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洪灾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69769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洪灾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23年洪灾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23年洪灾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23年洪灾后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与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洪灾后农村经济开展状况分析与对策 1、农村经济运行状况 2023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万公顷,超百年一遇特大洪水灾害过后,积极组织农民抢排田间积水,对未受灾的7.86万公顷农作物早收快收、颗粒归仓,粮食总产灾后实现11.2亿斤,农林牧渔总产值26.4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因灾减收,实现4563元,同比下降51.8%。2023年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万公顷,粮食总产实现17.29亿斤,农林牧渔总产值实现34.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5201元,同比增长5.3%。综上分析,2023年由于洪灾影响,农村经济总量下降,开展速度缓慢,粮食产量因灾下降近五成;2023年坚持一手抓恢复,一手抓提高,采

2、取有效措施,保障了灾后农业生产,突出农业结构优化和产业化开展,稳定高产高效作物面积,提升了农业开展水平,推进了农业综合配套改革,实现了农业丰产农民增收,国民经济和农村经济恢复性增长。 2、存在的问题 2.1农田根底设施不配套,农民生产作业条件差 全市现有的农田根底设施老化,抵御灾害能力较低,抗旱排涝能力差,存在“旱了不能灌、涝了不能排、大雨出明水、坝外地过水就绝产的问题,特别是近几年水稻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农田水利设施不配套,导致经常出现“水田淹旱田的现象。同时,由于水田机械快速增加,对农田路破坏严重,不少农田路都成了“水沟子,导致农民生产作业难、秋收运粮难等问题。特别是洪涝灾害造成局部乡镇农田

3、路损毁严重,生产作业条件极差,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农田路亟待全面整修。 2.2农业产业开展不均衡 全市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是种植业,收入结构不合理。水产养殖业开展缓慢,没有充分利用好现有江河泡沼的水面资源优势,名优特鱼养殖、加工还未形成规模。 2.3农业科技奉献率较低 全市农技推广人员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老化严重,新技术推广能力不强,已不能适应开展现代农业的需要;农民使用新技术、新成果、新品种的自觉性低,仍然按照老习惯安排农业生产,不愿意按照新的技术操作规程和标准实施。 2.4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未形成规模 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产能低、品牌杂、效益差,远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开展的需要。同时,土

4、地流转进程缓慢,规模化经营水平较低。 2.5缺少切实可行的畜牧业开展优惠政策 畜牧业开展优惠政策不配套,畜牧兽医技术力量匮乏,技术人员年龄偏大,处于断档状态,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开展,使灾后畜牧业将面临更弱势产业处境。 3、开展农业生产的对策 3.1做好稳固提高工作,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做好灾后重建工作,及时修复水毁农田路、排水渠等农业根底设施,确保农业生产顺利进行。同时,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的培育扶持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实施土地流转,开展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规模化、组织化程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做好农民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业技术到位率。稳定水稻、玉米等高产稳产粮食作物

5、种植面积,尽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实现粮食稳产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 3.2加快农业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积极实施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谋划好工程,争取资金扶持,加强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3提高示范园区建设标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不断完善科技示范体系,全力抓好示范带、示范园区建设。提升农机装备水平,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依托农垦的先进的技术、装备优势和管理经验,全方位开展场市合作共建,促进全市农业种植标准化、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提升。 3.4促进农业产业化开展,提升农业综合效益 全力扶持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出口等龙头企业开展壮大,提高粮食本地转化和精深

6、加工能力。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民联姻,打造原料生产基地。通过土地租赁、转包、转让、互换、入股等多种流转方式,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实现粮食“订单生产。 3.5突出资源保护、增殖和转变养殖增长方式及加快产业化 畜牧、渔业着力开展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全力加快繁育、养殖、加工、销售与一体的产业化开展。 3.6加快林业产业开展,为林业开展提供根底保障 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推进工程建设,重点开展和谋划新工程,带动产业开展,加快兴林富民步伐。以同江口岸、中俄铁路大桥建设为契机,采取以情招商、以利招商,发动全社会力量,不拘行业、不拘规模,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全市森林资源优势,在原有工程续建的同时,积极争取适合全市开展的工程。大力开展以合作社形式的产业模式,使产业形成规模、创出品牌,走出一条自己的产业开展道路。 第4页 共4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民生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