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道家有无观影响下的魏晋六朝文艺理论:道家思想在社会剧烈动乱,文化多元的魏晋六朝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发扬,其中道家的有无观对魏晋六朝的文艺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具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和声无象的音乐理论;虚实相生的诗文理论;取之象外的绘画理论。关键词:道家;有无观;魏晋六朝;文艺理论;影响道家认为,作为宇宙生命本原的“道的根本特征是“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第四十章),庄子也认为“泰初有无,无有无名(庄子天地)。尽管道家把“无视作道的根本精神,但他们并不认为道是绝对的虚无,而是存在于有无相生之中。老子云:“有无相生。(老子第二章)在老子第二十一章说得更形象:“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
2、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淮南子对道家有无观的奉献在于在强调无声、无形主导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肯定了有声有形的价值。原道篇云:“音之数不过五,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数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充分肯定了五音五味五色存在的合理性,隐含着只有从这些具体可感的音色味中才能体会到无声无色无味的思想,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老庄因过分注重虚无而导致的玄虚和神秘化倾向。魏晋玄学在有无关系上又有新的开展。至此,道家的有无观已完全进入了审美领域,并大致从三个方面对魏晋六朝的艺术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一、和声无象的音乐理论音
3、乐中的和谐思想由来已久,“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尚书尧典)。音乐的和谐,即是通过人为的努力,使金、石、土、革、丝、竹、匏、木这八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到达和谐,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道家的音乐和谐观与儒家的和谐思想显然大异其趣,庄子认为大和之音与道融为一体,是道的精神的表达,它超越了具体可感的声音,并不囿于世俗的内容和功利目的。魏晋时嵇康的音乐思想即继承了道家的思想,向正统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音乐理论发出了挑战。他强调音乐的无声之和,认为音乐中并不包含着特定的民情风俗和喜怒哀乐,而只是自然之声的一种表现。嵇康并不否认声音可以引起人的哀乐情绪,但音声“和的本体
4、却是超于哀乐的:“夫哀心藏于苦心内,遇和声而后发,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之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其所觉悟,唯哀而已。岂复知吹万不同,而其自己哉!所谓“和声无象,就是指声音只是情感的载体,并不先验地潜藏着某种特定的感情,这和儒家的“可以观、“声音之道与政通、“审乐以知政的思想是水火难容的。二、 虚实相生的诗文理论虚实相生是意境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虽然魏晋六朝还未明确提出“意境这一范畴,但受到道家有无思想影响所形成的虚实相生理论在这一时期已略具雏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当作家把对生活的各种感悟、思想诉诸文字,化为具体作品时,这实际上是文学创作从无(虚)到有(实)的过程;二,艺术家所要创造
5、的境界是不囿于具体有限的语言,而追求语言文字之外的无穷意味,这实际上是从有(实)到无(虚)、超越有限到达无限的境界。这种从实到虚,虚实相生的特点,也就是魏晋六朝萌芽生长并在后世开展成型的意境理论的重要特征之一。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了“隐秀的命题:“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隐秀又云:“夫隐之为体,义生文外,秘响旁通,伏采潜发。所谓“隐,就是耐人咀嚼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钟嵘亦在诗品序中说:“文已尽而意有余,兴也;因物喻志,比也;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宏斯三义,酌而用之,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在他看来,
6、五言诗作要富有“滋味,一要情景交融;二要注重文采,而赋比兴的参酌而用,是到达“滋味的重要手段。刘勰重视“隐、钟嵘提倡“文已尽而意有余的思想标志着意境理论在魏晋六朝已发芽生长。三、 取之象外的绘画理论魏晋六朝的绘画理论受道家思想和魏晋玄风的影响,不追求绘画的写实性,而认为绘画的最高境界是通过对有形外物的描摹刻画,去探究隐藏在事物形貌之中的生动气韵和无限意趣,直至实现对宇宙生机和人生真谛的体悟,由此形成了这一时期画论重气韵、重传神的特征。世说新语巧艺记载:“顾长康画人,或数年不点目精。人问其故,顾曰:四体妍蚩,本无善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他在评价魏晋名画时又说:“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
7、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显示出对人物精神境界的重视。南朝齐代的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标举六法,其一为“气韵,生动是也。他评卫协:“虽不说备形妙,颇得壮气,陵跨群雄,旷代绝笔。评张墨、荀勖:“风范气候,极妙参神。但取精灵,遗其骨法。假设拘以体物,那么未见精粹。假设取之象外,方厌膏腴,可谓微妙也。认为卫协等人的画作超越了实物的具体形貌而揭示了其中的精神、气质、韵味,理应把他们置于第一品。这一时期画论中所形成的这种“取之象外的思想与后世画论中虚实相生、以虚为主的理论,都是道家有无相生思想在绘画领域的表现。参考文献:1二十二子Z.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2清.何文焕编.历代诗话Z.中华书局.1981年版第2页。3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M.文渊阁四库全书艺术类.书画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