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五篇范文.doc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81632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五篇范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3年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五篇范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3年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五篇范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3年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五篇范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3年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五篇范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2023年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五篇范文.doc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五篇范文 第一篇:“三问三思,创新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三问三思,创新学校思想道德教育途径的有益尝试 XX省XX县区第三中学杜建军 摘 要。“三问三思是创新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尝试,文章对“三问三思产生的背景、主要做法、活动效果进行了全面总结。 关键词:三问三思 德育教育 教育途径 一、产生背景 由于改革开放和经济开展所带来的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单亲家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农村留守儿童和隔代抚养现象大量存在,家庭教育出现的问题和社会所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大,学生从小很难养成良好的习惯。目前农村初中学生的习惯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不少学生娇生惯养

2、,好逸恶劳,国家民族观念冷淡,以自我为中心,不知感恩,举止不文明,不懂得尊重别人,心理上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学习上怕吃苦,不善于或者懒于思考,缺乏主动性和大胆探索的精神等,这在较大程度上冲击着学校教育教学的实效,特别是给学校德育工作带来了挑战,提出了新要求。 “三问三思,是我校“123人才培养规划的核心内容和中心环节。一年多的实践,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校正尝试走出一条以养成教育夯实学校德育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之路。 二、主要做法 通过循序渐进的渗透式教育,培养学生会生存、会生活、会思考、会学习,适应社会需要的开展能力;培养学生心智健全、不怕困难、愈挫愈勇的良好心理;培养学生尊重

3、他人、亲近家人、知道感恩、报效国家和人民的朴素情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和学习等习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小绅士。 1、“三问,指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后与家长共同从“三问三思养成题中选择三个问题每个模块中选一个问题,作为第二天践行的思考题每天选择的养成题要求不相同,并记入到记录本中。如果是双休日或节假日,也应在晚上与家长共同选好3个问题作为第二天践行的思考题,并记入到记录本中。 2、“三思,指学生对前一天晚上所提的践行思考题进行反思作答。在规定的反思时间,学生在班主任的组织和指导下,对照要做的三件事情分层次、有步骤地对一天的言行进行反思,并将反思的内容记入到记录本中。如果是

4、双休日或节假日,应在晚上对照要做的3件事情,在家长指导下对自己一天的言行进行反思,并记入记录本中。无论是上学期间还是非上学期间,家长都必须在指定地方签字并写下真实的评语。每周一,为班主任统一检查和简要评价学生“记录本时间。 3、“三问三思实行班主任和家长负责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得间断。学生无论是在上学期间还是在非上学期间的“三问均由家长负责落实;学生在上学期间的“三思由班主任负责落实,学生在非上学期间的“三思由家长负责落实。 三、活动效果 1、让主动反思成为了一种经常而非曾经的行为习惯。 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其实都需要积极的思考和经常性反思,而学生往往懒于此。实施初期,“三问三思显得带有一

5、定的强制性,甚至有少数学生和家长或其他监护人认为是一种新增负担,一般都是被动接受。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特别是当孩子开始发生一些微妙变化时,家长或其他监护人交流的内容随之也越来越多,消极应付变成了积极配合;当学生自己日有进步和收获时,对这种“朝花夕拾“立竿见影式的简易做法也不再排斥,被动接受变成了主动行为。如今,没有了校内校外之别,也没有平时与假期之分,日子一长,对许多学生来说,主动反思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案例一: 本期开学,我已是一名初中生了,也是第一次由爷爷单独送我上 学,因为爸妈都出去打工了。面对未知的学习生活和陌生的环境,好奇是短暂的,增添更多的还是思念与压力。说实话,学校实施“123

6、人才培养规划,我根本不在意。只是觉得,当我们是“人才,得意;“一技一艺,好玩;“二呼二歌,新鲜;“三问三思,麻烦。其实,像“今天出门你帮带垃圾了吗等问题,“问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难,就是平时没怎么在意。可“问多了,也就顺手做了。我想,日子一长,这些定会与“三问三思一起自然成为习惯的。摘自七年级一学生“小小少年快乐成长档案 2、让书面对话成为了一种需要而非要求的交流方式。 对于沟通交流而言,“三问三思这种书面形式绝不是唯一的也一定不是最好的但却是适时的管用的。大量留守家乡的孩子,大多又是隔代抚养,出于中国式的羞怯,一般性沟通都比拟少,坚持长期、全面、和谐交流的就更少了。其实,从内心需要来讲,学生

7、还是希望把自己每天的“收获与人分享,把自己心中的想法包括孤独感诉说给人听“三问三思成全了他们,不必因四目相对而羞怯,不必为难以启齿而为难。问思之间,完成了与自己心灵的对话;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家校之间,一样有“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沟通之效。案例二: 我的儿子儿媳外出打工多年,一直由我和老伴带着孙子,我们的年纪虽不太大,但总觉对孙子的监护常感力不从心,这不仅来源于学习辅导,更多的是孙子的成长。说实话,在孙子小学时这种感觉还不明显甚至可以说没有,但进入中学后,似乎一夜之间,孙子“长大了平时放学回家,我们也会过问一些有关生活上和学校里的事情,孙子不再像小学时叽叽喳喳说个没完,而是机械应付不愿多讲,想当初

8、学校、家庭、学生三者共同完成的“三问三思就保持着它的“三的真本色“问、思绝对“不过三。一年多了,如今,我们祖孙之间“通了但并没有“沟,话题多了,也不再拘泥于“百问百题,主动多了,也不再需要“旁敲侧击或“借题发挥。 摘自八年级一学生“小小少年快乐成长档案 案例三: 问。今天回家向爸妈打招呼了吗。 思:没有,爸妈外出打工不在家。但我问候了爷爷奶奶。问:今天上课注意力集中吗。 思:有点分心,想爸妈了,今天我生日问:今天你最快乐的事是什么。 思。接到了爸妈祝福我生日的 。虽然爷爷奶奶也做了为我过生日的准备,但我还是希望爸妈在身边更好。 摘自八年级一学生“三问三思成长记录本 3、让每个学生拥有了一面简便

9、而非随便的修身之镜 “三问三思就像一面可以正衣冠、鉴美丑的镜子,对与错,得与失,稚嫩与成熟,都在对照自省中得到鉴别和取舍。问了不一定做到了,做了不一定做得很好,但不管怎样,“三问三思记录了学生每一年每一天的心路历程,见证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点努力和进步。“三问三思有一定的模式,但不仅是,我们更希望它是学生不断修正自我、不断完善自我的一面镜子。案例四: 应该可以这样说,我是一位老班主任了,近20年的班主任经历让我感触很多。看看今天的“三问三思,有回归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有与时俱进的民族先进文化的渗透,有充满温情的点滴提醒,有拷问心灵的自我反思我觉得还是在强化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毋容讳言,实施“

10、三问三思,确实加大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但当我们看到学生一天天的变化和点滴进步,只有欣慰而忘乎所以了。摘自八年级一班主任手册案例五: 今天我照样在校门口迎送上学回家的学生们,当学生们沉着大方进出校门时,再也看不到追追赶赶、勾肩搭背;能够清晰听到的是学生们对候等校门口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声声问候,还能看到学生对爷爷奶奶帮背书包的断然拒绝这些都是我们和家长能直接感触到的让人欣慰的变化啊。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学校必须打破旧的模式,寻求适应新形势下思想道德教育的新思路,构建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新途径,“三问三思就是创新中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有益尝试。 第二篇:加强中小学生公民

11、道德教育的有益尝试最终版加强中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有益尝试区域推进孝敬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XX县区教育委员会林福进 内容提要:本文以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方略为指导,以XX县区推广东阳二中全国首创的孝敬课经验,组织中小学生广泛开展孝敬教育的实践为范例,站在全党全国贯彻实施公民道德根本标准的大背景下,紧扣提高中小学思想道德素质这一中心,介绍了孝敬教育的根本做法及取得的良好成果,阐述了“孝敬教育的时代意义,总结了中小学开展学孝、知孝、劝孝、行孝的孝敬教育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区域性孝敬教育的六点思考,对如何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根底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主题词:孝敬教育实践思考 最近,中共中央印

12、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公民根本道德标准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这一根本道德标准,言简意赅,科学准确,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大力倡导这一根本标准,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开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开展的重大举措。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几年来,我市以孝敬教育为抓手,广泛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学孝、知孝、劝孝、行孝实践,为带动青少年学生自觉遵守和践行公民根本道德标准奠定了良好的根底。 一、东阳二中全国学校“孝敬课教育的发源地 血

13、缘相亲,是人类最古老的原始情感,是祖宗崇拜的派生物。孝,作为一种情感纽带,维系着血缘关系。孝,作为社会的根本道德,早已被人们认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沧桑巨变,但以“孝敬父母为核心的血缘的经济的、政治的根本道德关系始终没有变。“孝亲敬长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1996年10月,我市东阳二中在全国率先开设了一门以弘扬这一传统美德为目的德育新课“孝敬课。创设了全国第一个10万元学校“奖孝基金;“孝敬课发起人沈兵同志编辑出版了全国第一本面向青少年学生的孝敬教育读本;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传授“孝敬道德,让学生在“孝敬父母的亲身实践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这一创举,经人民日报海外版,新华社、中国教育报等几十家

14、大报的宣传,在全国乃至海外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学校倡导根本道德标准,推进素质教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热点,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赞赏和支持,一时间,门庭假设市,红红火火,参观者纷至沓来,求书者络绎不绝。 东阳二中开设“孝敬课的具体做法是。统一认识,明确“孝敬课教育的指导思想;创设“孝敬日,印发孝敬课实践笔记,促使教学行合一,课内外结合;学校与家长签订孝敬教育协议书,印发孝敬课成绩考核单,学生“孝敬课成绩由父母打分,邻居签名旁证;请进来,走出去,孝敬教育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创设10万无“奖孝基金,每年在学生中评选“十佳孝敬标兵,在教师中评选“孝星;建立稳定的孝敬教育运行机制,由该校“孝敬课发起

15、人原任书记现任市教委基教科科长沈兵同志任学校“孝敬课教育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及各科室主任任组员,做到孝敬教育定方案,定组织,定时间,定教材,定教员。 二、孝敬课加强中小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 我市在全国首创“孝敬课这一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举措,引起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的关注。96年11月22日新华社向全国编发了“东阳二中开设孝敬课的消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中国教育报北京、中国工商时报北京、今晚报天津、新民晚报上海、羊城晚报广州、钱江晚报杭州、浙江教育报杭州等各大报刊纷纷刊登消息之后,十几家报刊相继发表评论文章盛赞“孝敬课开得好。1997年8月5日中国教育报再次刊登长篇文章向全国介绍东阳二中“孝敬课。9月2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东阳二中“孝敬课为题,发表长篇报导,在海外产生影响。 东阳二中创设“孝敬课的消息传开后,引起市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