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察与思考.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84145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察与思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3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察与思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3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察与思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3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察与思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3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察与思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2023年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观察与思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市统筹城乡开展的观察与思考 一、根本情况 x市位于XX省东南部、珠江三角洲东北部,分别距广州、深圳130公里和80公里,陆地面积1.1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4500多平方公里,现辖XX县区、惠阳区、XX县区、XX县区、XX县区2区3县,并设有大亚湾经济技术和仲恺高新技术2个国家级开发区,常住人口376万人。2023年,实现生产总值933亿元,一般预算收入44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9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230元。 二、主要做法 近几年,x市认真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坚持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开展经济为核心,以推进城市建设为载体,以解决农村低保和看病难、行路难、读

2、书难、饮水难、住房难等“一保五难为重点,以中心镇为依托,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总结其做法,主要表达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加大农业和农村投入,逐步建立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投入机制。为逐步建立财政支农长效投入机制,x市专门做出规定,2023年新增财力一半以上,2023年及今后市级新增财力70%以上,县级新增财力50%以上投入“三农,重点用于农村根底设施和公共效劳设施建设以及龙头企业贷款贴息、农产品平安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控、种粮直补、农机补贴、农民工培训等,2022至2023年,财政累计投入“三农资金8.6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以及相对

3、贫困片带的开展。 (二)以开展经济为核心,加快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城乡三次产业联动开展。一是积极推进城乡工业联动开展。x市抓住珠三角等兴旺地区加快产业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自身土地、水、海洋等资源充足和区位、港口条件优越的优势,引导、组织各县区、各乡镇建设各类产业转移园、工业园和工业基地,积极搭建招商引资平台,目前已有1200万吨中海油炼油工程、1200万吨水泥工程、1200万千瓦x电力等大工程落户xXX县区、港口镇等县区、乡镇,有力地促进了城乡工业的联动开展。二是大力推行农业产业化。x市坚持以开展特色优势农业为重点,以开展外向型农业为核心,以培育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关键,用经营工业的

4、理念开展农业,积极推动农业向“产加销、“贸工农一体转变,目前,已形成梅菜、荔枝等六大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126万亩,产值21亿元;培育龙头企业131家,出口香港的叶类蔬菜占香港市场的54%,家禽占43%。三是统筹城乡第三产业开展。x市针对旅游资源大局部在乡镇的实际,统筹规划,对20230多公里的城乡旅游资源统一开发,目前,已建成的13处旅游景点有12处在乡镇,年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人次,推动了城乡协调开展。 (三)以推进城市建设为载体,拉开城市空间,缩小城乡差距,逐步使农民转变为市民。一是x市坚持把拉大城市空间作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开展的重要举措,大刀阔斧地进行行政区划调整和城市面

5、积扩张,市区面积由2022年的419平方公里扩至目前的2670多平方公里。二是为增强城市对农村的拉动力,x市把根底设施建设作为整合城乡两地资源、搭建跨越式开展平台的关键性措施和统筹城乡开展的突破口来抓,加大建设力度,把根底设施延伸到农村,把第三产业转移到农村,把乡村融入城镇,农民转化为市民,城市人口由2022年的70万人增至目前的164万人,逐步实现了城市带动农村开展。 (四)以解决“一保五难为重点,加快开展农村公共事业,逐步使农民享受与市民平等的公共效劳。x市把解决农村“一保五难作为统筹城乡开展的重点,一是采取财政分级负担的方法,按省财政30%、县区财政70%的比例统筹城镇低保资金,按省财X

6、X县区区财政各50%的比例统筹农村低保资金,按县区财政全额负担统筹五保供养经费,解决了城乡低保和“五保供养难题。二是采取“两手抓的方法,一手按市县区补助15元、个人筹集50元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一手按1个行政村建设1个卫生站、按一级医院标准改造薄弱乡镇卫生院、按二级医院标准建设中心镇卫生院,推动了农村医疗卫生网络建设,缓解了农民看病难题。三是采取争取上级补一点、地方财政挤一点、相关部门帮一点、受益企业捐一点“四个一点的方法筹集资金近2023亿元建设农村公路,目前,68%的行政村通了水泥公路,上百万人受益,逐步解决了农民行路难题。四是全面落实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和“两免一补政策的同时,2022年以

7、来,市财政共安排1.2亿元,新建、扩建、改建农村中小学91所,推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开展,逐步解决了农民子女上学难题。五是近两年,市、县、镇筹资6000多万元,解决了17.3万农村人口的饮水难题,筹资3500万元,解决了全市1.4万农村贫困人口的住房难题,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五)以中心镇为依托,加快农村城镇化,以城镇的繁荣促进农村的繁荣。x市把开展中心镇、专业镇作为统筹城乡开展的纽带、结合点和载体,通过放权、让利、聚业和改造“城中村等措施,大力推进中心镇建设。一是“放权,即合理划分中心镇财政收支范围,扩大事权、财权,建立分税制财政体制。二是“让利,即对在中心镇收取的根底设施配套费、城市建设维护

8、税全额返还,环保排污费、水资源费、各类土地收益除上缴国家和省局部外其余全额返还,返还资金用于中心镇根底设施、公共效劳设施建设和耕地开发。三是“聚业,即在中心镇集中规划工业园区,对新上的大型建设工程,优先安排用地指标;对分散在非中心镇和村的工业工程,采取原地统计产值、收益分成等方法,鼓励其向中心镇集聚,逐步形成城市二、三产业向中心镇延伸,农村二、三产业向中心镇聚集的良好局面。四是“改造城中村,即在XX县区和中心镇规划范围内,取消农民宅基地分配,提倡建设农民公寓;对已有的“城中村,采取“以时间换空间、“以货币换空间、“以空间换空间等方法实施改造。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中心镇实力显著增强,2023年,1

9、8个中心镇gdp总量321亿元,超过了x全市的1/3,中心镇逐渐成为城市辐射农村,带动农村产业开展,为农村提供生产生活效劳,转移和集聚农村人口的桥头堡。 (六)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加快农村体制创新,逐步建立了城乡统筹的社会管理体制。一是实行统一城乡劳动用工政策,将劳动就业效劳网络延伸到乡镇,在县一级实行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效劳和劳动用工管理的城乡“五统一制度,统筹城乡就业管理。二是实施财税体制改革,在乡镇实行“划分税种,核定基数,增量分成,收支挂钩的财政体制;在县一级建立“确定基数,超增分成,挂钩奖罚,鼓励先行的财政鼓励机制;对市与市级所在的XX县区、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XX县

10、区的财政收入分配关系也进行改革,建立鼓励机制,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开展。 三、几点启示 分析x市在统筹城乡开展中的做法,总结其规律,关键是他们在具体工作中大胆创新,给“统筹赋予了新的认识、新的内容: (一)城市带动农村靠“辐射。x市统筹城乡开展的历程有一条清晰的脉络,首先是开展工业,培育一批有实力的知名企业,企业的开展带动了城市经济及第三产业的开展,城市的开展又辐射到了中心镇,中心镇的开展再辐射到了行政村,这样一层层的辐射开来,带动了经济、根底设施、就业、教育、医疗、第三产业的开展,最终形成一个层次清晰、相互关联、良性互动的开展整体。农村没有在开展中被割裂,城市也因此获得了更大的开展空间,维持

11、了土地、劳动力以及各种自然资源的合理供给。 (二)工业反哺农业不是“扶贫行动。x市结合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广村企合作模式,开展“百企牵手百村活动,鼓励有实力的企业采取产业带动、合作开发、直接参与、智力帮扶、公益捐助等多种形式,与新农村示范村合作共建,利用企业的人才、资金、技术、市场和管理优势带动农业和农村的开展,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并通过村企共建,拓展了企业自身开展的空间和领域。x市的工业反哺农业不是简单扶贫,而是培育了具有地方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业、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不断提高了农村工业化水平。 (三)统筹得当才能有序开展。x市坚持科学规划、城乡统筹,将规划延伸到镇、到村,镇里的规划是否到位是市长必须过问的工作。特别是,为促进生产力在城乡地域空间上的合理分布,使生产要素按比较优势和市场法那么配置和组合,他们在制定规划的过程中,注重市、县、镇、村四级规划的衔接,注重依据各县、镇、村的资源特点、产业根底、区位条件和开展定位,在发挥比较优势的根底上,科学选择产业,宜工那么工、宜农那么农、宜商那么商,积极开展“一村一品,培育了多门类、有特色、错位开展、互补融合的产业体系。 第7页 共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