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土地整理根本状况调研报告 一、根本情况 xx县地处滇中高原东南部,位于长江、红河两大水系上游分水岭地段,辖4乡2023镇163个村委会(社区),人口44万,土地总面积3536平方公里,据202223年土地更新调查资料显示,耕地面积64.4万亩,其中,纳入根本农田保护面积55万亩。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给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和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开展提出了严峻的考验和挑战。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宏观经济形势趋紧,这种矛盾越来越突出。近年来,xx县国土资源局把土地整理作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开展的主要载体、破解土地和资金等要素制约的有效途径来抓,积极制定政策,采取向上级争取工程,不断加大投入,采取有效措施
2、,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工作。自2022年开展以来到202223年为止,5年间全县共投入资金4681万元,完成土地整理工程6个,整理面积3720237.77亩,实现新增耕地9166亩,从而实现了我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全面保障了近几年来各类重点工程建设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制定方案,明确任务目标。按照国家和省的有关要求,要逐步建设一批水利根底设施配套,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农业生态环境优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强,适应现代农业开展的高产农田。围绕这一要求,xx县国土资源局通过反复实地踏勘论证,选择具有条件的工程区按流域或水系编制了具体的土地整理工程实施方案和可研报告,按照“流域治理,
3、统一布局,集中连片,因地制宜,环境协调的原那么,扎实推进高产农田建设。在实施过程中,我们注重把高产农田建设与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同步推进;与区域水系整治同步落实;与开展现代农业同步安排,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同步增长。 (二)与时俱进,不断拓展建设思路。我们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城乡开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认真总结高产农田建设经验,不断拓展高产农田建设思路。一是把高产农田建设作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措施。通过田、水、路、林、村综合治理,建设“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产标准化农田格局,改善了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把高产农田建设作为
4、开展现代农业的重要契机。在高产农田建设工程建成区,大力推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按照“依法有偿自愿的要求,引导土地流转,开展适度规模经营。三是把高产农田建设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开展的平台。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推行城乡建设用地“双挂钩、集体用地产权制度改革,大力推进工程区城镇化建设,在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的同时,实现以城带乡、城乡互补、城乡一体化的开展目标。 (三)严格监管,确保工程发挥长期效益。我们建立和完善了工程实施管理各项制度,积极探索工程后期管理方式,使高产农田做到了建得起、用得上、管得好、长受益。按照“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规划化的要求,全面加强工程工程管理
5、。各地在坚持工程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工程公告制、跟踪审计制等五项根本制度的根底上,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制定和完善了从工程选址到工程后期管护各个环节的一系列规章制度,保证了工程质量。在工程后期管护上,各地因地制宜落实管护主体,探索管护方式。 (四)尊重民意,营造良好气氛。高产农田建设的直接受益者是农民群众,在高产农田建设的各个环节,我们始终注意尊重农民意愿,顺应民意定规划,依靠民力搞建设,发挥民智抓监管。在工程设计阶段,充分征求农民群众意见,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要求作为规划设计的重点;在工程实施阶段,引导和鼓励群众参与工程建设与监管;在后期管护阶段,根据实际情
6、况,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因地制宜地落实管护主体、管护方式。 三、取得的成效 (一)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一是提高了农田排灌能力。通过建设,土地整理工程区的农田有效灌溉率到达90%以上,根本实现了旱涝保收、稳产高产。二是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通过建设标准田块,新建改建田间道、生产路,为机械化耕作创造了条件。贯穿工程区周边道路,方便了农业机械进出和农产品运输。三是提高了开展土地整理根本状况调研报告土地利用率。在土地平整过程中,通过对原有的上下不平、局部凌乱、零星的田块进行合并和整理,增加了有效耕地面积,按照耕作层剥离堆放、土地平整、耕作层回填等工序进行施工,提高了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四是降低
7、了农业生产本钱。通过合理配置排灌沟渠、田间道路,可节约农业用水、缩短灌溉时间、方便田间耕作,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开展和农民增收。 (二)农民生活条件得到实质性提高。实施高产农田建设,将田间道、生产路建设与“村村通工程结合起来,把零散村庄与中心村建设结合起来,对农村根底设施建设和农村居民点实行统一规划,着力打造生态文明家园,改善了交通条件,美化了村庄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三)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得到显著改善。一是减少了水土流失。在高产农田建设中,通过开展土地平整,修建灌排水利设施,建设农田防护林,提高土壤保水能力,降低水土流失。,有效地改善了区域内的生态
8、环境。二是净化了农村水环境。通过修建各种农田水利工程,完善灌溉主渠道,新建桥、涵、闸等过水设施,使工程区形成了“有水能用、水多能排、水少可引、灌溉无忧的局面。 (四)农业开展得到有效带动。我们始终致力于通过高产农田建设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通过农业生产规模化促进农业产业化,以产业化带动现代化,以现代化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开展。罗川镇是全县高产农田建设示范区,也是无公害蔬菜种植区,土地整理工程建成后,水稻亩均增产约50公斤,工程区内生产的优质稻米畅销全省内外。折江、上海等外地客商到罗川与高产农田建设工程区农户签订了耕地租用合同,投资建成了无公害蔬菜、瓜果生产基地和花卉生产基地。 四、存
9、在的问题 我县的土地整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亟待研究和解决。 (一)对土地整理是稳定提高农业根底地位,促进农业、工业、交通、城市化建设等各项事业开展的重要性认识缺乏,因而在工作中不够重视,致使有些土地整理工程在实施中不太顺利。 (二)土地整理涉及的问题面广,思想工作难度很大。目前,土地整理中田块调整、权属变更、房屋拆迁、地上附着物补偿等问题还没有具体的政策依据,缺乏统一的政策措施,工作难度很大。非但凡工程建设占地问题,各部门的责任是什么,没有具体的规章;对业主投入土地整理效益分成没有具体的鼓励措施,没有形成多元化投资土地整理体系。 (三)整理后培肥土质的问题亟
10、待解决。由于土地整理只是对耕作土层进行物理化作业,耕地实施整理后土壤质地发生变化,土壤有机质和其它养分含量低,土质的肥力不高,农作物的收成和农业综合效益受到影响。 (四)整理后工程管护制度和责任不明确,建后就毁的现象存在,管护工作无法落到实处,不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五)资金投入缺乏,土地整理受到制约。土地整理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其中资金问题是制约土地整理的一个要害问题。仅靠向上争取XX县区财政筹集十分困难,将严重影响土地整理的进度。 五、改进方法和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 一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土地资源的实情、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及政策,宣传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11、生态效益和政府优惠政策,激发干部群众节约用地的自觉性和开发整理土地的积极性;宣传土地开发整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增强干部、群众的事业心和责任心。二是强化对土地整理工作的领导,县、乡(镇)政府要将土地整理作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措施列入议事日程,将土地整理的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目标治理,层层落实土地整理目标责任制,使土地整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三是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地调动社会各界、各部门和广阔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和支持土地开发整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并做好扎实细致的工作,推动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权属治理 土地整理是对已利用土地进行治理、调整和重新配置的过程
12、,通过土地整理往往改变了土地现状,原来的权属界线、用地位置、土地质量和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实施土地开发整理必然涉及到田块重整、坟墓拆迁、房屋合并、权属重划和利益再分配等诸多关系土地承包人的切身利益问题,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的贯彻“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农业现代化开展的需要,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整理权属调整、房屋拆迁安置等有关政策,进一步强化土地整理中的权属治理。通过这项工作,既标准土地整理行为,保护农民的合法利益,减少土地整理中的不稳定和制约因素,控制引起新的土地权属纠纷,也为开展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业产业化和规模经营奠定根底。 (三)抓好科学规划和监督治理,注重工程质量
13、和综合效益 土地整理是一项融行政、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综合系统工程,必须统一协调、统一规划、统一治理。科学规划是搞好土地开发整理的重要环节,必须做好工程的可行性论证、规划设计、实施方案和资金预决算;要实行工程工程公开招投标,有方案、有步骤、有重点地开展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国土资源和相关治理部门要紧密配合,结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定近期、中期、远期开发整理和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制定便于操作的土地整理实施方案和治理方法,并根据农业开展的总体布局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科学划分土地开发整治工程区,分类实施;经过整理的土地,要与规划结合,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宜农那么农,宜林那么林,宜渔那么渔;要强化土地整理
14、技术保障,加强政策上和技术上的指导和监督治理;在工程施工中强化监理制,对工程质量和资金运作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土地整理工程工程的标准和质量;制定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制,强化工程管护,防止整理后的耕地荒凉闲置和构筑物的损毁或被占用,充分发挥土地整理后的长期功能和综合效益。 (四)实施“沃土工程,提高土质肥力 “沃土工程是农业的根底工程,也是一项富民工程,对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开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沃土工程就是要对已整理的耕地质量进行保护和提高。要结合井研畜牧经济开展与环境保护工作的特点来加强农化监测体系和农化信息治理体系建设,抓好“沃土工程,变废、变污染为宝,充分利用大型养殖场的畜禽粪便,对整
15、理后的耕地尤其是旱薄地、坡耕地科学培肥土层,提升土壤肥力,提高耕地质量和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农业根底,促进农业可持续开展。 (五)千方百计筹措整理资金,建立良性循环投资机制 土地整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需大量的资金投入。积极筹措资金,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治理工作,是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土地整理资金的来源可以采取向上(国家、省、州)争取、县上筹措、社会投入、群众自筹等方式。可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那么,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和引导企业、集体经济组织、民间资本以及外资的投入,扩展土地整理的资金来源;标准补充耕地本钱核算标准,兼顾各投资方的利益,通过指标的有偿转让、置换和折抵政策,加强对耕地开垦费和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收缴,形成补充耕地产业化之路,从而保证补充耕地资金投入指标转让收回再投入的良性循环投资机制。要建立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资金,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制定优惠政策,如无息贷款、低息贷款等多种投资方式,形成“投入效益回收再投入的投入产出机制,从而形成国家、集体、社会、群众和外资等土地整理的多方投资体系,形成土地整理的良好开展趋势,推动全县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9页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