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是省委、省政府结合我省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为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精神,切实推动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开展,6月4-24日,省政协提案委员会邀请省开展改革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部门有关同志组成调研组,由省政协副主席、党组副书记陈海峰同志带队,赴我省xx市、黔东南州局部县(市、特区)就贵州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根本情况 调研组采取实地考察、听取介绍、座谈交流等方式,先后到黔东南州xx市、xx县、xx县、xx县,xx
2、市xx区、xx县等地对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场听取当地政府有关部门的情况介绍,并与所在市、州政府领导及其所属相关部门就如何走出一条切合自身实际、富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新型城镇化道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座谈交流。总的来看,调研组认为,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召开以来,各地党委、政府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紧密结合当地地理、民族、文化、生态等特点,通过积极探索、大力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助推当地经济社会开展的提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阶段性的成果。从202223年至2023年,全省城镇化率从33.8%提升到了38%;调研所到的六盘水从28.65%提升到43.48%,黔东
3、南州从26.02%提升到33%。尽管同全国相比我省城镇化进程还有较大差距,但处于大力推进、快速提升的开展阶段。 二、各地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城镇布局。一是认真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按照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建设要求,各地认真组织开展对市(州)、县级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同时完成了各县(市、区、特区)所属镇(乡)的总体规划和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进一步加大对城镇化建设的法制化、标准化、科学化管控,加强对城镇化空间布局和开展时序的控制,强化了以规划引领新型城镇化建设开展的作用。二是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工作。按照城镇化推进要求,着眼优化城镇战略布局,
4、壮大区域中心,完善城镇体系,积极推进所属行政区划的优化调整。如黔东南州按照同城化、乡镇“2合1、行政村“3合1的思路,努力构建“十城百镇千村的行政区划新格局;重点推进凯里-麻江、黔东片区(镇远、岑巩、三穗)、黎平-锦屏三大核心城市群同城化集聚开展;积极推动黎平、榕江、镇远和天柱“撤县建市工作,同时完成51个乡镇区划调整的审核上报,目前有31个乡镇已获省政府批准。xx市通过整合xx县、xx区资源,成立了水城经济开发区;积极推动xx县撤县建市和局部乡镇撤乡建镇工作。目前全市范围已增设14个镇、6个街道办事处,减少了15个乡,镇(街道)占全市乡(镇、街道)总数的52%。 (二)加大城乡统筹,完善公共
5、效劳。各地始终把加强根底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效劳保障水平作为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统筹城乡协调开展的重要任务来抓,着力在教育、卫生、交通、文化、体育、住房以及其他根底设施建设上加大推进力度,在公共效劳保障上加强向“下延伸,有序拉开并不断完善城镇化建设的框架,为推动具有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快速开展奠定了根底。如全省城市建成区面积由202223年的883平方公里增加到了2023年的1280平方公里;202223年至2023年,城镇根底设施投资完成投资3414亿元,城市内部及连接城市的快速通道网络正在加快形成;新建扩建了一批中小学和幼儿园、社区卫生效劳中心站、中心镇卫生院、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
6、、文化广场及城镇绿地等公用设施。加快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202223年来共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73.4万套。黔东南州,2023年至2023年新建各类城镇保障房8202346套,人均住房面积达31.8平方米,2023年全州新xx市道路203.4公里,人均城市面积道路达17.1平方米,均提前实现或突破了小康水平指标;建成污水处理设施26个,垃圾处理设施15个,新建和改扩建77所乡镇幼儿园、高中阶段学校25所,实施学生宿舍建设工程84个;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接近20230%。同时还积极探索用城镇保障房安置农村生态移民,探索“2+5农民进城模式(即保存农村产权(住房和土地)
7、和方案生育2项农民待遇,增加就业、就医、就学、住房、社保5项市民待遇),着力在推动农民进城实现真正市民化上取得实际成效。xx市截止2023年,累计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49728套,竣工36375套,人均住房面积达16.79平方米;中心XX县区道路总长达223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2023.57平方米;开工建设中小型水源工程20项;新建、改扩建幼儿园25所,启动建设县区中学5所、小学6所,建成农村寄宿制学校3万平方米,教师周转房3598套;创立三级甲等医院4所;连续3次调整提高养老保险待遇,调整提高城镇居民根本医疗保险补助标准,社会保险效劳能力水平进一步提升。等等这些成果的取得,并伴随城镇根底设施
8、和公共效劳不断的加强完善,都将为我省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 (三)加大平台建设,强化支撑能力。各地坚持以“5个20230工程建设为抓手,着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平台载体的科学设计、布局和建设,进一步强化城镇化平台载体的辐射带动作用:依托产业园区建设,促进产城互动、产城互补、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不断提升产业开展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撑能力;依托城市综合体建设,不断拓展完善城镇设施和功能,促进城市品质和公共效劳水平提升;依托示范小城镇建设,积极吸纳和引导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依托旅游景区建设,集聚绿色生态资源促进现代效劳业开展;依托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开展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带动农村经
9、济增长。等等系列措施的实施和各类工程建设的推进,进一步促进了全省各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提速、扩容和增效。202223年至2023年,全省共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9万人,其中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截止2023年底,全省111个产业园区、113各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就业人员到达302万人。 (四)坚持生态优先,守住环保底线。各地始终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城镇化的推进全过程,坚持高起点制定生态和环境保护建设规划,将环保规划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有机结合,通过扎实开展环境监测与治理,实施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生活污水、垃圾处置与整脏治乱,推广节能环保建筑与大力实施城镇绿化工程等有
10、效做法,着力强化城镇化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修复,注重维护和保持良好的宜居宜业环境。如黔东南州,全州16个县市XX县区空气质量全年优良天数到达97.8%,表达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xx市结合辖区内工矿企业较多的实际,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格重金属污染防治和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着力开展循环经济,生态环境得到持续有效改善。 (五)突出地方特色,注重文化传承。注重结合区域内的山形水系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情况来优化城镇规划,在城镇布局和建设上定位不同的特点与风格;注重把城镇建设与当地民族文化风貌相结合,通过提炼运用地方文化元素和传统建筑符号,突出不同城镇的民族特色、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的传承,着力增强城镇
11、的识别性和阅读性,提升城镇的文化品位。如调研所到的xx县城、xx市下司镇、xx县玉舍镇等城镇建设,既充分表达了各自的产、城、景的有机融合,又突出反映了当地的民族文化特征,散发了当地历史文化气息,应该说,在推动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创造了一些成功的做法,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困难 全省城镇化推进大会特别是第二次推进大会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对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高度重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态度坚决,行动有力,在推动各地新型城镇化建设上创造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做法,也取得了很多实效。但通过此次调研,也发现各地在推进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也还存在
12、一些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和亟待解决的困难: (一)各地研究探索有待深化,群众参与度有待提升。目前,全省各级对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走有特色、集约型、多样化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决策部署认识统一、思想重视、态度坚决、行动有力,大力推进气氛浓厚。但由于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对各地而言,尚属崭新的时代课题,因此,各地很多根底性的研究和工作还亟待加强。如:对于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的深刻内涵与外在形式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于如何将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根本原那么与当地自然特点、风土人情、民族文化和人文历史等有机结合,如何做到依山就势、依山傍水安排城镇布局,如何合理控制城镇规模等,都
13、还缺乏深入的研究、探索和论证,系统科学的具体规划与举措还不到位。同时,在宣传群众、发动群众主动参与方面的工作也亟需进一步加强,很多群众尚未意识到城镇化与自己的密切联系,把城镇化看作是与己关系不大的纯政府行为。 (二)城镇体系结构不完善,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有限。一是区域中心城市辐射能力有限。从区域中心城市看,全省8个区域中心只有xx市XX县区人口突破50万,其余均在人口规模均在20至50万之间,中心城市城镇人口占本市州城镇人口比重较低,城市整体经济实力不强,就业吸纳能力仍显缺乏,聚集作用不够突出,辐射能力较为有限。如黔东南州,尽管近年来城镇化建设推进有力,但由于历史的、客观的原因,目前全州城镇化率
14、还只有33%,比全省和全国分别低4.8和20.7个百分点,差距仍较大。二是县域城镇规模较小。全省县城和小城镇XX县区人口均小于20万,其中低于2023万人的县城占到县城总数的70.6%人口规模、经济规模较小的县城及城镇数量较多,布局不够合理,城镇的要素聚集能力弱,吸纳农村充裕劳动力转移的空间小。 (三)土地利用粗放,建设用地紧张。一是土地城镇化速度增长过快。目前,全省中心XX县区面积达1280平方公里,中心XX县区建成区人口1139.58万人;仅2023年就人均新增建设用地354.98平方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明显过高。反映出目前各地城市建成区规模扩张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吸纳人口的速度,也即出现了土
15、地城镇化速度的过快增长,没有与人口城镇化实现同步协调推进。二是土地资源利用效率还不够高。城镇建设、各类工程建设用地依山就势地“向山要地、废地劣地利用力度不够,还没有真正突破占用平地“摊饼子的传统模式;城镇局部区域建筑密度过大而容积率较低,土地利用效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三是农村建房用地集约化程度低下。农村居民建房分布零散、占地过多,甚至一户多宅现象还较为普遍,集约化程度远远低于城镇建设用地,暨侵占了良田好土,又浪费了稀缺的土地资源。 (四)城乡开展差距较大,二元结构矛盾突出。一方面,由于小城镇根底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效劳配套功能不完善,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资源相对匮乏,加之农村贫困面大、贫困人
16、口多、贫困程度深,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大量农业转移人口进城后未能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医疗、教育、养老、就业和住房等政策保障,一定程度上也削弱了农业转移人口对进入城镇成为市民的信心,制约了人的城镇化的实现。 (五)产业根底薄弱,支撑能力缺乏。工业化程度不高,城镇人口集聚与产业集聚不同步,产城互动互促局面未能有效形成。产业结构上,第一产业中现代农业工程较少,而二、三产业开展层次不高,均难以形成产业链较为完备的产业集群,产业根底不够雄厚,对充裕劳动力的用工需求和就业吸纳能力较为有限。即便是现有的二、三产业中,传统的能源、矿产业等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仍较高,而就业吸纳能力较强的装备制造业、加工业、电子产业所占比重较低。特别是开展前景较为广阔的现代商务、物流、文化等现代效劳业开展还不兴旺,甚至我省具有较强优势的旅游业,其产业链延伸也远远不够,还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