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麻五苓散合抑眩宁治疗眩晕【天麻五苓散合抑眩宁治疗眩晕例】半夏白术天麻汤运用体会例】半夏白术天麻汤运用体会 关键词 眩晕 天麻五苓散 抑眩宁 眩晕是临床常见的病症,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舟车之状,旋转不定,甚者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重则昏仆。对于眩晕的病因及治疗,历代医籍的论述,主要有主风,主火,主痰,主虚之说。笔者根据该病的发病机理在临床运用自拟天麻五苓散与中成药抑眩宁联用治疗眩晕 128 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 128 例均被确诊为眩晕,其中男 58 例,女 70 例;年龄 3580 岁;病程最短者 3 天,最长者 10 年,以 3 天1 年为多;高血
2、压病 30 例,颈椎病 50 例,美尼尔氏病 20 例,外伤所致 10 例,外感 5 例,脑血管意外 3 例,高血压、颈椎病合并混合性 10 例。2 治疗方法 抑眩宁胶囊日 3 次,每次 4 片,口服。自拟天麻五苓散方药组成:天麻片、炒白术、杭白菊各 10g,钩藤 20g,珍珠母 30g,川桂枝 6g,猪茯苓各 15g,泽泻 12g。加减:外感诱发者,加桑叶、防风、白芷;发热甚者,加生石膏、知母、银花;若头后枕痛及项背筋脉拘急者,加葛根、羌活、桑寄生;兼视物旋转,不能张目,恶心,呕吐者,加石菖蒲、姜半夏、吴茱萸、淡黄芩;兼气滞者,加柴胡、炒白芍、制香附、白蒺藜;痰湿较重者,加川朴、藿香、生苡仁
3、、苍术;夜寐不安者,加炒枣仁、合欢皮、夜交藤;兼四肢麻木(高血压)者,加丹参、龙胆草、夏枯草、干地龙、石决明、全蝎、怀牛膝;兼肝肾不足者,加甘杞子、生地、熟地;胸闷,心悸(心律失常)者,加潞党参、麦冬、五味子、炒枣仁、薤白、全瓜蒌;纳谷不振者,加焦山楂、焦谷麦芽等。每日煎 1 剂,水煎 2 次,分 4 次服,6 天为 1 疗程。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痊愈:经治 13 个疗程,眩晕或其它伴随症状消失,随访1 年以上未见复发者。显效:经治疗 2 个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或眩晕偶尔有轻微发作者。有效:经治疗 13 个疗程后眩晕及伴随症状消除,但仍有发作,或眩晕及伴随症状好转去他科治疗者。无效:
4、经治疗 1 个疗程以上而眩晕及伴随症状无改善者。3.2 治疗结果:本组 128 例中痊愈 95 例,显效 20 例,有效 8 例,无效 5例。总有效率为 96.09。4 典型病例 边某某,男,54 岁。有发作性旋转性眩晕 7 年,经中、西药多方治疗效果不佳,反复发作。近 4 天来病情转剧,头目眩晕,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不敢言动,甚则有昏倒之势,伴项背筋脉拘急,纳谷不振,二便如常,舌苔薄腻中剥、舌质淡红,脉弦细。头颅 CT 扫描未见异常,心电图、血常规均正常,颈椎片示“颈椎退行性改变”,测血压 16/11kPa。中医诊断为“眩晕”。证属阴虚阳亢,痰湿内阻。予抑眩宁如法口服,并用天麻五苓散加减口服
5、:天麻片、杭白菊、苍术、白术、葛根、姜半夏各 10g,钩藤、干石斛、红枣各 20g,珍珠母30g,川桂枝 5g,猪苓、茯苓、炒白芍、焦谷芽、焦麦芽各 15g,泽泻、石菖蒲各 12g,吴茱萸 3g。连服 6 剂,诸症好转。上方去姜半夏、吴茱萸,加山萸肉10g,太子参、甘杞子各 12g,续服 6 剂,诸症消除。1 年后随访,未见复发。5 体会 眩晕之病,临床常见,其病因、病机虽颇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风、火、痰、虚四个方面。各类病机,可单独出现,亦可相互兼见,如肝阳上亢兼肝肾阴虚,血虚兼肝阳上亢,肝阳夹痰浊等。笔者治疗眩晕之病常用自拟天麻五苓散为基本方,此方组合宗天麻钩藤饮、半夏白术天麻汤、五苓散化裁而成。具有平肝潜阳,健脾化湿,熄风通络之功效。抑眩宁为中成药,由苍耳子、葛花、胆南星、黄芩、竹茹、牡蛎、陈皮、白芍、生铁落、茯苓、甘杞子、山楂等组成,有平肝潜阳、涤痰降火之功效。两者合用,功效互补互助,故收效满意。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 PDF 格式阅读原文。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 PDF 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