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推进助农增收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夯实我乡农村开展根底,推动农村经济开展,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结合我乡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一系列重要决策部署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城乡统筹、区域协调、政府扶持、群众主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工作原那么;以“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为主题,以养殖、种植、劳务输出为主线,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切实转变农业开展方式,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设施化、市场化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工作目标 加快开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促进劳务输出和农民创业,
2、努力推动实现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20xx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到达5876元以上,比20x年(人均纯收入4980元)增长率到达18%,不断缩小城乡居民差距,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 三、工作措施及任务 一是加快产业开展,建设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开展优势特色产业并大力开展龙头企业,大力开展农产品的深、精加工,推进农业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打造优势产业,开展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产业品牌,通过农业产业化经营总体水平的提高来提升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综合生产能力。加大引资力度,促进产业开展,继续抓好特色优势产业,以魔芋、红油香椿、中药材、经果等种植产业为依托,走特色产业化道
3、路,大力开展林下经济,充分挖掘畜牧养殖业开展潜力,全力打造优质畜牧业养殖基地。引进12家业主,建成豆坪肉牛交易市场。 二是紧扣开展主题,稳步推进清水溪村新农村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村民生活水平。以点带面,刺激全乡农民的增收欲望。修建占地38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1个,全长xx0米的跨河大桥1座,新建滨河大道1500米。 三是完善农村农业根底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保障水平。加大农田水利的投入力度,改变农村和农业生产环境,增强农业开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硬化乡中心校连接公路200米,投资6万元改建xx镇饮水工程,力争硬化xx村道公路5.2公里。 四是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抑制农资
4、价格上涨。加强化肥、农药、农膜等农资市场的管理,坚决打击假冒伪劣农资及坑农害农行为,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加强大宗农资价格的市场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平安监管,对一些扰乱农资市场价格的流通的行为及时上报,配合主管部门查处,坚决打击。 五是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着力培育壮大农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协会等新型经营主体,拓展农民增收渠道。今年新开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个,加强农业生产及农村二、三产业开展的信息效劳,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和跟踪效劳,多渠道搞活流通,使农民和企业真正做到利益分享。 六是实施劳务开发,挖掘农民劳务开发深度。以“坚持效劳引导,有序输出劳动力;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引回生产力的开展模式,积极
5、组织劳务输出,组建各种劳务输出组织,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和畅通的劳务输出渠道;继续开展培训一门技术、介绍一份职业、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的良性劳务输出活动。 七是落实惠农惠民政策,助力农民增收工程。认真兑现党在农村的各项惠农惠民政策。全面兑现粮食直补,生态林补助、新农合、新农保、大病救助资金。扎实开展好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科学制定扶贫措施,带动村民脱贫致富。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党委、政府将农民增收工作作为全乡的工作重点,重点打造,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加大对农民增收的组织和领导,帮助农民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收活动。解决出现的各类矛盾核问题,拓宽增收渠道,营造良好的增收气氛。
6、 (二)加大资金投入 推进“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民办公助等机制创新;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引导、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和支持新农村建设,形成财政资金、社会资金、农户资金互融共进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三)加强根底设施建设 加强农田水利、乡村公路、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等设施建设,夯实农业开展根底。 (四)强化农业科技效劳 推行技物结合、技术承包、全程托管效劳等低本钱、使得化、全方位的生产性效劳,促进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到田到户。加强农村防灾减灾体系和能力建设,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充分发挥农业、林业、科技、畜牧、农机和职教中心等专业技术人员作用,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全面实行技术人员包村、包户技术承包责任制,切实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实现农业科学开展。 (五)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 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市场竞争开展能力,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引领产业开展、带动农民增收能力。进一步完善农产品销售网络,有效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问题。 (六)严格考核 为确保顺利实现20xx年促农增收目标,乡党委、政府年初与各牵头部门签定目标责任书,年终由乡党委、政府按责任书进行考核,将促农增收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管理。 第5页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