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 我市公务员管理处对全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组织了调研。专门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开展公务员考核工作调研活动的通知。各市(县)区、市直各部门及时组织自查,回忆总结了近几年的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情况,上报了书面汇报材料。接着我们又到XX县区、XX县区、滨湖区、惠山区等进行公务员考核工作实地调研,并召开了局部市级机关公务员考核工作专题座谈会。 一、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现状 总的来看,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开展是健康的,考核的内容、标准、程序、优秀比例的掌握,考核结果的兑现等,能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操作。各地各部门在考核工作的方式、方法上,也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
2、一)领导重视,摆上位置。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是搞好考核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全市在经过多年考核实践的根底上,在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和落实国家、省、市有关考核工作政策规定的过程中,许多单位的领导及公务员管理部门,在认真总结分析考核工作的经验教训中,越来越认识到考核工作的重要性。考核工作是公务员管理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公务员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是单位、部门管理工作的重要表达,是促进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在提高认识的根底上,各市(县)区、各部门领导和组织人事部门把搞好考核工作放上重要位置,认真组织,落实措施,坚持考核质量,扩大考核效果。许多单位的主要领导重视考核工作,有的还亲自发动部署
3、,抓好每个环节的措施落实。 (二)建立制度,标准考核。建立制度是标准考核工作,提高考核效果的重要措施。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和省公务员考核实施方法的出台,为全市考核工作制度化、标准化奠定了根底。多年来的实践探索,逐步使大家认识到,任何工作仅有制度框架,如果没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和操作方法,就难以坚持和奏效。对此,许多机关部门结合自身的工作性质、特点,研究出台切合自身实际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如滨湖区出台了滨湖区区管干部年度考核实施方法,对考核对象、考核内容和标准、考核程序、考核结果使用、几类特殊人员考核等次确实定等五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明确,以文件形式下发至区属各机关单位,标准了区管干部的考核工作
4、。市规划局为加强平时考核,相继出台了市规划局机关效能考评方法、市规划局机关内部管理考核方法,把全局工作具体分解为公共工作、业务工作、重点目标、其他工作四局部23项,工作目标的分解细化,使考核工作有了具体内容;同时每季对考核结果进行通报,使机关年度考核有了扎实的工作根底。市房管局制定了房管局日常考核规定。市法院系统建立了法官业绩档案,对法官的职业道德、纪律作风、审判质效指标、庭审能力和调研能力一一存档,作为年度考核确定等次的依据。市公安局、市地税局根据摊子大、管辖范围广、公务员人数多的特点,将基层派出所、税务所的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人,根据不同业务、不同岗位设置不同的考核指标,在年终对基层所工作目
5、标考评的同时,一起对公务员进行考核,使考核工作更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考核指标量化细化,考核措施注重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促进了考核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使考核工作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定性定量相结合,增强考核的科学性。许多单位在考核实践中,顺应形势开展变化,不断创新考核的方式方法,使考核工作常抓常新,具有活力。如有的单位在定量考核的根底上,将民主测评、民意测验引入考核之中,在不违背考核程序和根本方法的前提下,个人述职述廉结束后,增加民主测评或民意测验这一程序;有的在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上,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既发扬了民主,提高了群众参与考核的程度,又便于领导掌握公务员的全面情况,群众公认程度。团市
6、委在年终考核中,让基层团干部对团市委机关干部进行测评,扩大了参与民主测评的范围,广泛听取了基层的意见。民主测评、民意测验的引入,拓展了考核工作视角,使考核工作更全面更科学。 (四)创新考核方法,提高考核效能。要使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有较大的转变,创新考核方法显得尤为迫切。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积极探索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化管理建设。在借鉴省人事厅组织开发的信息化考核系统及兄弟城市经验的根底上,与市人才信息与技术效劳中心一起,共同研究开发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8月在市人事局机关试用,在屡次听取各方面意见的根底上不断加以改进完善,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之后又在2023个市级机关试点使用。从试点
7、使用的情况来看,这个系统尽管还有许多地方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但在强化岗位职责和个人工作目标的考核方面都具有十清楚显的促进作用。 二、我市公务员考核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市的考核工作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及组织人事部门的认真组织下,考核工作越来越制度化、标准化。但是,公务员考核工作还存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调研报告第2页 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这些都影响了考核效能的发挥。 一是认识上还不到位。个别单位的领导和少数公务员,对考核工作意义的认识未完全到位。有的认为考核工作年年搞,年年都是老一套,少数单位对考核工作的形式、方法缺乏创新,满足于依葫芦画瓢,考核中只图形式不求实效;有的把考核
8、工作当作是负担。认识上的偏差影响了考核工作的质量。 二是考核指标体系不完备。目前大多数单位没有制订适合自身职能和特点的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公务员考核仍然停留在自我总结、定性考核阶段。定性考核是一种比较模糊的评价方法,印象和人为因素很大,容易影响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 三是考核标准掌握不严格。从近五年考核等次分析,全市根本称职、不称职等次的比例极低,约占到参加考核人数的0.2023%;事实上高比例的称职以上等次并不能与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之间简单地划上等号。有的领导经常埋怨对公务员管理缺乏措施和手段,公务员之间忙闲不一,工作推诿、扯皮,公务员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等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但又
9、不运用公务员行为标准、纪律、辞退、考核等法律法规,实施严格管理,以制度和规定来约束公务员的行为。特别是在对待违纪公务员的处理和确定考核等次上,心慈手软,抱着息事宁人的态度,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该处分的不处分,该定根本称职、不称职的放宽确定等次的标准。有的单位为到达回避矛盾的目的,在确定公务员考核等次时完全依赖民主测评或民意测验的结果,有的甚至以无记名投票的形式确定优秀等次,这种不以工作实绩为根底,仅凭测评结果确定考核等次的简单化做法,缺乏客观性和公正性。由于少数单位掌握的标准不严格,采用的方法具有随意性,挫伤了认真做事的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也影响了考核工作的严肃性。 四是考核的鼓励作用不明显。
10、以前有些单位曾将公务员平时考核和年度考核的结果,与单位发放的奖金及目标奖挂钩,强化了考核鼓励作用。由于市级机关实行了统一标准的津补贴,各单位不能再发放奖金,平时考核无法与奖金挂钩,年终考核的结果虽然与工作性津贴挂钩,但额度大大降低,与平时考核结果不相关,考核的鼓励作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连续多年考核优秀的公务员,在职务晋升上没有表达出优先考虑的原那么,影响了公务员争当优秀的积极性。 三、对进一步做好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标准的考核是实施公务员制度的重要组成局部,客观公正的考核是鼓励公务员尽职干事的导向,严格认真的考核是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机关工作效能的有力措施。因此,不能满足于现有考核
11、模式和习惯的做法,要不断解放思想,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指导考核工作,不断探索考核工作新方法、新途径。公务员考核工作要以科学开展观、科学政绩观为指导,以上级有关公务员考核规定为依据,建立以岗位职责和部门工作目标完成绩效为根底,以定量与定性考核、日常和定期考核相结合为主要方法,以信息化考核考评系统为依托的公务员考核体系。 (一)在考核内容体系上求突破。由于各机关部门的工作职能不同、岗位职责不同,采用内容笼统的考核目标体系,很难使各单位都到达考核实效。因此,全市各机关部门要联系本单位实际,拓宽思路,以求真务实的作风,大胆探索适合本单位、本系统,既简便易行,又切实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法;要结合市确定的重点目标
12、和部门工作目标,联系部门职能、岗位职责将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形成具有自身部门特点的目标考核体系,使考核目标成为公务员尽职的导向,效能建设、部门管理的措施。 (二)在考核方法上求突破。目前大多数单位公务员考核仍停留在定性考核阶段,必须逐步向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的方向努力。各机关部门要根据自己的职能特点,把业绩量化划分为假设干单元,设定完成日常工作绩效和质量的量化值、创新工作量化值、创优工作量化值等,强化业绩的量化考核考评。总之,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能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防止考核工作凭印象,评优评先搞平衡的做法。同时,要根据考核目标体系,搞好平时、季度、半年考核工作
13、,发现公务员履职中存在的问题和缺乏,及时指出纠正,防止年终考核算总账。总之,做到平时业绩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建立起以业绩考核为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方法。 (三)在考核手段上求突破。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开展,公务员考核工作也必须与时俱进,建立市公务员考核工作的技术平台,用好市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在市级机关加大推广使用的力度。有条件的市(县)区机关也都要借助网络和现代化办公条件,将平时考核中的工作方案、工作记实、领导评鉴实行网络化操作,以增进考核者与被考核者之间的沟通,提高平时考核的效率和业绩量化考核的准确性。要在广泛使用的根底上,不断拓展和完善公务员绩效考核考评信息系统的功能,为提升公务员考核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四)在考核结果的运用上求突破。公务员考核规定对考核结果的使用还比较原那么,要在贯彻公务员法及相关法规的前提下,拓宽考核结果的运用范围,加快与考核工作相配套的鼓励、约束机制的政策研究。要根据考核情况选调优秀年轻公务员出国培训和专门培养培训,加强优秀公务员的多岗位交流培养;对根本称职、不称职以及末位公务员要组织提高培训,建立待岗、降职机制,以加大考核工作的鼓励、鞭策作用。 第8页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