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县域经济开展调研报告 一、XX县区县域经济开展现状 (一)开展速度明显加快。近年来,XX县区开展速度明显加快,经济总量大幅增长。20xx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48.6亿元,同比增长14.5%,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各旗市区第4位和第5位;gdp总量是20xx年的3倍,占XX市的11.1%。地方财政总收入实现6.4亿元,同比增长24.1%,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各旗市区第8位和第5位;地方财政支出实现24.7亿元,同比增长14%,总量和增幅居各旗市区第2位和第8位。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26.9亿元,同比增长25.6%,总量和增幅分别居各旗市区第3位和第7位,总量占XX市的14.1%;其中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2、48.1亿元,同比增长29.5%,分别居各旗市区第4位和第5位,投资占XX市的2023.1%。 (二)开展质量稳步提升。县域经济结构明显改善, 二、三产业比重大幅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20xx年的37:32:31优化为20xx年的26:52:22,其中二产比重提高了20个百分点,县域经济逐步由农业主导型走上了工业主导型道路。20xx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174亿元,同比增长22.3%,总量和增速分别居各旗市区第2位和第9位,总量占XX市的1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0%,比XX市高7个百分点。并形成了一大批独具特色的支柱产业,诸如农畜林产品加工、新型煤化工、能源建材、有色金属开发等工业产业,
3、马铃薯、大棚蔬菜、肉牛肉羊、生猪养殖、黑木耳等农牧业产业。财政收入逐步优化,20xx年地方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4.3%,比上年增加0.2个百分点;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比重为79.4%,比上年增加4个百分点。可持续开展能力得到加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1.01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89%,低于呼伦贝尔平均水平。 (三)开展后劲持续增强。依据“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工业、旅游、商贸物流等23个专项开展规划,并按照统一工程布局、统一投资方向的原那么推动主导产业开展壮大,“十二五期间储藏各类工程393个、总投资1530亿元,为历史之最。招商引资规模不断扩大。20xx年引进招商引资工程115个,实际到位资金
4、113亿元,同比增长41.1%。非公经济得到快迅开展。非公企业户数开展到815个,同比增长0.3%,其中年产值过亿元的达46家;20xx年实现增加值88.8亿元,同比增长22.6%,非公经济占比到达60%;实现税收4.2023亿元,同比增长34.1%,高于全市税收增长率3.4个百分点。 (四)开展成果有目共睹。20xx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60元,同比增长13.8%,收入和增幅分别居各旗市区第3位和第4位;农民人均纯收入9151元,同比增长17.1%,收入和增幅分别居各旗市区第9位和第2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4.5亿元,同比增长16.2%,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20xx年,
5、全市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消费性支出比重)为39.5%,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7%,同比降低1.5个百分点。更加重视社会建设,加大公共效劳投入,全年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民生支出16亿元,同比增长7%,占一般预算支出总量的64.6%。 二、县域经济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总量偏小,竞争实力较弱。我市主要经济指标虽在岭东地区处于优势地位,但与自治区其他旗县相比还有不少差距。其中20xx年gdp总量预计在20231个旗县中排名第40位,人均gdp为34400元(5550美元),只有全区平均水平的54%,为此扩大经济总量、提高整体
6、竞争力的任务仍然艰巨。 (二)产业结构不优,龙头带动有限。县域经济开展缺乏鲜明个性,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少,市场影响和辐射范围小,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其中,农牧业产业化、商品化程度不高,土特品种多而不优;工业缺少带动力强的“航母型企业,企业少而不大;第三产业虽然上升较快,但仍以传统行业为主,新兴效劳业开展滞后。 (三)财力保障薄弱,融资渠道不畅。财政方面,收入来源比较单一,收支缺口日益扩大。20xx年地方财政收入预计在全区20231个旗县中排名第65位,地方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分别比XX市、自治区低6个和11.3个百分点。融资方面,县域银行机构贷款功能弱化,金融支持乏力,民营企业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7、至20xx年底,我市各类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已是贷款余额的2倍多。 (四)城镇化水平低,承载功能不强。中心XX县区规模不大,功能不够完善,小城镇规划建设水平和根底设施相对落后,对要素资源的聚集和吸纳能力、对区域经济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较弱。20xx年城镇化率仅为39%,低于XX市29个百分点。 (五)管理模式受掣,民企规模尚小。大局部民营企业尚处资本原始积累和引进提高的阶段,多以家族式、非科学性管理为主,而且自有资金小、产品档次低,规模普遍偏小,难以适应日趋剧烈的市场竞争。 (六)人才资源短缺,创新后劲受阻。一是缺少有胆识、有气魄的企业家,二是缺少懂市场、懂经济的党政干部,三是缺少科技型人才。由于在综
8、合配套、开展空间等方面存在着先天差距,导致县域对人才的吸引力不强,高素质劳动力短缺。 三、开展县域经济的对策与建议稳固和提升我市的区域中心城市地位,必须树立全局思维和竞争意识,进一步破除开展障碍、转变开展方式,理清加快开展县域经济的思路和策略,进而在兄弟旗市和毗邻县区这一区域坐标系中准确定位,不断提升开展县域经济的要素配置水平和竞争力。经过3至5年的努力,力争使全市的县域经济结构明显优化、财政状况明显好转、城乡居民收入有较大幅度增长,县域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整体活力明显增强。 (一)壮大经济总量,稳固区域中心城市地位。扎兰屯假设在未来区域开展中占有一席之地,确立比较优势,首先就要进一步盘活存量
9、、扩大增量,跳出县域在更大范围进行产业资源配置,实现经济总量上的突破。一是找准开展定位。坚持“科学开展、富民强市这一主题,壮大“两条绿色产业主线,深入实施“三个带动战略,将扎兰屯打造成为XX市副中心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哈大齐呼经济协作区重要的节点城市,到2023年gdp总量到达240亿元。同时,加强与周边旗县区的良性合作,实行资源整合,防止同质竞争,共同做大做强关联产业。二是确立特色产业。我市最好的资源是绿色农畜林产品,最大的潜力是旅游环境和商贸根底,应充分发挥这两大优势,依托龙头企业进行深度开发,在资源优势中打造品牌,在传统产业中培育特色,进一步做强绿色农畜林产品加工业、做特文化旅游业、做
10、精商贸物流业,进而实现从资源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循环转化。三是争取上级扶持。借助上级一系列叠加政策,用足用好中央、自治区和XX市强县政策,争取更多的国家财政资金投资根底设施、民生工程、生态保护等领域。建议上级政府加大对县级财政的转移支付特别是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帮助实施交通、能源、通讯等根本建设,并分级承担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支出,为加快县经济开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二)优化三产结构,提升支柱产业集聚能力。充分发挥三次产业和产业内部的联动、互动作用和协同效应,大力引进、开展配套产业和下游产业,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集群,把产业链条变成产业板块,产生1+12的竞争
11、力,提高产业开展整体水平。一是开展新型工业。坚决不移的走“工业强市战略,重点扶持高附加值和高创税企业优先开展,全力培植大型龙头企业和高技术企业快速开展,推动农畜林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东北阜丰生物等骨干企业以及味精、浆纸等重点产品实现率先突破,并加快弘神玄武岩拉丝纤维、阳光凯迪生物质能源等工程开工落地,促进产业规模扩张和集群开展。突出培育玉米深加工、新型煤化工、有色金属开发三大新兴产业,推进同联20230万吨玉米加工、宏裕30万吨合成氨转52万吨尿素等工程。狠抓工业园区扩区增容,促进产业向园区集聚,加快园区供水、排水、供电、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力争到2023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220亿元。二是开
12、展现代农业。实施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加快现代农牧业示范园区建设,切实提高农牧业产业化水平。抓好玉米、大豆、马铃薯、葵花、白瓜籽、小杂粮、肉牛肉羊、奶源、中药材、沙果榛子等十大基地建设,继续做响独具特色的“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三品一标和“绿色食品交易会等品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资源重组、品牌整合等途径扩大生产规模,与农垦集团合作开展林畜产品精深加工,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打造一批工业化程度高、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农畜林产品加工“航母。三是开展效劳业。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和XX市鼓励三产开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鼓励全民在城乡开展中包括餐饮住宿、社区效劳、养老养生
13、、信息咨询、科技创新、中介效劳等领域干事创业,开展新兴行业,刺激社会消费。着力推进旅游业提质升级。精心组织四季旅游节庆活动,推进柴河月亮小镇、昂勒滑雪小镇、成吉思汗、南木、秀水等景区景点建设,大力培育度假休闲、观光体验、科考探险、民俗风情游等旅游业态,实现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强市转型。加速开展商贸物流业。推进岭东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大宗商品专业交易市场集群,并积极打造集零售、餐饮、娱乐、商务于一体的核心商业集聚区,提升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地位。 (三)推进重大工程,拓宽县域财税收入渠道。对大局部旗县来讲,上马一、两个重大生产性工程就能带动、支撑当地经济开展,使县域财政收入翻一番甚至几番。要
14、把推进重大工程与增加财税收入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工程带动战略不动摇,统筹推进各大产业、根底设施和民生领域工程建设,以工程拉动投资,以工程增加税收。一是加快建设工程。完善工程协调推进机制和联审联批制度,采取重点工程观摩点评、建设融资平台等措施抓续建、促开工,集中力量推进有利于资源深度开发、促进经济转型的中央新增投资工程以及自治区和呼伦贝尔重点工程,力争更多工程早竣工、早投产。二是积极储藏工程。围绕国家投资导向和产业动态,高起点、高标准谋划工程,建立符合我市经济开展多门类、分层次的工程储藏库;精心设计符合开展实际的多条产业链,完善专家评审论证机制,做实工程编制、立项、申报等工作,努力把规划工程变为前
15、期工程、开工工程和达效工程。三是建议降低工程县级财政配套。在现行体制下,大局部工程建设和政策性专项均要求地方按比例配套,对财政困难的县市压力较大,或因配套不到位取消了局部争取工程。建议逐步减少根底建设县级配套资金比例,进一步标准完善分税制,适当增加县域税收留成比例,使县级财政在税收增长时获得同步增长。 (四)加快XX县区建设,实施好城镇化带动战略。城镇化是实现强县与富民的有效结合点。“十二五期间,借助国家加快城镇化步伐和建设河西XX县区难得的历史机遇,准确把握功能定位,科学制定城镇规划,提高城镇的品位与内涵,提升其辐射与带动力,力争全市城镇化率到达50%以上。一是加快建设河西XX县区。将XX县
16、区建设作为“城镇化带动的战略支点,坚持根底设施先行、优质要素跟进,将根底设施配套、激活与引导社会投资和商贸物流园区建设作为着力点,大力开展建设攻坚,实现路、水、电、网、气、暖等根底设施同步到位;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规格规划建设,统筹推进工程主体工程和配套工程建设,让水系、绿地和慢行交通网络等生态系统成为XX县区的支撑骨架,塑造具有地域特色、低碳智慧和人文品位的生态宜居XX县区;着重提升教育、医疗、文体、商业及交通枢纽功能,培植多元产业,落实保障体系,吸纳更多人口到XX县区生活和就业。二是合理布局城镇体系。做好城镇体系规划以及乡镇总体和中心村(社区)的规划编制,促进小城镇扩容提质,加强公共设施建设,着力培育支撑产业,壮大柴河等特色城镇,将成吉思汗镇、蘑菇气镇、卧牛河镇打造成综合型城镇,将鄂伦春民族乡等三个民族乡打造成旅游型城镇,将中和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