的自身保护需要以后,是基本稳定的。依据这一规律,立法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经验,创立超前的人身权法律保护制度,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法律环境,使之相协调。正因为如此,我国人身权立法应当总结民法通则实施以来的经验,借鉴国外的立法例,使我国人身权立法尽快完善起来,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公民、法人的人身权能够得到完备的保护。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对完善我国人身权立法提出以下建议: 1、创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人身权法。我国现阶段民法立法的模式,采分散立法模式,现在已有的民法部分如民法通则、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及目前正在制定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其体例、规格,实际上是债法(不含侵权行为法)。按照编制民法典的整体构想,目前尚未见端倪的大块部分,主要是物权法和人身权法。物权法的立法,已在立法者的构想之中,对于人身权法,目前尚未见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学者的更多议论,现在分散制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