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德意志的另一行泪优秀读后感 “现实把德国逼向了绝地-德国呼唤强人、呼唤铁腕,德国只能在极左和极右两者之间进行选择。谁能把德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谁就会成为群众拥戴的领导者。1930年9月14日是德国走向专制的关键的一天,那天共有640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你看,先天缺乏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居然造就了专制专制,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悲剧吗。难道不是对西方战胜国遏制德国策略的一种挖苦吗。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简直就像获得了重生。生活很快就得到了改善,老百姓不但有了吃的,就业率也几乎到达了100%。作为一个
2、7岁的孩子,我当时最鲜明的记忆就是:肚子吃饱了,日子好过了,我们有希望了。这种想法是朴素的,是反映了一般的民众思想的。至今很多人还在假设着“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之前死去,他就会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这句话其实代表了很多老一辈德国人的想法。换句话说,如果希特勒在实现振兴德国经济、消除灾难性的失业、突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夺回军事主权以及完成把奥地利、苏台德等地区纳入德国幅员等一系列方案之后,在发动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能够寿终正寝,他留给德国历史的便只有可歌可泣的辉煌成就,而后来的战争灾难也就不会出现。“一战留给德国的是累累伤痕,积贫积弱。可谓是丧权辱国,
3、当然这个恶果是自找的。反思一战的战胜国也确实太不厚道了,(凡尔赛和约)使德国损失了1/8的领土、12的人口、16的煤炭产地和50的钢铁基地,但在另一方面又规定了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总共支付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并以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26的出口收入来予以兑现。向一个国库已被战争掏空,资源被强制缩小的国家索取如此巨大的赔款,这无疑是在把它逼向绝路。这不仅不可能催生民主与和平,而且一定会孕育出欧洲新的动乱和灾难。 客观地说,饥饿中的德国是谁给他们提供了面包,谁就可能得到拥护,谁能让德国振兴,谁就能获得被遵从,哪个人能让德国政治上扬眉吐气,谁就能够成为牵着国家的鼻子走向任何一个他想到达的目的地的
4、人。希特勒做到了,于是整个德国这架机器就只好为战争所用,而且无怨无悔。这就解释了为什么8000万民众能够视“元首为圣明,甘心情愿地为其死。就象书中描写的那样“人们经常可以看到30年代的德国民众向希特勒欢呼的场景。这些场景带给我们的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集体疯狂的印象。随着和历史见证人的接触增多,我逐渐理解了当年的德国为什么会出现那山呼海啸般的激情宣泄了,那是一种由感谢、信任与爱戴合成出来的极端崇拜和高度认同,那是一种被压抑14年的民族振兴渴望的释放,那是一种由衰败转向强盛、由屈辱转向骄傲的群体宣言。在这样一种群众气氛下,希特勒把德国引往任何一个方向都已经是轻而易举的了。采访中那些和蔼可亲的老人,谁能
5、够将他们与那些杀人魔鬼联系在一起,战争中600万犹太人被杀,350万苏军战俘死在了战俘营,过去我看过很多这方面的报道,那些无辜的士兵有的被当作了活体研究生生地被一点点地被折磨而死。甚至有的犹太少女活着的时候就在大腿部剌上美丽的纹身然后被生剥下皮肤随后被制成了台灯罩,在臭名昭著的奥斯威辛集中营里,那些年幼的孩子与妇女们一批批地被赶进毒气室进行集体宰杀。那场景听起来都觉得毛骨悚然。中国人对于德国战时的军人形象无例外地总是与前苏联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前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桥)里面的强悍善战凶煞狰狞的戴着钢盔挎着手提式冲锋枪面无表情惨无人道的被群体固化的“鬼子形象联系在一起。这本书告
6、诉你造成这种给欧洲巨大灾难的责任不应该由这些具体的人去承担。他们亲历这场战争的普通人也一样是战争的受害者,如同中国的文革运动,那些几近疯狂的红卫兵对那些曾给为新中国建立过丰功伟绩的老革命揪斗残害,难道让他们来负责岂不是一个道理。他们那种过激的行为当时都是在一种保卫一种信仰的驱使下做出的。而他们也是文革的受害者,该学习文化课时被阶级斗争路线充满了一切,心灵被扭曲,至今我都认为现在还开设的什么政治课程都是被强拉硬扯到尚未开化的年轻人脑子里,意义在何处,信仰什么遵从什么留给青年人一点自由的空间吧,他们有权利选择,不必由国家代替他们做出,其实除了在应试考中会机械般地用一下,别的地方究竟有多少实用功能。
7、当时的德国军人那也是在国家召唤下自愿起来为国家为元首而效忠并觉得是一种荣耀。只有在战争过后,在德国付出沉重代价后才有可能反思这场战争究竟带给普通的德国人是什么。准确地讲是一战后是德国民众利用了希特勒,利用了纳粹党的经济治理国家能力来改善自己的生活来提升国家的实力。而后德国人以及整个德国更被战争狂人希特勒整体利用,来试图到达成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霸主的目的。 二战中的欧州战场,离我们是那么地遥远,但是一个中国学者却饶有兴趣地不遗余力去挖掘这个史实,试图理清这个头绪,不是毫无意义的事情,他的意义更在于在中国的邻邦中也有一位当年在远东的妄图吞并亚洲军事强国,他在亚洲的横行并不亚于当初欧洲的德国,他带
8、给亚洲人民的灾难后果至今仍没有任何悔意。“以史为镜可以知得失,日本人一天不对二战中他给亚洲人民,特别是对中国人民和韩国朝鲜菲律宾等国带来的巨大灾难进行认罪反省,他就不可能真正地站立起来。1970年12月7日,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代表他的国家双跪在犹太人殉难者纪念碑前。这个既不在访问安排日程以内,事先也没有任何征兆的突然举动震动了全世界。至今还有人把勃兰特的这一举动称为作秀,但是除了德国总理之外,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元首肯为自己的国家做这样的政治秀呢。世界上公认的一个说辞是:“作为反纳粹斗士的勃兰特这一跪,使德国真正地站了。联想到日本政界每年都会为参拜供奉有战争罪犯的“日本神社而引起亚洲各个曾
9、在二战中受过伤害的国家和人民中引起巨大的不满与抗议。这仅仅用东西方文化来解释德国与日本不同是难以服众的。 第二篇。德意志另外一行泪优秀读后感今天我终于将一本厚厚的德意志另一行泪认真地逐章逐页逐段逐行逐句地阅读完了。从方方那里得悉到这一本书后,次日便在当当网上订了,第三天便送到了我手里。大都市这一点是内陆省份无法企及的。我坚持直到看完最后一行字再写读后感,尽管这几天一直有一种冲动,首先被该书的作者所感动,中国一位留德工科博士朱维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接触和采访了很多“二战时期的老兵,查阅了大量的“二战时期史书资料、档案等才完成此书。精神实在是难得。其次被书中的一行行一段段文字和一幅幅翔
10、实的照片所震撼。更有甚者是作者对大量的事实陈述后又有理性分析,使每一个阅读过此书的人都能够掩卷长思。 二战的爆发与一战的战败及战败后德国的可怕的绝境有着极大的关联,这里有一段被访者谈话摘录“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全国性饥饿,1933年后的经济振兴我都亲身感受到了,“二战前夕的德国人,包括我,都很振奋、自豪和齐心。专制给德国带来了经济奇迹,让德国在和英法民主的竞争中占了上风,老百姓看见了魏玛共和国实行的民主体制没有成功,也看见了纳粹党执政后所推行的专制体制在经济上的成就。他们没有理由去讨厌和抵抗专制。我的奋斗有多少老百姓读过。我没有,我认识的中间人也没有什么人读过。民众看重的是实际利益,信任的是给他们
11、带来实际利益的人。在这种心态下参军,多数人的态度是积极的,要不德国军队也不会这么能打仗。 “现实把德国逼向了绝地-德国呼唤强人、呼唤铁腕,德国只能在极左和极右两者之间进行选择。谁能把德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谁就会成为群众拥戴的领导者。1930年9月14日是德国走向专制的关键的一天,那天共有640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你看,先天缺乏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居然造就了专制专制,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悲剧吗。难道不是对西方战胜国遏制德国策略的一种挖苦吗。1933年希特勒上台以后,德国简直就像获得了重生。生活很快就得到了
12、改善,老百姓不但有了吃的,就业率也几乎到达了100%。作为一个7岁的孩子,我当时最鲜明的记忆就是:肚子吃饱了,日子好过了,我们有希望了。 这种想法是朴素的,是反映了一般的民众思想的。至今很多人还在假设着“如果希特勒能在1939年9月之前死去,他就会被作为德国历史上的伟人载入史册。这句话其实代表了很多老一辈德国人的想法。换句话说,如果希特勒在实现振兴德国经济、消除灾难性的失业、突破凡尔赛和约的限制夺回军事主权以及完成把奥地利、苏台德等地区纳入德国幅员等一系列方案之后,在发动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对波兰的侵略行动之前能够寿终正寝,他留给德国历史的便只有可歌可泣的辉煌成就,而后来的战争灾难也就不会
13、出现。 “一战留给德国的是累累伤痕,积贫积弱。可谓是丧权辱国,当然这个恶果是自找的。反思一战的战胜国也确实太不厚道了,凡尔赛和约使德国损失了1/8的领土、12的人口、16的煤炭产地和50的钢铁基地,但在另一方面又规定了德国必须向战胜国总共支付1320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并以每年支付20亿金马克和26的出口收入来予以兑现。向一个国库已被战争掏空,资源被强制缩小的国家索取如此巨大的赔款,这无疑是在把它逼向绝路。这不仅不可能催生民主与和平,而且一定会孕育出欧洲新的动乱和灾难。因为这种极端的压榨只能种下德国复仇的祸根。这种不厚道带给自己随之而来的是更大的灾难,在二战中大片的欧州沦为焦土。“二战中欧州共
14、死亡4000万人,320多万德国军人死亡,210多万德国平民死于空袭,1100多万德国男子成为战俘,200多万德国妇女遭到强暴,德国的161个城市和850个村镇遭受了消灭性轰炸,无条件投降后的德国丧失了一切主权,1200多万东部地区的德国人和境外德意志族人在战后被迫放弃世代家产,被驱赶到胜利者留给德国的那块缩小了四分之一的土地上。 第三篇。德意志另外一行泪读后感今天我终于将一本厚厚的德意志另一行泪认真地逐章逐页逐段逐行逐句地阅读完了,德意志另外一行泪读后感。从方方那里得悉到这一本书后,次日便在当当网上订了,第三天便送到了我手里。大都市这一点是内陆省份无法企及的。 我坚持直到看完最后一行字再写读
15、后感,尽管这几天一直有一种冲动,首先被该书的作者所感动,中国一位留德工科博士朱维毅利用在德国生活的近20年时间,接触和采访了很多“二战时期的老兵,查阅了大量的“二战时期史书资料、档案等才完成此书。精神实在是难得。其次被书中的一行行一段段文字和一幅幅翔实的照片所震撼。更有甚者是作者对大量的事实陈述后又有理性分析,使每一个阅读过此书的人都能够掩卷长思。 二战的爆发与一战的战败及战败后德国的可怕的绝境有着极大的关联,这里有一段被访者谈话摘录“希特勒上台之前的全国性饥饿,1933年后的经济振兴我都亲身感受到了,“二战前夕的德国人,包括我,都很振奋、自豪和齐心。专制给德国带来了经济奇迹,让德国在和英法民
16、主的竞争中占了上风,老百姓看见了魏玛共和国实行的民主体制没有成功,也看见了纳粹党执政后所推行的专制体制在经济上的成就。他们没有理由去讨厌和抵抗专制。我的奋斗有多少老百姓读过。我没有,我认识的中间人也没有什么人读过。民众看重的是实际利益,信任的是给他们带来实际利益的人。在这种心态下参军,多数人的态度是积极的,要不德国军队也不会这么能打仗。 “现实把德国逼向了绝地-德国呼唤强人、呼唤铁腕,德国只能在极左和极右两者之间进行选择。谁能把德国从危机中拯救出来,谁就会成为群众拥戴的领导者,读后感德意志另外一行泪读后感。1930年9月14日是德国走向专制的关键的一天,那天共有640万选民把他们的选票投给了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及其领袖希特勒。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上台成为帝国总理。你看,先天缺乏的德国式民主最终产下了一个怪胎,居然造就了专制专制,这难道不是民主的悲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