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doc

上传人:sc****y 文档编号:851240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23年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23年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23年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23年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2023年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doc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能总结教学过程中的很多讲课技巧,优秀的教学反思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优秀文秘编辑员王老师整理的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篇1 本节课是一节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根底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为了让这节课上的不单调,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于是我设计这样一节课。 在第一个环

2、节中,我先让学生稳固了一下100以内数的顺序,这让学生学习的非常扎实。我用不同的数学方式进行了稳固,一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二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5个5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然后再出示课题。这样,不但稳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紧接着,我让学生用刚刚数的这些数中的一个数说一句话。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学生答复以下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课堂气氛十分活泼。 在“猜一猜活动中采用了如下三个层次的活动: 1首先我来示范,通过观察、模仿、认识“一大把。要求学生不能抓得太紧,也不能抓得太多。 2数出一把蚕豆的粒数。

3、3以一把蚕豆的粒数为依据,分别估计一把花生米和一把黄豆的粒数。 4并在合作中让小组长明确分工,安排抓、猜、数的同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和运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开展了学生的数感。 由于活动前安排了学生示范、活动要求的指导这两个环节,因此,在活动时,孩子们进行得比拟有序;另外,由于小组长的及时分工调节,每个小组合作得还是相当不错的。 在最后一个环节“数一数时,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数校园的大树,数校园的房间等等。让学生们在游戏当中,在快乐当中掌握了数,运用了数,并对枯燥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调解。 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篇2 这是一节活动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会用学过的

4、百以内的数表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个数,让学生在抓东西的动手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同时学会一些估计的策略和方法。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 在课前调查中,让学生用一百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的题目,书上也给了两个例子,结果发现学生说的例子存在着这样两个问题: 1学生说的例子范围很窄,许多孩子就按照书上的例子套,没有发散开来。 2学生举的例子数字局限在10以内的数字居多。 分析原因,在于学生接触的事物的数量以10以内的数为主,并且他们关注的事物是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的那一局部,比拟狭隘。教师就在课前先给学生

5、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一百以内的数的例子,然后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找一找,并在上课时把找的东西带来全班展示,结果学生找的.很多东西都非常有价值,比方一个学生带了一根皮尺,上面就有着百以内的数;又如一个学生带了一本日历来指给大家看上面的百以内的数,班上甚至有一个孩子把家里的如筷子的支数,小人书的本数,光盘的张数,象棋子的个数,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更加深了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在课后调查中,仍有这道题目,目的是检测学生通过这节课的活动,能不能更开放的说出生活中的例子。可惜的是结果并不如人意,学生的答复要么仍是自己找的例子,要么还是自己以前就知道的,如班上有36人,说明教师

6、这一局部教学并没有到达预期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先用课件演示书上的例子,这时已经有学生举起了手准备答复,但教师为了再开拓学生的思路,没有对此做出反响,而是拿出自己准备的东西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四人小组里说,最后才请个别学生说他们的发现。问题出现在四人小组讨论这里,学生虽然都互相说了,但并没有认真听其他人的发言,也就没有吸取别人说的好的地方,最后能说出来的可能仍是自己带的例子或是自己以前就知道的。 本节课以学生四人小组活动为主,有四人讨论,更多的是四人动手操作抓糖果、花生米和黄豆的活动,在课堂中就呈现出一种比拟乱的状态,教师对小组活动的组织和把握还需要改良和训练,使每个孩子都有时机经历学习的

7、过程,教师又能有序地进行组织教学,做数学活动中真正的合作者、引导者和组织者。 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篇3 今天有幸和金陵小学仙林分校的徐梅老师上了一节同课异构课。整节课主要分为三局部:说一说,猜一猜,数一数。“说一说环节中,徐老师通过“我们自己的年龄超过10岁的小朋友请举手,爸爸妈妈的年龄在30几40几岁的请举手,爸爸妈妈的年龄超过60岁的请举手,爷爷奶奶的年龄在50几岁,60几岁以上的请举手,爷爷奶奶的年龄是30、40岁的小朋友请举手。让小朋友们对家人的年龄都一个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这个很好,很值得我学习。 两节课中,区别最大,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二局部:“猜一猜的环节,选的

8、豆子的特点,蚕豆和花生米差不多,蚕豆比花生米大一点,花生米比黄豆大的多两节课中,都是先开始提出要求,活动时如何操作,这一点在活动操作中确实很必要。而徐老师在说完要求后,还给学生示范了如何抓,她是原话:现在请看老师怎么做,老师现在要抓一把蚕豆,张开手抓一大把,不要太紧,不要太松,尽可能抓满就好。这样的示范为学生下面的操作提供了实效性,而我在这一个环节忽略了这一点,所以后来学生在抓豆子的过程,学生相互之间不统一,有的抓太紧,有的抓太松,还有的同学自己前后抓的都不统一,这一点是需要我学习的地方。另外,徐老师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实践活动的,感觉很好,每个同学都能参与进来,而且积极性很高,真正觉得学生

9、的思维动了起来,而我的活动总觉得是一种形式上的动,没有让学生思维真正的动起来。在猜一猜环节中,我们都设计了记录结果的表格。 从表格的设计上各有千秋,徐老师让每一次操作完,组员把结果报给组长,所以在报的过程中,学生比拟的只是一种横向比拟,我比你的多还是少?那种成就感源于与他人比拟的结果,而没有跟自己前面的结果比拟如才花生米是根据蚕豆的粒数来猜出来的的一个纵向思维,而我的表格是学生每一次记录跟自己前面的结果比拟的。所以从教材的设计安排角度考虑,我觉得我的表格比拟合理些。 另外,小组活动中,我一次操作,我是一贯的口令说停就停来让他们停止操作,而徐老师是通过按节奏拍掌声来让他们做好,这样拍掌声的过程中,其实也在等那些没有做好的孩子。下次试着学做 在教学数一数,没法将孩子带到校园,可以通过视频的形式将校园美景带入教师,这还是比拟好的! 通过这两节课的比照,我觉得自己还存在以下一些缺乏: 1、上课走动次数太多,容易忽略学生,原因:急躁。 2、语言表达不标准,以后的课,每一句话都要推敲一下,如今天课中量词的使用等。 3、要关注到每个学生,给学生尽可能多的说的时机。徐老师今天的课细节做得很好,如一个孩子民族的发音有误,她纠正两三次,孩子说的不完整,她一次次引导,看了真让人感动。而在我的课堂,我可能很容易忽略这些,包括孩子的生成性错误。以后这点要改,照顾到我的每一个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