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层人行内部风险控制调研报告 一、内部风险控制工作的难点 一思想认识不尽到位。人民银行内控制度主要目标在于控制风险,提高内控制度执行力对防范各类风险具有极端的重要性。但局部干部职工对此认识不够到位。一是少数领导干部认识缺乏、重视不够,对内控制度建设存在畏难情绪,未将内控真正渗透到各项业务、各个操作环节之中。二是局部员工认识缺乏,无视内控制度在风险防范中的重要作用,在业务操作中凭经验、图方便,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制度本身不尽完善。一是局部内控制度不全面。一方面,有的业务从上到下制度缺失,比方关于同级监督,总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出台相关的标准性文件。另一方面,局部单位自身内控制度缺失。如有的
2、缺少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方面的内控制度,有的制订的内部控制制度不能涵盖业务操作的各个环节等。二是少数制度设计的系统性不强。局部支行直接将上级行的规章制度作为自身的内控制度,有的内控制度是由基层行各个业务部门和局部综合监督部门分别制定,对业务职能发生交叉的部位和岗位之间相互制约问题考虑欠周,缺乏明确细致的规定。三是内控制度修订不及时。有的支行未根据人员、业务、环境的变化以及职能的调整及时修订内控制度,尤其在反洗钱、征信、外管效劳方面的内控制度很少,内控制度建设缓慢。四是个别内控制度可操作性不够强。有些内控制度较原那么,有些内控制度又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或与现实情况不符,不能为业务开展提供有效的指
3、导和控制。 三队伍结构不尽合理。主要表现在:一是人员数量缺乏。按照因事设岗的原那么,每个岗位均有其职责并形成一套操作流程,因人员缺乏,难以满足相互制约要求,尤其在业务人员出差或休假等情况下,违规兼岗顶岗现象难以防止,强制休假和重要岗位定期轮岗制度难以完全实行,潜在风险较大。二是人员老化趋势严重。多年来,基层央行尤其是县级支行员工老化趋势日益严重。三是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局部员工整体文化水平、知识结构难以适应新业务开展的需要,加之系统的业务培训较少,员工在内控制度的理解和执行上有时难免出现偏差。 四管理体制不尽科学。一是由于人员流出渠道还不顺畅,县支行又无人员进出处置权,使少数不愿受内控约束的员工
4、得不到严厉处理,制度威慑力不强。二是内审、纪检监察等再监督职能未能充分发挥。目前,基层行内审、纪检部门未配备专职人员,且工作人员行政关系在本单位,致使同级监督缺乏应有独立性。同时,干部提拔、职称评聘、评先评优往往都以票定人,一些监督人员因担忧丢票而不愿打破情面,深查深究。 五相关机制不尽配套。一是内控建设评估机制不配套。目前,基层行虽然建立了内控评审系统,但因评审系统自身的缺陷而往往导致内控评审流于形式。二是内控制度执行的整改问责机制不配套。内控监督特别是同级监督发现问题责任认定难、整改难、责任追究难。同时,内控监督评价结果与工作人员日常考核结果较难挂钩,对责任人实施经济处分或采取更加严厉的处
5、理措施那么难度更大。三是内控制度执行的鼓励机制不配套。内控制度执行尚无鼓励机制相配套,鼓励缺乏导致动力和活力缺乏,内控制度执行力下降。 二、对策建议 一狠抓宣传教育,强化内控意识。一是各级领导班子应统一思想,高度重视内控制度建设,把内控制度建设贯穿于全部工作始终;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配备骨干力量,具体负责内控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评价、考核等工作,使内控建设制度化、标准化。二是要不断加大对员工职业责任、职业道德、职业纪律的教育力度,加强内部控制理念的灌输,使全行员工自觉学习、执行内控制度,全面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三是通过内控讲座、专题调研、座谈讨论、征文、演讲、知识竞赛等活动,营
6、造良好的内控气氛。 二着力队伍建设,提高内控能力。一要合理配置人员。要以保证重要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为出发点,遵循风险可控、数量适当、结构合理、符合实际的原那么,将人员配备优先保证根底业务部门,严格执行岗位别离、交叉复核、印押证三分管等内控制度“底线。二要强化培训增强员工素质。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岗位培训和业务知识学习,使每个员工学制度、懂制度、守制度,熟练掌握业务知识,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三要定期轮岗锻造复合型人才。对重要岗位人员实行跨部门定期轮岗制度,让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锻炼。同时,建立业务岗位后备人员管理制度,使业务部门在人员离岗外出而部门内部难以调整的情况,可由后备人员顶岗,以保证
7、业务的正常开展和内控制度的正确执行。 三完善规章制度,堵塞内控漏洞。一方面,建议上级行有关部门对现已制定的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进行收集、整理,形成相对标准的各项制度蓝本或标准,解决下级行在建制过程中各自为政的问题。另一方面,基层行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等不靠,通过整合自身内控制度建设资源,进一步提高内控制度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内控制度要明确界定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做到岗位之间、部门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特别是对国库、会计、发行等要害岗位,要坚持相互监督、相互审查、相互复核,杜绝业务“一手清现象,杜绝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自行其事、违规操作的现象。 四推进体制改革,增强内控效能。一是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8、。探索新的人员流出渠道,实施人员双向选择落聘待岗措施,强化人员管理,对违反内控制度并屡教不改的员工严厉处理,以儆效尤。二是实行业务整合。对局部政工类业务进行上收整合,以缓解县级人行人员紧张的状况。三是改革内审、纪检管理体制。对县级人行的内审、纪检业务实行派驻制,增强内审、纪检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同时,摆正内审、监察与业务部门的关系,发挥内审、纪检各自在强化内控管理中的职能作用。三是改革目标考核制度。特别是对事后监督、内审、纪检等人员在晋职晋级、评先评优考核中要侧重于工作责任心、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合理考虑群众的满意率,使其在履行监督职能时更敢于“亮剑,催促内控制度落实。 五健全工作机制,优化
9、内控环境。一是着力完善制约机制。各股室作为第一道防线,股室负责人要定期对各项业务的风险点进行排查并制订相应的防范措施。加大检查通报和责任追究力度,杜绝屡查屡犯问题的发生。二是着力完善鼓励机制。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任用人机制,将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到职位竞争的考察范围。在各部门的内控制度中参加安全目标完成情况的奖励、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奖励,提高员工执行内控制度的积极性。三是着力完善评审机制。建议上级行尽快健全完善统一、标准的指标体系,推动基层行定期开展内控自评工作。重点评审自订的制度是否全面、是否符合上级规定和本部门的职责要求、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等,使内控制度建设逐步由一条线到一个面的转变,形成一套内控严密,权责明确,程序合规,便于管理的内控制度体系。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