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高科技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途径 中国的农业经历了多灾多难的历史。新中国的诞生,把中国的农业推上了一个新的开展阶段,农业获得了空前的大开展,实现了两次伟大的历史转折:一是从1949年到1978年,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农业和农村演变为社会主义的农业和农村;二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供给由全面短缺走出相对过剩,农民们从总体上摆脱了贫困,迈上了小康之路。但是,中国的农业问题未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农业依然是高风险产业。防范农业风险,保证农业平安,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开展和社会稳定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课题。防范农业风险,须依赖于一套完整的农业风险防范体系,高科技农业在其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从历史上看,中国农
2、业取得的历史性突破,都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作支撑的;放眼世界,农业风险问题解决得好的国家,无一例外的也是农业科技兴旺的国家。可以说,高科技农业是防范农业风险的根本出路。 一、农业风险的含义及中国农业面临的风险 (一)农业风险的含义 美国学者海恩斯(haynes)于1895年就给“风险作了权威性的解释。他说:“风险一词在经济学中和其他学术领域中并无任何技术上的内容,它意味着损害的可能性(顾镜清,1993)。a.h.威雷特于1901年又作了进一步的阐释,指出:“风险是关于不愿发生的某种事件的不确定性之客体表达(王巍,1981)。由上可知,“风险具有“不利性,它一旦发生,就会对相关主体造成损害。 农业
3、风险作为风险的一种类型,是指在农业生产或经营过程中灾害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农业风险除具备风险的一般特性外,还有其自身特点。(1)自然性。农业生产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界打交道的过程,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普遍存在、不可防止的。(2)突发性。自然状态的变异性往往造成人们始料不及的结果,市场的千变万化常常令人难以捉摸,而生产经营者对信息掌握的不充分,更助长了风险发生的突发性与随机性。(3)不对称性。在通常情况下,高风险是与高收益相对称的。然而,农业并非如此。作为弱质产业,农业风险带来的后果往往是难以弥补的,市场本身并没有提供相应的补偿机制。(4)不确定性。农业受自然力的控制,自然界又是变化多端的,
4、远远超出了目前人类社会的预测和控制能力。所以,农业生产尤其是农作物生产,便具有不确定性。 “十五期间,我国农业必须解决好三大问题。农产品的供给平安、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和入世的挑战,影响这三个问题顺利解决的制约因素,就构成了我国的农业风险。因此,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所谓农业风险,就是指在农业生产和经营的过程中,因资源条件、自然环境、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内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对农业生产、农民增收和中国农业竞争力带来的危害。 (二)中国农业面临的风险 当前,我国农业风险主要来源于如下三个方面: 1.资源风险。此处的“资源,特指农业自然资源,它是人类从自然条件中摄取前用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各种
5、自然组成成分,主要有土地、土壤、水、森林、草地、湿地、海域、原生动植物、微生物等。通常,人们把自然资源分为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五大类,或将其分为非耗竭性资源(如太阳能、空气、风、降水、气候等)、耗竭性资源(如动物资源、植物资源、微生物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资源风险,那么是指农业资源的有限性与社会索取资源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给农产品的平安供给带来的危害。农业是一个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各种资源的存在和有效供给,是农业平安的前提。 我国农业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且资源风险还有进一步加剧的危险。 (1)人均耕地缺乏。“土地是财富之母,耕地乃农业赖以开展之根本。 我国的耕地
6、总量可观,到达19.24亿亩。按全国(大陆)总人口(12.66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1.52亩;按农村总人口(8.2023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2.38亩;按农村劳动力(3.5亿人)计算,人均占有耕地5.5亩。同世界各国相比,我国人均占用的耕地少的可怜。到2022年底,我国人均耕地只占世界人均耕地的45%。全国约30%(666个)的县(市),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6亩的警戒线。其中近70%(463个)的县(市)人均耕地低于0.5亩。“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此话一方面说明了我国农业取得的惊人成绩,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人口与耕地之间矛盾的锋利程度。 我国的
7、耕地不仅数量少,而且质量差。三分之二的耕地分布在山地、丘陵和高原地区,有灌溉设施、旱涝保收的耕地缺乏40%。近20%的耕地受到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致使每年有数百万亩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干旱、半干旱地区耕地的40%受水土流失、荒漠化的侵蚀,质量严重退化。另一方面,土地的贫瘠化问题不可小看。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有20.6%的耕地有机质养分缺乏,缺氮、磷、钾的耕地分别占24.6%、50.8%、13.8%。现有的耕地,三分之二是中低产田,与高产地块相比,产量要低40%,有的甚至低一半以上。 耕地风险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农产品供给尤其是粮食供给的平安问题。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预计,我国到2
8、030年人口将至16亿,按年人均用粮400公斤(小康)、450公斤(中等)、500公斤(富裕)水平计算,2030年16亿人口那么需6400亿公斤、7200亿公斤、8000亿公斤;从实际出发,到2030年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应到达小康。中等水平,需要有6.4。 7.2亿吨粮食,即需从目前的4.9亿吨净增粮食1.5。 2.3亿吨,也就是到2030年要比目前的单产水平提高55%以上。目前,我国粮食生产水平基数已很高,在现有农业科技水平上,单产增长举步维艰。所以,耕地紧缺,将长期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开展。 (2)水资源短缺。按年降雨量计,我国年降水量居世界第三位,全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是由于我国人口
9、众多、幅员辽阔,按人口和耕地平均计算的年径流量都不高。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1/4,居世界第12023位;单位耕地面积占有水资源量那么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0%,远低于印度尼西亚、巴西、加拿大、日本等国。近年来,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以黄河为例,1996年黄河上游平均流量降至每秒572立方米,从1972年开始的黄河断流现象,是水资源日渐枯竭的一个集中表现。断流时间,1995年为118天,1996年为136天,1998年那么长达200多天,黄河下游几近干涸,给农业的开展带来了严重影响,全国农田受旱面积至90年代竟扩大为4亿多亩。 (3)农业生态恶化。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看
10、,现实中的农业技术可分为合理利用资源承载力的技术和超越资源承载力极限的技术两种类型。过去,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消耗大量非再生资源又产生大量废弃物、农药残毒等生态环境问题,造成农业生态的日益恶化,威胁着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开展。目前,我国水、空气、噪声、垃圾污染突出,全国七大水利三分之一以上的河段达不到使用功能要求,近一半的城市河段污染严重,大局部湖泊富营养化突出,近岸海域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生态恶化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00万公顷,其中耕地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5.4万公顷;荒漠化土地面积26200万公顷,沙化的耕地面积也已达256万公顷;盐渍化耕地超过800万公顷。
11、 2.自然风险。自然风险,是指恶劣的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害。由于自然因素的不可控性、不可抗拒性、自然条件的差异性及其变化的频繁性,可能造成农业生产在地区、季节、年度之间的巨大反差,给农业造成不可估量的风险。 资料说明,我国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正在下降,成灾面积逐步扩大。1975-1979年,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为66705万亩,成灾面积2320232万亩,成灾率为34.6%;1980-1984年,受灾面积55220万亩,成灾面积26595万亩,成灾率为48.2%;1985-1989年,受灾面积69423万亩,成灾面积34540万亩,成灾率为49.8%;1990-1997年,受灾面积740
12、02万亩,成灾面积37465万亩,成灾率上升为51%(当前我国农业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1999)。以XX省为例。1997年因灾减产粮食62.6万吨,死亡大牲畜2.5万头,造成的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为273.76亿元;1998年因灾减产粮食555.7万吨,死亡大牲畜1.62万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为47.06亿元;1999年出现7次较大范围的大风、冰雹天气,发生6次较大暴雨洪涝,农作物因大面积受灾。干旱导致蝗灾大面积发生,黄河沿岸较为严重,作物产量受到一定影响(山东年鉴,1998-2022)。 3.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农产品供求失衡导致的价格波动和价值实现的困难。近年来,我国农业市场风险增加,已影
13、响到农民收入的增长。1996-2022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增幅分别为9%、4.6%、4.3%, 3.8%和2.0%,呈逐渐下降之势。农民收入增长减缓已经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开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 市场风险的存在主要有四个原因。一是需求弹性小。大多数农产品属于最根本的生活必需品,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恩格尔系数的降低,对农产品的直接消费量不可能有很大的增加,有的甚至会减少。这样,就与日益扩大的农产品生产总量形成了锋利的矛盾。二是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市场机制对农产品产量和生产结构的调节,是根据现行的生产价格而不是未来的生产价格进行的,由于农产品的生产周期长,所
14、以生产无法迅速适应变化多端的市场。市场调节的滞后性,往往使农民深深地陷入“一哄而上,一上就多,一多就下的泥潭之中。三是农业生产及农产品供给的季节性强。相对于其他行业,农业的生产经营带有明显的季节性,农业生产的时间性强,错过季节,损失就难以防止。受生产特性的影响,农产品进入市场一般都表现出很强的集中性,并且大多属于鲜活产品,一旦流通受阻,后果不堪设想。四是即将遭遇国际市场的严峻挑战。随着我国进入世贸组织“大家庭,我国的农业市场风险更加严重。尽管入世增加了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空间,但也有可能使我们的市场舞台变小。当前我国农业所面临的所有市场风险,集中在一起,就是农产品竞争力低。 农产品竞争力是农产品参
15、与市场竞争并能够持续获取利润的能力。这可以从农业生产效率、农产品质量、农产品价格、市场营销和满足消费需求程度等多方面表现出来,并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农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农产品市场价格、农产品质量、农业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的组织程度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可以看出我国农业面临着如下市场风险: (1)小生产不适应大市场。我国农业是以家庭为根底进行经营的,现行体制和经营制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也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一是分散的农户不具备有效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尤其令人担忧的是,我们是以分散的“千家万户去迎战wto,同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相抗争。二是信息不灵。信息是市场农业的眼睛,而许
16、多处于闭塞状态下的农民,只能充当市场的盲从者,被市场牵着“鼻子走。 (2)数量农业不适应买方市场。农产品买方市场要求粗放经营让位于集约经营、数量农业让位于质量农业。片面追求产品数量,质量得不到快速提高,是我国农业面临的最大的市场风险。从粮食品种、品质和质量来说,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目前,中国粮食生产的根本结构是大路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原料型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低档产品多、高档产品少。这种粮食供给结构,不能适应新阶段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后对农产品的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需求。中国大陆大米在香港大米市场上的占有率,1977年为52%,1987年降为35%,1997年降为27%。原因就是我们的大米品质差,而且包装、加工跟不上。我国农畜产品难以打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