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调研报告 xx月市政协经济委与国土资源局、农业局、林业局深入绥德等五县区,对我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开展情况进行专项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根本情况 (一)确权登记工作已全面铺开。一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工作全面启动。从2023年起,全市各县区陆续启动了农村地籍调查工作,推行了归属清晰、权能完整、保护严格的农村集体确权登记体系,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到村。所有权证书将由国土部门代管。目前各县区正在对集体土地所有权进一步调查核实。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和包括宅基地在内的集体建设用地确实权登记发证工作,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赋予
2、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国土资源部要求,用5年时间力争完成确权登记发证工作。目前,各县区的试点乡镇村庄地籍确权调查成果转入应用阶段,榆阳区被省国土资源厅确定为宅基地及房地一体化地籍调查试点工作县区。XX县区初步完成全县域的集体土地确权外出调查工作。二是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证已进入颁证工作正在收尾阶段。2023年以来,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的意见的部署与要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开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截止2023年xx月xx日,全市195个乡镇办事处,19929个村民小组,已有195个乡镇办事处,19xx8xx个村民小组,62.5
3、xx万户开展登记,分别占总数的20230%,97.xx%,97.2%。完成二轮公示的农户数60.78万户,占94.4%,已经颁发证书57.46万户,占87.81%。三是集体林权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完成。202223的以来,按照省林业厅的统一部署,在榆阳区开展林权改革的试点工作,之后,在其它县逐步开展林权制度改革。于2023年底,我市已完成xx县区176个乡镇18865个村民小组xx14xx.05万亩集体林地改革任务,占集体林地总面积的20230%,完成确权面积xxxx5.6xx万亩。已发放林权证46xxxx7本,xxxx1.xxxx万亩,发证率99%。 (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正在兴起。一是我市于
4、2023年就制定并出台了关于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实施意见。标准了农村土地流转的程序和方式,并积极开展村组连片规模流转。截至目前,全市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192万亩,林地流转面积5778亩。二是土地适度规模的经营权流转模式不断创新。通过加大对农村土地流转的扶持,标准农村土地流转,让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常态化。近年来土地流转形式由最初单一的互换、出租逐步拓展到转让和股份合作等形式,并总结出了一些好的模式,如横山区的“驼宏模式,榆阳区的“麻生圐圙模式、“新寨模式、“赵家峁模式和XX县区的“尔林兔模式。在林权制度改革方面,全市共成立林业专业合作协会6个,林业专业合作社xx5个。涉及农户20
5、23526户,经营面积约5万亩。从事林下经济开展的农户有2606户,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流转的方式主要以出租、大户承包为主,转让、入股、互换及其他形式为辅。三是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相关平台正在建立。榆阳、府谷、定边、子洲、XX县区等县区分别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效劳中心,建立土地流转的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合同签订及签证、咨询评估等效劳平台。为了完善矛盾调处机制,健全基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体系,我市根据中、省关于申报西部地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根底设施建设工程要求,2023、2023年清涧、XX县区、吴堡、榆阳、定边、靖边、XX县区分别被农业部列入国家级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根底设施建设工程
6、县,各县按照工程建设要求,通过县政府采购中心进行招标采购,已经建成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一庭三室。 (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成效得到显现。一是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试点成效突出。从2023年开始,榆阳区赵家峁村列为省市产权制度改革在我市唯一的试点村。2023年xx月改革正式开始到2023年2023月结束,从调查摸底、酝酿方案到结束历时一年零7个月。该村的主要做法是第一出台了实施方案;第二进行了清产核资;第三核定了股东名单;第四科学配置了股权;第五成立了股份经济组织;第六在工商登记注册并发放股权证。通过改革,初步形成了种、养、加、休闲观光为一体的新型现代农业产业模式。2023年末,农业总产值到达24
7、2万元,人均纯收入2023679元,较2023年增长61%。二是试点工作取得的成果和启示。三大改革成果。第一,激活了农村资源,提高了资源利用率。让集体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得到了有效利用,将闲置分散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确权、确股、不确地;第二,解放了生产力,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实现了规模化经营、科学化种植、机械化作业,让劳动者的潜能得到最大释放;第三,拓宽了农民经营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改革后村民的收入由合作社入股分红收入(包括财产性收入)、在园区打工收入(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和各种转移性收入四局部组成。五点改革启示:第一,清产核资是根底。通过清产核次,全面摸清了集
8、体所有资金、资产和资源的存量、结构、分布等情况;第二,股权设置是根本。只有合理设置股权,确定各股的享受对象和股权比例,产权制度改革才能顺利推进;第三,股权管理是关键。股权管理有两种模式:其一是随人口变动而调整股权的动态管理模式;其二是不随人口变动调整股权的静态管理模式,即“生不增,死不减的股权固化管理模式。赵家峁村采用的就是这种固化模式,这也是农业部提倡的模式。第四,领导重视是保证。从改革试点看,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应高度重视,通过成立领导小组,出台相关的改革方案和实施意见,整合涉农资金、实施工程倾斜等措施对改革提供相应的支持,保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向纵深推进。第五,队伍建设是保障。开展农村产
9、权制度改革需要强大的人才保障。目前,我市在这项重大改革上体制机制尚不健全,专业队伍尚未建立。随着农村产权制度的不断深入,农村新型经营体系的不断确立,培养一支基层农经队伍将成为我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保障。三是适度规模经营的合作社和承包大户正在形成。近年来全市不断涌现出以承包大户和合作社为代表的经营主体,成效斐然。如XX县区乱井子林场林下散养鸡养殖场面积40亩,鸡2万多只,年纯收入65万元;XX县区长明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万亩核桃种植基地,投资xx000多万元,规划种植核桃面积2万亩,涉及5村806户。目前,新品种核桃2023000亩,可实现年产值1900万元,年盈利800万元;XX县区崔家湾绿源
10、苗木专业合作社经营林地面积达xx9xx亩,以育苗基地、核桃示范园和山地苹果示范园三大板块为主体,采取造林、林下种植、森林景观、农家乐为一体的“四合一模式。 (四)土地整治初具规模。耕地保护是一项根本国策,推进以耕地占补平衡工程和高标准根本农田建设是近年来国土部门实施的重大土地整治工作。目前,我市在“十二五期间共验收耕地占补平衡工程241个,新增耕地面积为25.95万亩(其中完成易地占补平衡任务17.44万亩),完成高标准根本农田建设任务20.28万亩。 存在问题 (一)集体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进度缓慢。一是农村集体土地确权发证工作进度较慢。县级复查、县界省界接边、宗地统一编码、数据库等方面急需
11、加快,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政策性强,工作量大,工作程度不均衡;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较多,给权属调查及权属资料收集工作带来不便,导致确权工作整体进度缓慢;二是权属争议调解难度较大。对于村民小组内的土地权属争议,一般在进行确权外业调查时都能进行及时的协调处理,但局部村界争议属于历史遗留问题,由于时间久远,当事人和知情人员已发生较大的变化,一时无法协调处理。同时,村界与林场的界线双方互不认可,边界存在大量的争议,争议面积很大,导致颁证工作滞后。集体土地确实权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工作进度将影响着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进程;三是虽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已完成省上下达的任务,但广阔城XX县区域,
12、资源富集地区仍有很大的盲区,而这些正是确权颁证工作难度最大的困难区域。四是林权确权颁证工作有待进一步完善。我市林权确权颁证工作虽然在2023年结束,鉴于当时诸多原因,只确权到作业组或联户名下,未能确权到每个农户。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整体滞后。 (二)土地经营权流转有待进一步标准。一是土地集中连片难度较大。政府对流出土地农民的就业创业扶持措施缺乏,农民转出土地普遍存在后顾之忧。在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过程中,田地不断零分细划,一局部农户外出打工,耕地常年撂荒,山地每亩出租也不过几十快钱,干脆就撂着不租。特别是有的农户在心里上存在与承包大户对立等原因,导致流转不连片,给规模经营户的防虫和机械化操作等社会
13、化效劳带来不变,以致规模经营达不到降低本钱,提高效益的目的,影响农户接包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二是扶植的各类经营组织比较单一。农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流转主体大多还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管理、缺信息等问题,对推动农村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户家庭经营能力及水平的提升产生较大影响。各地注重扶持较大规模的经营组织,这些大户一般都是具备能人带动,实力雄厚、观念超前,容易做大。当地政府也想打造这些“高大上的工程,所以就缺乏对农户家庭经营能力和适度小规模的专业户的扶持。三是各类专业合作社众多,但有的是为了套取扶持资金,真正能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开展发挥作用却很少。四是土地流转手续不标准,
14、甚至有口头协议,易出现矛盾纠纷,没有构建统一的流转综合效劳平台。五是当前大多数流转期短,导致粗放经营的居多,土地综合利用率不高。有的地方政策上不允许在根本农田上开展林果业,与农民的开展意愿相矛盾,造成有些根本农田撂荒。 (三)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整体滞后。一是我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处于探索阶段,缺少国家层面的法律标准和各级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撑,全市在产权制度改革上只搞了赵家峁一个村,对于指导和引领全市不同类别的行政村的改革还有一定的局限。目前难以出台指导全市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市上在整体推进这项重大的基层改革方面还没有成立相关的领导机构,对全市推进试点工作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特别是县(
15、区)、乡(镇)、村无专门从事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专业人员,给工作推进带来一定影响。局部农民观念陈旧、顾虑多、风险意识差,农民在进行生产经营时,还可享受国家的惠农补贴,导致农民小农意识,温饱即满思想比较浓厚,对改革缺乏积极性;二是农村产权价值评估难。单位融资总量难以提高,由于农业是风险较高的行业,农村产权价值普遍偏低,同时缺乏专业的产权评估机构,价值评估难,农村产权价值难以准确认定,必然导致产权价值低估。三是相关法规尚不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企业等法人组织属于完全不同的组织类型,其法人地位尚未明确,主体地位缺失,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开展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法律支撑和保障,很难作为完整的市场主体参与
16、经营竞争。四是扶持政策有待完善。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牵涉部门多,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确实定、劳龄界定、集体资产清查等,缺少指导性的政策体系,实际操作困难。五是集体经济开展空间有限。根本以农业经营为主,这种模式市场风险相对较小,但由于农业生产周期长,投入高,收益低,影响了集体经济收益。六是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滞后。截至目前,我市各县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还没有建立,导致农业生产要素交易不活泼,局部生产要素闲置浪费。农业企业资金缺乏、抵押物较少,缺少金融机构和评估公司等中介协调机构参与,致使农业企业融资困难。 (四)土地整治工作还待进一步完善。一是耕地后备资源缺乏。我市现有未利用地618万亩,其中可作为耕地后备资源的2xx万亩,面积是全省最多的,但相当一局部因水资源匮乏、地处偏远、根底设施配套难、零星分散、与林地交织等因素难以利用。真正可用作耕地占补平衡的面积约40万亩。按照每年新增5万亩耕地的速度,只够满足8年的耕地占补平衡需求。二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