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与接续发展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第一节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一一、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国内情况 文化大革命造成十年动乱,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历史背景历史背景 政治上混乱 经济上停滞 文化上摧残“文革”结束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文革”结束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市民生活市民生活“文革”结束时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文革”结束时老百姓的生活状况:1957-1976年,几乎没涨过工资,粮票被称作“第二货币”。“三转一响一咔嚓”(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照相
2、机)置备不齐。服装从颜色到样式,单调划一。住房相当困难。农民生活农民生活“原来农民的生活水平这么低啊,吃不饱,穿不暖,住的房子不像个房子的样子。淮北、皖东有些穷村,门、窗都是泥土坯的,连桌子、凳子也是泥土坯的,找不到一件木器家具,真是家徒四壁呀。我真没料到,解放几十年了,不少农村还这么穷!”(田纪云:万里:改革开放的大功臣,炎黄春秋2006年第5期)“文革”结束时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文革”结束时老百姓的生活状况:案例:深圳逃港事件案例:深圳逃港事件据深圳解密的档案,深圳曾出现4次大规模偷渡: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5000多人1961年,三年严重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
3、人1972年,外逃2万人1979年,撤县建市初期,有7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地拥向边境线,伺机越境,最后外逃3万人。对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安县来说,是一次空前的大失血。“四人帮”粉碎后,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方针和政策,彻底扭转十年内乱造成的严重局势,使中国从危难中重新奋起。北京各界群众欢庆粉碎“四人帮”北京各界群众欢庆粉碎“四人帮”面对现实的理性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面对现实的理性反思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
4、以不要。”“什么叫社会主义?它比资本主义好在哪里?每个人平均六百几十斤粮食,好多人饭都不够吃,28年只搞了2300万吨钢,能叫社会主义优越性吗?”“社会主义要表现出它的优越性,哪能像现在这样,搞了20多年还这么穷,那要社会主义干什么?”面对现实的理性反思必须创出改革新路面对现实的理性反思必须创出改革新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一)国内情况文化大革命造成十年动乱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从内部催生了改革开放的诉求。(二)国际环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
5、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面临着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原有的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表现出强烈的不适应。三个没想到:三个没想到:没想到世界现代化发展程度如此之高!没想到世界现代化发展程度如此之高!没想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如此之大!没想到中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发展差距如此之大!没想到西方发达国家老百姓的生活与中国相比高出如此之多!没想到西方发达国家老百姓的生活与中国相比高出如此之多!中外在经济上的巨大反差,催生了改革开放的外部诉求。(二)国际环境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后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面临着巨
6、大的国际竞争压力。1、在徘徊中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在徘徊中前进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主持中央工作的华国锋坚持“两个凡是”错误方针: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学好文件抓住纲,公开提出“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学好文件抓住纲学好文件抓住纲 1977年7月召开的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恢复邓小平在1976年被撤销的一切职务。8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大,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但仍然肯定了其错误理论和实践。1977年7月,邓小平在十年动乱后恢复了党政军领导职务1977年7月,邓小平在十年动乱后恢复了党政军领导职务 为冲破“两个凡是”的严重束缚,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
7、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实事求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邓小平在吉林同省委负责人谈话时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邓小平在吉林同省委负责人谈话时批评“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 从1978年5月开始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获得邓小平、叶剑英的支持与推动,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 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 这场讨论,是继延安整风之后有一次马克思主义思想解放运动,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先导,为党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纠正长期以来“左”倾错误,
8、实现历史性的转折作了思想理论准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胡福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作者胡福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的意义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 1978年11月10日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陈云提出要系统地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得到与会者的响应。陈云陈云 11月25日,中央政治局作出为“天安门事件”、“反击右倾翻案风”等重大错案平反的决定。12月13日,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作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邓小平讲话提纲手稿邓小平讲话提纲手稿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
9、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彻底否定“两个凡是”错误方针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2008年12月18日,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2008年12月18日,人民大会堂举行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周年大会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 主要矛盾的转变:阶级矛盾社会主义建设 工作重心的转移:阶级斗争经济建设 治国方略的转变:闭关锁国 改革开放二、改革开放的起步二、改革开放的起步平反冤假错案平反冤假错案 中共
10、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和国家按照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原则加快了平反冤假错案的步伐。1、拨乱反正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1、拨乱反正的推进和国民经济的调整 1980年2月,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为刘少奇彻底平反并恢复名誉。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1980年5月17日,刘少奇追悼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 针对1977年至1978年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1979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建设前后的蛇口工业区对比图建设前后的蛇口工业区对比图 会议强调,经济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符合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必须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11、,经过论证,讲求实效,使发展生产同改善生活紧密结合。建设中的蛇口经济特区建设中的蛇口经济特区2、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2、农村改革的突破性进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面临两大问题:“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亟待改革、还有一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这些都涉及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问题。人民公社时期食堂人民公社时期食堂40年前的小岗村: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花鼓走四方。农村改革的起点: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我们分田到户,家家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
12、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们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到18岁。改革的起点: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改革的起点: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1980年5月,邓小平发表关于农村政策的谈话,肯定包产到户这种形式,指出它不会影响我们制度的社会主义性质。“统分结合”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实行,促进了“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丰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丰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也开始进行探索。华西村(1)扩大国有企业经营自主权(2)决定设立经济特区(3)乡镇企业大发展 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采取多种形式吸引
13、和利用外资,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此后,经济特区加快发展。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工厂经济特区经济特区工厂3、对外政策的调整3、对外政策的调整 1978年8月12日,中日两国签署和平友好条约。同年,国家领导人走出国门,开始访问之旅。10月,邓小平访问日本。中日睦邻友好关系发展到一个新起点。邓小平参观日产公司邓小平乘坐日本新干线 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同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实现了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首次国事访问。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阳台上邓小平和美国总统卡特在白宫阳台上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国人民决心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强国。我们的任务是
14、艰巨的,我们首先要靠自己的努力,同时我们也要学习外国的一切先进经验和先进技术。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三、拨乱反正任务的胜利完成1、阐明必须坚持1、阐明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 1979年3月30日,邓小平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发表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2、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2、全面总结新中国的历史,科学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 1979年11月起,在邓小平主持下,中共中央着手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该决议。决议科学地评价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指出:毛泽东
15、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行动。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决议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第二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一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开幕词会会间,邓小平与叶小平与叶剑英交英交谈邓小平在十二大上致开幕词邓
16、小平在十二大上致开幕词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1、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纲领的制定 1982年十二大提出我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1982年11月至12月召开的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完成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工作。1982年,彭真同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合影1982年,彭真同宪法修改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人员合影2、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2、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中共十二大后,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大批富余劳动力逐渐从土地上转移出来,从事工业和加工业,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江苏无锡一乡镇企业80年代初,浙江一乡镇企业制衣车间江苏无锡一乡镇企业80年代初,浙江一乡镇企业制衣车间 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决定的作出和实施,使经济体制改革以城市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