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杨善洲同志个人事迹材料报告会 杨善洲同志担任保山地委书记的时候,我是保山地委办公室秘书科的干部,跟随在老书记身边工作了12年,直到他退休。这些年,虽然不在他身边,但我常常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他带着我下乡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进行调查研究、解决群众温饱,关心群众疾苦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跟杨书记下乡,他就对我说。“在我身边工作要苦得起、累得起。2023多年里,我跟着杨书记,走遍了XX市的村村寨寨、山山水水。一次,我随他去XX县区木城乡调研,那个乡地处中缅边境,离保山差不多300公里,当时又不通公路,他带着我们绕道芒市,徒步前往木城。我的脚都磨起了泡,几次想停下来,看到杨书记一点休息的意思都没有,我也就
2、不敢提休息的事,只能跟着他一直走下去。一路走,一路了解农民群众的困难和要求。花了四天时间,我们才到达乡政府,随后又徒步三天,跑遍了周围几个乡。根据这次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十几天后,杨书记主持召开会议,制定了改变边境贫困乡村面貌的实施方案。 杨书记担任保山地委书记时期,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农业,解决群众吃饭问题,是他花费心思最多的事情。“我们是党的干部,如果老百姓饿肚子,我们就失职了。杨书记经常这样对我们说。 1978年,大年三十的晚上,杨书记叫上我跟他一起去板桥,给技术员毕景亮等同志拜年,当时,毕景亮同志他们正在板桥搞“京国92杂交水稻试验。杨书记给农业技术人员拜年,这不是第一次了,但毕景亮同志仍
3、然非常冲动,他拉着杨书记的手说:“杨书记,您每次到外地出差,看到良种都要带回来,让我们搞试验,有点空就来跟我们一起插秧、除草、施肥、搞试验,大年三十还想得起来看我们,真是谢谢您了。杨书记笑呵呵地说:“谢哪样谢。我要谢谢你们啊。你们的工作干好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解决了,保山的大事就解决了一半啦。通过多年的努力,保山坝、施甸坝的水稻单产历史性地跨越了500公斤大关,农科技术员都由衷赞叹:“老书记真是咱们保山粮食生产的总农艺师。 在粮食丰产丰收后,杨书记又开始思考如何让农民群众生活得更好一些。他带着群众大力开展茶叶、甘蔗和其它经济作物。1980年2023月,杨书记来到潞江坝的芒宽公社。他听说新光大队
4、有个叫朱自祥的社员种植咖啡成了知名的“冒尖户。杨书记跨进朱自祥家,摸着咖啡树对他说:“你家6口人,光是咖啡这一项收入就差不多元。好啊,你这个典型我们要马上推广。看到杨书记放手让群众搞多种经营,有同志劝他,“还是慢慢来,搞四平八稳的事不会吃亏,书记的位子才坐得稳。杨书记答复:“群众思变,群众思富,我们还能再拖后腿吗。如果想什么吃亏、乌纱帽之类的事情,就决不是共产党的干部。 1985年月,我随杨书记到XX县区出差,县委在食堂招待我们吃饭,饭后我去结账,县委书记说:“这顿饭我请了。在我们返回保山途中,杨书记突然问:“伙食费结了吗。我说:“县委邱书记说他请。杨书记生气地喊:“停车。他掏出30元钱递给我
5、,叫我回去结账。我只好下了车,站在路边,好不容易拦了一辆车,回到龙陵,付了饭钱,又坐客车回到保山。我找到杨书记,向他报告伙食费已经结了,我说:“伙食费结了6元角,但来去两百多公里,车费就花了20多元,真不划算。杨书记语重心长地说:“账不能这样算。我们下乡,吃完了擦擦嘴巴就走,剩下的账谁去付。最后还不是摊到老百姓身上。 担任地委书记的时候,因为杨善洲同志大力开展农业,和老百姓一起种田种地,着力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群众编了一首民谣:“家乡有个小石匠,参加土改入了党,头戴竹叶帽,身穿中山装,穿起草鞋搞农业,开渠引水当龙王。一身泥一身汗,大官儿不当,当什么。当种田郎。 杨书记退休后,带着群众把荒山变成了林海。群众感谢他为子孙后代造福的大恩大德,又编了一首民谣:“家乡有个小石匠,当官退休福不享,栽树二十年,荒山披绿装,造福子孙千万代,为民效劳永不忘。活到老干到老,大富翁不当,当什么。当共产党。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当我听到这首新的民谣时,我的眼睛又一次湿润了。老百姓这朴素的心声,表达出的正是杨书记一辈子都没有改变过的公仆本色。 第4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