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新编.doc

上传人:g****t 文档编号:788998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4.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新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新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新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新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新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2023年《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新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XX县区第二实验小学课题组周进良执笔 一、课题的提出 1、研究的背景: 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标准要求。当今社会需要健康向上的人,而“健康一词已不再是传统观念认为的身体健康,而更重要的是注重心理上的健康。在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二十世纪末教育改革中出现的新理念,是现代心理学、教育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与学校教育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她是在我国大中小学生心理困扰与障碍日益增多、心理健康水平不断下降,教育第一线的教师出于职业的责任感,迫切要求解决这些日益增多的心理问题的情况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教育活动。小学生作为社会培养的新一代接

2、班人,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影响着国家的未来。小学阶段的教育是个体首先接触的正规教育,在个体开展中起着根底性的作用。因此,无论是作为一线教师、家长、还是社会各界都应重视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2、研究的根底: 多年来,我校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营造良好的科研气氛,在实施小学生养成教育实验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及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了学生鲜明的个性特征。多年来我校坚持以德立校,努力打“造书香校园积极开展“经典诵读的活动、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随着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依据我校开展实际,我们越来越感受到探索一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模式

3、,以指导教育工作实践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在新的教育大背景下,我们依据本学校学生实际,初步探索出了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模式,从心理辅导活动课、学科渗透、心理咨询、家校结合、教育活动、教师心理健康素质培养方面等六条渠道深入进行探索,构建了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框架,促进了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开展。 为全面贯彻XX省素质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XX县区第二实验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精神实质,遵循“整体推进,稳步深入,讲求实效,形成体系的原那么,初步建构起“三为主、三结合(三为主,即“以学生为主,以活动为主,以体验为主;三结合,即“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德育运行机制。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4、进程,提升学校教育品质。 3、研究的问题: 现在,我们对国内外有关专家的研究再次进行深入分析,结合我校目前教育实际,认为,虽然我们过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随着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开展、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变、及新学生入校所带来的变化,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高标准要求。我们审视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强烈的感受到还存在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学生学习所带来的压力较大,产生厌学心理。 小学生有的由于某一学科根底差,补差补习又不及时,对当时所学知识内容不能及时理解,进而失去兴趣,上课不能认真听讲,思想分神,作业不能及时完成,

5、或抄袭他人的,或干脆不做,对老师的批评抱无所谓态度。这些学生消极、自悲、缺乏生气,性格内向,对学习失去信心,对学校班级集体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不愿接受老师的教育,通常很任性,甚至与任课老师顶撞。这种厌学情绪有时是受别人影响,有时又在影响着别人。 二是学生人际关系的紧张,表现为不适应环境,逆反激怒。 由于家庭不和、父母离异、生理有缺陷等方面的影响,而使少数学生心理畸形开展,什么都要对着干。有的虽暂无明显表现,但由于平时性格内向,不为他人所关注,其怒气积聚到一定程度就会以某种方式释放、渲泄出来,如无视学校班级纪律,与教师、家长顶撞对抗。 三是学生在“自我方面出现较多问题,表现情绪抑郁。 小

6、学生在情绪上通常表现为悲伤、孤独、消极颓废,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如别的同学,对学习缺乏信心,小小年龄就对自己的人生前景持消极态度,这类学生不淘气,不影响课内外秩序,往往不为老师、家长所注意,但随着心理障碍、不良情绪的开展,他们内心紧张程度的加重,日益消沉下去,将会产生不良后果。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下六个方面深入进行探索研究。 1.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研究; 2.学科教学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3.小学生心理咨询研究; 4.家庭教育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5.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辅导研究。 6.教师健康素质的培养。 二、课题的界定 1、研究的意义: 由于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剧烈竟争,生活日新月异,在物质生活不断提高的

7、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仅成年人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就连本该天真烂漫的小学生也承受着来自学习、生活的种种压力。这些压力,使得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存在相当普遍的问题。很多调查和小学生的自我报告说明,当前小学生中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等心理行为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话,后果将不堪设想。而且有资料说明,许多成年人心理不健康的根源在于他们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偏差。要预防、减少和解决小学生的

8、这些心理健康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就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对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社会和时代开展的需要,也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小学生全面开展的需要。 在教育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认识到,根底教育阶段的小学生社会性情感开始开展,团体对儿童的影响日益显著。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局部。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开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开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9、 作为一个进入21世纪的现代人,如果对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的知识一无所知,缺乏自我保健与自我调节的能力,在适应现代生活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困难。在开展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局部,作为教师,如果对此项工作的性质与意义缺乏了解,就很难适应素质教育提出的各项要求。因此,我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必将遵循“整体推进,稳步深入,讲求实效,形成体系的原那么,全面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模式,到达“塑造人格、全面开展的育人目的。 2、专家的分析: 我国学者陈家麟认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以下几项: (1)能正确认识现实并对之做出有效的适应,思想高尚,有理想、讲道德、守纪律。 (

10、2)热爱学习和工作,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才能,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3)乐于同人交往,人际关系十分融洽。 (4)情绪乐观稳定,善于防止忧愁、焦虑等消极情绪。 (5)有自知之明,能严格要求自己、自尊自制。 (6)具有正常的行为方式,包括行为方式应与年龄特点相一致等。 3、教师的作用: 教师的职业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教师所扮演的社会角色具有多重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教师角色的多重性决定了教师素质的多样性。教育工作是塑造完美个性的工作,教师的职业是用心灵去浇灌心灵的职业,教育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切实提高学生的心

11、理健康水平,首先教师要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教师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也就是帮助学生学会做人,这是比教书更重要的任务。从人的社会化的角度来看,人的思想道德的社会化是非常重要的。知识没学好,以后可以补上,可如果没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弥补就很难了。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就要求教师要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掌握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理论与方法。一方面教师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处处做到以身作那么;另一方面还要具备较强的德育工作能力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水平,能够在学生的思想进步和品德形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理卫生,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

12、康和心理卫生问题。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中心理素质的日益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广阔教师和家长的重视。在学校教育的条件下,教师不仅要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学校各项正常工作之中去,而且还要承担起为那些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与帮助,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开展。 三、研究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学生,通过心理辅导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并不断开展完善。对个别存在障碍的学生给予适当帮助到达心理健康,促使他们个性全面开展。加强对学生创新人格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以适应社会开展的需要。 (二)具体目标 学生心理的开展目标: 一年级: 1

13、、学习目标。(1)认识学生角色,激发学习动机。(2)初步培养学习兴趣。(3)知道做事要集中精力。(4)知道学习要养成良好习惯。 2、人格目标。(1)乐意和大家一起玩耍、游戏、活动,能主动和他人交往,感受到集体生活的乐趣。(2)知道自己的长处,喜欢自己,能接纳被人对自己的爱和帮助,也愿意用自己的爱去关心别人。 3、生活目标。(1)了解学校环境,并尽快适应学校环境。(2)知道学校制定的有关规定,并初步学会遵守其规定。(3)能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合理安排休闲时间。 二年级: 1、学习目标。(1)增强学习兴趣,初步培养自信心。(2)进一步认识角色任务,明确学习动机。(3)找到自己在班里所在的位置,能

14、帮助同学学习。(4)初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人格目标。(1)能与同伴、父母和老师进行良好的交往,富有同情心。(2)懂得理解别人,能与小伙伴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相帮助。(3)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尊重他人,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适应不适应交往的心愿。 3、生活目标。(1)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 学校或家中能做力所能及的事。(2)学习在休闲活动中怎样松弛身心。(3)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会与他人合作,懂得与他人合作时必须遵守规那么。 三年级: 1、学习目标。(1)懂得学习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的责任。(2)摆正自己在班级(或小组中)的位置,肩负起自己的责任。(3)掌握学习技能,克服自卑,培养良好的智

15、力品质。(4)能集中精力,及时完成学习任务。 2、人格目标。(1)能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缺乏。(2)学会观察别人的优点,能接受别人的批评。(3)懂得宽容待人,与他人真诚沟通,并体谅他人。(4)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经常保持轻松愉快的性情。 3、生活目标。(1)了解消费常识,学会合理消费,培养管理钱财的初步能力。(2)培养处理日常班务的能力。(3)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技巧。 四年级: 1、学习目标。(1)增强学习技能,学会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2)学会调整学习情绪,具有良好的进取心。(3)增强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人格目标。(1)懂得与他人交往应遵循的准那么,尊重他人人格,友好的与亲人、老师和同学相互沟通和交往。(2)能向别人敞开心扉倾诉自己的焦虑,争取别人帮助(3)能谅解别人的缺乏,在老师与家长地指导下,学会指出他人缺乏的方法。 3、生活目标。(1)增强处理日常事务的能力。(2)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3)能合理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实验报告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