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docx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77088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2023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对科学社会主义认识的新水平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在我们党的文献中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命题,既是十六大报告的理论亮点,也是重要的理论创新,标志着我们党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水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开展。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对十六大报告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论述,切实推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对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一、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的提出,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

2、生活的进步状态,从静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程中取得的全部成果;从动态的角度看,它是人类社会政治进化开展的具体过程。它是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个组成局部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之“魂,是政治制度和政治行为的精神指导;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之“绳,是政治意识的规那么化和政治行为的具体标准。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之“形,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作用于环境的活动,也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制度的具体表达。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政治文明开展史的一个崭新阶段,包括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等内容,它表达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代表着人类社会进步的开展

3、方向,具有较高的自觉性、广泛的人民性和前途的光明性等特点,其核心和精髓就是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保证最广阔人民当家作主的理想目标得以实现。“文明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个有机局部。其中,物质文明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根底,而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对政治文明有着重大的促进作用。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论述经济根底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时就指出:“物质生活的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马克思不是将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所制约的对象简单地划分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而是划分为并列的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

4、精神生活三个方面。与此相适应,文明应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事实上,人类文明的开展总是表现为三个文明的协同开展。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最初表征,不仅表现为劳动产品的剩余和文字的产生,而且还表现为阶级或等级的分野和政治权力的产生。古希腊留下的文明遗产,不仅包括一度开展的商品经济、自由探索的精神、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而且包括对个人自由和责任的强调、民主政体的理论和实践。近代资产阶级创造的文明成果,既包括兴旺的市场经济和民主、自由、人权的根本理念,还包括民主的政治体制和标准的政治运作程序。不仅如此,政治文明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或影响着其它两个文明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开展进程。从政治文

5、明与物质文明的关系看: 1.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因为物质文明本身是无所谓价值目标的,但是作为人类意识的活动政治文明建设那么是有着明确的价值目标的。不同时代、不同阶级所进行的物质文明建设都是围绕着一定的利益关系而展开的。 2.政治文明为物质文明建设创造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古往今来,但凡物质文明蓬勃开展的时代,必定是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反之,但凡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时代,必定是物质文明衰落或倒退的时代。但凡有远见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视安定团结的国内政治局面的维持与和平共处的国际环境的营造。正因为如此,所以,邓小平屡次强调: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没有稳定的环境,什

6、么都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失掉。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看: 1.政治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纵观人类文明开展史,但凡精神文明开展程度高的时代,精神文明都是作为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伴生物而出现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古希腊之所以能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数学、天文学、建筑学、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归根到底在于当时商品经济的初步开展和城邦民主制的建立。欧洲文艺复兴之所以从意大利兴起,是因为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近代欧洲政治精神,统治者最早打破了封建传统,实行了新型的政治制度和统治方法。可见,政治文明建设是带根本性、全局性的文明建设,没有政治文明创造的前提条件,就不可能

7、有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 2.政治文明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根本的政治方向和必要的政治保障。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都离不开政治权力的扶持和帮助。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经济的腾飞和文化的进步,尤其需要政治文明的牵动。没有政治文明开展所提供的前提条件和政治保障,精神文明建设的奋斗目标就是一句空话。总之,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政治文明建设是密不可分的。脱离政治文明建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迷失方向和失去保障条件。 政治文明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主要在于: 1.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局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

8、心内容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的核心与主体。它与社会主义的经济根底及上层建筑的其它局部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 2.社会主义社会与其它社会形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从根本上否认了生产资料与政治权力少数人的占有,实现了生产资料占有的社会化和政治权力的民主化。如果一个社会在政治上不是多数人当家作主,正像在经济上不是多数人占有生产资料一样,这个社会就绝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社会。所以,邓小平同志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强调坚持“三个文明一起抓,正如十六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就是要

9、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开展,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了与“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相统一,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开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体目标要求和实践活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任务的提出,是对人类政治文明开展经验的科学总结 十六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在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稳固和开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

10、和谐的政治局面。“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从而说明了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内容:不断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根本原那么: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三大支点: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构成了当代中 国政治文明的主体结构。这是我们党对人类政治文明开展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标志着我国的政治开展正在由通过政治体制改革的推动转移到通过政治文明建设促进的轨道上来。 综观人类政治文明史,

11、大凡成功的政治改革,都是以政治建设的成果而载于史册的。如英法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不在于打破了欧洲的旧制度,而在于建立了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新制度。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魏国的李悝变法,注重建设,著有法经,变法有序进行,终获成功。而楚国的吴起变法和秦国的商鞅变法,虽然变法成果很多,但由于无视政治稳定和道德建设,使得社会震动过于剧烈,改革难以为继,吴起和商鞅也分别被守旧派处死。同样,北宋王安石变法,虽有“天变缺乏畏,祖宗缺乏法,人言缺乏恤的坚强决心,并得到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但由于没有把握好兴与革的关系,过分沉溺于变法的操作技巧、运作程序和实施步骤上,忽略了政治结构和政治心理等方面的根本创新,试图

12、用集中权力的方式去解决 君权过分集中所引发的一系列政治和社会问题,使人们看不到改革的建设成就,结果改革最终失败。历史反复昭示:但凡以建设为目标的改革,尽管改革看似并不彻底,但由于有建设的成果作保证,改革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反之,但凡以改革为目的的改革,尽管改革的成果可能十分显著,但由于没有建设的成果作保证,改革的动力一旦耗尽,就难免陷于失败。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如进一步稳固和完善了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初步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和改善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健全和开展了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一国两制的设想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等等。但也必须成认,我们的

13、经济、政治体制改革成果存在明显的反差,这也是政治体制改革“滞后论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反思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说理论上是明确的、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如在改革的性质上,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是兴利除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即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要改革的是那些不适应社会生产力开展和人民群众要求的具体制度和体制,而不是要改掉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这是中国与苏联、东欧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最大不同点,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在改革的规模、改革的力度、改革的攻防点上有所不同的地方。在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上,十三大报告就指出:“改革的长远

14、目标,是建立高度民主、法制完备、富有效率、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是建立有利于提高效率、增强活力的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领导体制。十五大报告强调:我们要“在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的前提下,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5.31讲话指出:“必须适应经济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在坚持四项根本原那么的前提下,继续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开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稳固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优势。开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

15、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决不移地走自己的政治开展道路,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开展。这就是说,政治体制改革必须是建设性的,而不是破坏性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终极追求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因此,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与其说是破除旧体制的革命,倒不如说是建立与我国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相匹配的新体制的政治文明创新工程。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我们原定的一些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并没有实现。这除了当时所设定的具体目标不完全符合实际情况,或过于理想化,一时难以到达;或过于空洞,难以操作以外,更重要的原因

16、是与改革相配套的制度建设未跟上。如改革之初我们确定要解决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各种特权现象等问题。20多年来,我们解决得比较好的是废除领导干部职务的终身制。原因在于我们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干部任期制和退休制;而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家长制和特权现象等问题至今尚未令人满意,原因在于我们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权力制约机制和权利保障机制,从而使上述问题的存在成为不可防止。正如邓小平指出的: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992年,他再次强调:去除腐败,“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可见,对于政治体制中的种种弊端,单纯采取动手术式的“摘除方法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