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开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开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开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机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农村开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开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根底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开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开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开展
2、,促进城乡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开展格局。只有广阔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开展才能真正表达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开展滞后的状况,开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务。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根底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开展的根底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农村安定和谐局面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
3、侵犯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根本公共效劳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阔农民安居乐业、生活富足,使广阔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开展,改善农村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开展,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
4、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根底薄弱,生产力水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公共事业开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开展中积累下来的,有的是在现实开展中形成的,而且互相交织,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根底也在农村。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
5、,加快农村开展,缩小城乡差距,才能确保到2023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科学依据和根本要求 (一)科学依据。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提出,有其科学的理论依据、现实背景和深厚的实践根底。 一是理论依据。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他说:“纵观一些工业化国家的开展历程,在工业化初始阶段,农业支持工业,为工业提供积累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但工业化到达相当程度以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开展,也是带有普遍性的趋向。在随后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
6、带乡的开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开展。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是深入考察各国工农城乡关系开展史后对工业化开展普遍规律做出的科学总结,是深入分析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现阶段的根本特征后做出的科学判断,也是总结我国过去几十年工业化的经验和教训后做出的科学论断,这为我国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提供了思想理论依据。 二是现实背景。推进城乡一体化,是由我国根本国情决定的。我国是一个开展中的农业大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总体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城乡差距非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但
7、没有缩小,而且正在逐步拉大。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原因是,长期以来政府运用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间接的原因是,在国家人为政策性干预下,城乡居民在税负、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没有享受同等的国民待遇,尤其是始于1958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异,造成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权益保障和开展时机的不平等,而且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差异制度化。 三是实践根底。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工业化快速推进,我国总体上到了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从工业生产看,我国已成为世界工业生产大国,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
8、从产业结构看,工业生产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从进出口贸易看,我国已成为进出口贸易大国,具有庞大的外汇储藏;从国家财政收入看,我国财政收入已超过5万亿元,主要来源于工业和为工业效劳的流通业。这说明,我国已经从一个农业大国转变为工业大国,具备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一体化的能力。国际经验说明,当一国人均gdp超过202300美元、农业占gdp的比重低于15%、城市化率超过40%、农村劳动力就业占总就业比例低于30%时,就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开展阶段。我国202322年人均gdp为2456美元、农业产值比例为11.7%、城市化率为44.9%、农业就业比例为44%
9、,除了统计上的农村就业指标有所差距外,其他指标都符合上述标准。因此,我国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的条件正日渐具备,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一体化开展阶段。 (二)根本要求。城乡一体化有着深刻的内涵。在现阶段,它要求统一城乡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和政策,加强城乡间的根底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促进城乡间生产要素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差异,使农村与城市一样共享现代文明,以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开展。为此,需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统筹土地利用和城乡规划。这是实现资源合理配、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一体化的重要前提。过去长期受城乡二元结构和体制制约,重视城市开展规划、
10、无视乡村开展规划,而且城市开展规划与乡村开展规划相互脱节。因此,统筹城乡规划,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制度,合理安排区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这样,不仅可以优化资源配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资源,而且可以使城乡开展相互衔接、相互促进。 二是统筹城乡产业开展。这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一体化的重要环节。要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城乡产业开展,引导城市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生产要素向农村合理流动。按照一、二、三产业互动、城乡经济融合的原那么,促进城乡各产业有机联系、协调开展。 三是统筹城乡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这是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一体化的着力点。要着
11、眼于统筹城乡根底设施建设和公共效劳,创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切实将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着重改变农村根底设施薄弱和公共效劳缺乏的状况,逐步实现根本公共效劳均等化,使广阔农民学有所教、老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共享改革开展成果。 四是统筹城乡劳动就业。这是改善人民生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一体化的重要条件。我国城乡劳动力资源丰富,是促进经济长期持续较快开展的有利条件。但同时就业压力大、就业形势严峻,将是我国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必须把扩大城乡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开展的突出位置,坚持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多渠道扩大城乡就业。 五是统筹
12、城乡社会管理。这是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开展一体化的重要根底。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等发生深刻变化,城乡融合趋势加快、人口流动加速。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增加了社会效劳和社会管理的难度和复杂性。要大力推荐社会管理创新,改变城乡分割、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关系、提高效能,逐步形成城乡社会管理一体化的体制,形成城市工作和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 三、当前XX县区城乡开展主要差距 近年来,我区坚持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要求出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来准确定位、明确任务,围绕“城乡统筹认准方向、增强动力,以内涵的深化、外延的拓展,
13、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但城乡开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依然是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开展中的突出矛盾之一。目前城乡差距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2322年全区农民纯收入比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低7236元,两者比为1: 3.7,收入差距比2023年扩大了0.4个百分点。同时,由于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工业化水平低,农民外出务工受到文化和技能的局限,致使农民增收空间非常有限,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在不断拉大。 二是城乡根底设施差距。由于长期以来农村根底设施投入缺乏,xx市农村多数地区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等生产生活条件比较滞后,现有农田水利工程大多严重老化,农业机械
14、化水平低;生活设施方面,虽然公路根本实现了村村通,但40%左右的行政村主干道仍然是沙石路面; 50%的行政村没有集中供水设施。 三是城乡劳动就业差距。从我区来看,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以内,而农村劳动人口的失业率无法计算得出,抛开进城务工的劳动力不算,留在农村的劳动力的利用率大概在50%左右。目前,在我区XX县区,就业平台、就业培训、就业效劳和就业政策等比较完善,而农村劳动就业体系不健全。城市失业人员在社保补贴、税费减免、小额贷款等方面享受的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农村失业人员享受不到。特别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 四是城乡社会事业差距。全区教育、科技、文
15、化、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的资源大局部集中在城市。在教育方面,XX县区9所学校布局集中,规模大,综合实力强,根本办学条件要明显优于乡镇中、小学的学校。由于多方面原因,城乡教师根本素质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在农村依然存在无视子女教育问题。我区新洲乡留守儿童达40%,这已成为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医疗卫生方面,公共卫生和防疫保健体系不健全,全区社区卫生效劳机构目前已到达15所,而标准化村卫生仅有6家。在农村文化方面,文化建设硬件设施不够,缺场地、缺人才,绝大多乡镇文化站功能不全。在社会保障方面,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等尚未全面实施。城镇人员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农村劳动者只能参加
16、新农合;城镇户口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而农村户口的灵活就业人员除被征地农民外不能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这些都制约了城乡社会事业的协调开展。 四、推进城乡一体化的目标思路和政策举措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扎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必须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按照“统筹规划、融合产业、优势互补、一体化开展的原那么,初步建立城乡教育、医疗、文化合理布局、均衡配置的公共效劳体系,城乡有效衔接、功能完善的根底设施体系和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效劳及社会保障体系。形成以统筹城乡产业开展、统筹社会事业开展、统筹根底设施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为重点的城乡一体化新格局。 (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