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中考语文第1课时七上古诗词三课后练本课件20210916184.ppt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6916 上传时间:2023-01-04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3.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第1课时七上古诗词三课后练本课件20210916184.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第1课时七上古诗词三课后练本课件20210916184.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第1课时七上古诗词三课后练本课件20210916184.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第1课时七上古诗词三课后练本课件20210916184.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第1课时七上古诗词三课后练本课件20210916184.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中考语文第1课时七上古诗词三课后练本课件20210916184.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3课时课时 七年级上册古诗词七年级上册古诗词(三三)第第1010首首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 第第1111首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其二)第第1212首首 潼关潼关 第10首 夜雨寄北夜雨寄北 唐唐 李商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1下面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面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对“归期”的希望与“未有“君问归期未有期”表达了对“归期”的希望与“未有期”的失望。期”的失望。B次句“涨”字富有动态感,写出眼前巴山水注

2、满秋池的次句“涨”字富有动态感,写出眼前巴山水注满秋池的壮观景象,流露出期待之情。壮观景象,流露出期待之情。C后两句从眼前景生发开去,想象回家团聚后的情景。后两句从眼前景生发开去,想象回家团聚后的情景。D全诗语言朴素自然,而又含蓄隽永,余味无穷。全诗语言朴素自然,而又含蓄隽永,余味无穷。【答案答案】B【点拨点拨】“涨”字富有动态感,写出眼前巴山水注满秋“涨”字富有动态感,写出眼前巴山水注满秋池的景象,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池的景象,流露出羁旅之愁与不得归之苦。2首句两个“期”字有什么表达效果?首句两个“期”字有什么表达效果?两个“期”字,一问一答,包含了欲归不得的苦涩两个“期”字,一问一

3、答,包含了欲归不得的苦涩与无奈;同时,也构成了音韵的回环往复之妙。与无奈;同时,也构成了音韵的回环往复之妙。3(学科素养学科素养 思维发展与提升思维发展与提升)全诗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全诗时空交错,虚实相生。请简要分析。请简要分析。诗人从眼前的“巴山夜雨”生发开去,想象回家团聚诗人从眼前的“巴山夜雨”生发开去,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的情景。时空交错,虚实相生,构思奇巧。构思奇巧。第11首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其二)南宋南宋 陆游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

4、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下面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面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全诗由述志和记梦两部分组成,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B前两句相互照应,对比鲜明,突出诗人感人至深的报国前两句相互照应,对比鲜明,突出诗人感人至深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C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诗的后两句都是写梦境,与前两句写实相映衬。D诗人静听窗外肆虐的风雨,并把这些声响编入梦境,借诗人静听窗外肆虐的风雨,并把这些声响编入梦境,借写风雨梦境抒发情感。写风雨梦境抒发情感。【答案答

5、案】C【点拨点拨】第三句是写实,第四句写梦境,紧承前两句。第三句是写实,第四句写梦境,紧承前两句。2诗中“僵”和“孤”两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诗中“僵”和“孤”两字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僵”字写诗人年迈、衰老;“孤”字写孤苦、无“僵”字写诗人年迈、衰老;“孤”字写孤苦、无助。通过“僵卧孤村”反衬“不自哀”,更显诗人助。通过“僵卧孤村”反衬“不自哀”,更显诗人的乐观豪放和坚定意志。的乐观豪放和坚定意志。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写“夜雨”“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是写“夜雨”的名句,请赏析。的名句,请赏析。“夜阑卧听风吹雨”紧承上两句,因“思”而不能“夜阑卧听风吹雨”

6、紧承上两句,因“思”而不能成眠,听着窗外肆虐的风雨,辗转反侧,幻化出战成眠,听着窗外肆虐的风雨,辗转反侧,幻化出战场杀敌的梦境场杀敌的梦境“铁马冰河”。实写雨夜之声,虚铁马冰河”。实写雨夜之声,虚写梦境战场杀敌,虚实结合,突出了诗人的报国之写梦境战场杀敌,虚实结合,突出了诗人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心。第12首 潼潼 关关 清清 谭嗣同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1下面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下面对本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

7、,运用拟人手法,侧面烘首句写高云“簇拥”古城,运用拟人手法,侧面烘托关城地势险要,不言高而高度自见。托关城地势险要,不言高而高度自见。B第三、四句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第三、四句运用对偶、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河、山的独特景象。地描写了河、山的独特景象。C第三、四句赋予河、山以人的情感,正面衬托出河第三、四句赋予河、山以人的情感,正面衬托出河流的奔腾、壮阔,山的巍峨险峻。流的奔腾、壮阔,山的巍峨险峻。D全诗展示潼关的独特景象,抒发了诗人追求个性解全诗展示潼关的独特景象,抒发了诗人追求个性解放的奔放情怀和少年意气。放的奔放情怀和少年意气。C 2第二句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有什么作用?第二句将“秋风”“马蹄声”引入诗中,有什么作用?第二句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的视觉形象,进第二句不但以听觉形象补充了前一句的视觉形象,进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一步渲染出潼关一带独具的氛围,而且打破了原先画面的静态,表现了潼关孤城的寂寥与辽远。面的静态,表现了潼关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学习培训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