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2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x

上传人:嘭** 文档编号:75762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PPTX 页数:197 大小:13.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2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97页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2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97页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2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97页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2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97页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2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97页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件-第2章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pptx_第6页
第6页 / 共197页
亲,该文档总共19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12021年版年版 第二章 实践与认识及其发展规律 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1 实践与认识 02 真理与价值 03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前言 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根本特征。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以实践为基础,从整体上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重要内容。人与世界的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那么,人为什么要认识和改造世界,能否认识和改造世界,怎样认识和改造世界?从哲学上讲,这就是实践与认识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真理与价值及其相互关系问题,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认识论和价值论要解决的问题。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一 科学

2、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认识的本质与过程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运动及其规律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以前的中外哲学都使用过实践的概念,并作过很多论述。中国古代哲学:实践是践行实行或行,主要指道德伦理行为。康德:把实践看成是理性自主的道德活动 黑格尔:把实践理解为主观改造客观对象的创造性的精神活动。费尔巴哈:把实践与物质性的活动联系起来,但将实践等同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活动。(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

3、们当做感性的人的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个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实践的观点。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提出了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科学实践观的基本内容: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

4、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指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历史中首要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其他一切历史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区别在于,它不是在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各种观念形态。马克思、恩格斯还强调实践在整个社会生活及其矛盾运动中的变革作用,指出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

5、与发展 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阐述了实践基础上认识的辩证运动和发展,强调如果把实践标准作为认识论的基础,那么我们就必然得出唯物主义。毛泽东进一步把实

6、践表述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并在实践论中对社会实践在人类认识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决定性作用作了系统阐释。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科学的实践观是不断丰富发展的。邓小平坚定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强调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主观和客观相符合。习近平重视实践第一的观点,强调实践创新的重要意义,认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相互促进,推动知行统一不断达到新境界。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科学的实践观是不断丰富发展的。总之,科学实践观从主观和客观、主体和客体的统一中把

7、握实践,揭示了实践的本质,指明了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科学阐明了人类实践活动的特点、结构、形式和实践标准等问题,深刻揭示出实践与认识的发展规律,形成了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一)科学实践观的创立与发展 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为辩证唯物主义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科学实践观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的缺陷,批判超越了唯心主义,实现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它从实践出发理解现实世界及其与人的关系,在实践基础上把唯物论和辩证法有机统一起来,为形成现代崭新形态的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理论奠定了坚实基础。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实践与认识实

8、践与认识 (二)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建立了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实现了人类认识史上的变革。马克思坚持实践观点和辩证观点,深刻揭示了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以实践为基础,对人的认识活动作出了科学说明,认为认识的辩证运动是实践和认识对立统一关系的具体的、历史的展开,实践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动力、目的,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更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科学的实践观,不仅驳倒了唯心主义先验论和不可知论,而且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直观反映论的缺陷。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二)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第一次揭示了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为

9、创建科学的历史观奠定了理论基础。马克思从实践出发理解和说明社会生活的本质,认为以物质生活资料生产为根本的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都是在实践中发生的,解决这些问题也只能通过变革的实践,而不能停留于解释世界。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二)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为人们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基本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科学实践观充分强调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能动作用,强调理论要付诸实践、指导实践,变为群众的行动,化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是

10、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学习并坚持这一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有助于我们在改造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二)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希望你们珍惜荣誉、努力学习,在各自岗位上继续拼搏、再创佳绩,用你们的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的人,激励广大劳动群众争做新时代的奋斗者。习近平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 1.科学的实践观及其意义 一、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二)科学实践观的意义 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

11、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深刻揭示了实践在自然演化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实践的本质、基本结构和表现形式,为科学把握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奠定了基础。2.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一、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客观客观 实在性实在性 01 自觉自觉 能动性能动性 02 社会社会 历史性历史性 03 实践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2.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一、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一)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客观实在性 实践的本质实践的本质 首先,构成

12、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其次,实践的水平、广度、深度和发展过程,都受着客观条件的制约和客观规律的支配;最后,实践能够引起客观世界的某种变化,可以把人脑中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的存在,给人们提供现实的成果。实践的这一特征,把它同人的主观认识活动区别开来。实践的本质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自觉能动性 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目的决定着实践者的行为。马克思对此形象地比喻道: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

13、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实践的本质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本质实践的本质 实践的社会历史性 实践从一开始就是社会性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总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任何人的活动都离不开与社会的联系。实践的社会性决定了它的历史性。实践的内容、性质、范围、水平以及方式都受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随着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实践又是历史地发展着的实践。人的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客观过程,是实践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必须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工具,即实践的中介。三者的有

14、机统一构成实践的基本结构。2.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一、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二)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活动的三项基本要素 实践的主体 实践的中介 实践的客体 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实践活动中自主性和能动性的因素,担负着设定实践目的、操作实践中介、改造实践客体的任务。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既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又包括对经验知识的掌握;非知识性因素主要指情感和意志因素。实践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三种基本形态。实践主体 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主体 实践客体是指实践

15、活动所指向的对象。实践客体与客观存在的事物不完全等同,客观事物只有在被纳入主体实践活动的范围之内、为主体实践活动所指向并与主体相互作用时才成为现实的实践客体。实践客体也有不同的类型: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角度看,可划分为天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从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两个领域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从物质性和精神性相区分的角度看,可划分为物质性客体和精神性客体;等等。实践客体 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客体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

16、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得以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实践中介 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中介 实践的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实践的主体和客体与认识的主体和客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首先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和改造,说到底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因而又构成了价值关系。2.实践的本质与基本结构 一、实践与认识实践与认识 (二)实践的基本结构 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实践的基本结构实践的基本结构 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教案课件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