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作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合作式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王慧玲【摘 要】合作关系在教育中也发挥着一定的作用,在美术课堂中老师和学生相互配合,能够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综合素质。合作也不单单是教学的标准,也是我们在教育培养中的一部分。合作的教学方式不只是培养孩子的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也通过这样的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会学生如何尊重他人。【关键词】合作;美术教育;核心素养;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7-0125(2020)11-0164-01 一、为什么选择“合作”现阶段很多学科都注重合作的教学方式。当下家庭中常常出现
2、的情况:如果家中只有一个小朋友的话,小朋友的合作观念就会相对较弱一些,而且小朋友容易有孤独感,也容易变成利己主义者。但是家里的孩子较多,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就要强一些,利己观念也会相对弱一些。如何包容体谅他人。如何交流沟通与合作,这些都需要教育来协助解决。很多著作从教学、学习等角度谈小组合作,但是合作不单单是教学目标,也应是教育目标,而合作的意识和习惯应该是精细培养的。兴趣是美术教学成功的前提,而采用合作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有课堂的代入感,合作的教学模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的培养目标的艺术教育基于具身认知,具身认知可以转化为概念认知。具身认知具有物质性、情
3、感性、跨纬度,它是艺术创造力的基础,单纯依赖概念认知会限定感受的广度,削弱世界真实存在的丰富性。二、为什么从教学的角度谈合作 学校是学习合作重要的地方,教学是学校承担的责任,也是学生主要认知的来源,也成了学生能够合作的主要渠道。素质教育也正是在学校中的每节课程中进行的。合作不单单是学生们之间的合作,各个学科之间也可以合作,这样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拓宽了学生的认知范围。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的教学模式,在小组学习中告诉学生要学会倾听,成为一名有素养的倾听者。美术教育不单单是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更应该侧重培养学生的具体行为,从细节开始做起。三、小组合作的价值 合作学习的主要目的就
4、是削弱教师的课堂地位,应该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尝试主导课堂,而教师主要起到辅助启发的作用。合作式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而且还有效地锻炼了学生各个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不同的课堂主体、课堂氛围、合作模式逐步达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的目标,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也可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组团实践、走进工作坊等方式,从自身出发去寻找、发现、解决和总结,形成自律的学习方式。(一)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美术课程的教育目标注重学生的愉悦性,使学生在美术课程中得到身心放松。因此美术课程应该从多样的题材、材料、绘画等方式等来激发学生兴趣。而合作的教育方式能够让学生从游戏和交流中找到兴趣点,
5、这样比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以人为本。教师一味照本宣科,导致学生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通过合作学习,老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之间的不同和擅长之处。(二)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合作学习需要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通过上课的主题内容自行讨论绘画材料和表现方式。自主的讨论学习能够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和创作,在创作中教师也需发挥引导作用,以建议的方式去给学生提供适当的帮助,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三)提高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美术作品是用眼睛看,用脑思考绘画内容,用心去表达情感,与他人分享绘画内容。因此,要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首先要学会和他人合作,展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信,在美术课堂中锻炼自己
6、的组织、领导以及表达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感觉美术课堂缺少了语言的互动性,就是枯燥地坐在座位上,用画笔去表现。这样的教学方式虽能帮助学生在技法上得到提升,但是却忽略了学生在其他方面的发展与培养。前苏联教育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此他提出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和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学生在处于这一期间的美术教育更应该通过讨论、发现、解决、表现等方式展现自己的想法,并且表现在画纸上,还能够自信大胆地与他人分享自己的作品。(四)通过合作“走出去”,加强学生对生态环境的热爱和关注 美术教育其实也是艺术教育,艺术应从生活出发。美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组成部分之一
7、,通过美术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加了解人类文化发展,丰富自己的认知。美术作品表现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以及对世界的认识,这样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通过美术作品的表达也能更直观地表现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知识和看法,一起走出去,感受生活,感受自然,通过旅游的方式去观察、发现,然后利用艺术的表现方式表现出来。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解放学生的天性,过程中也多了神秘、惊喜和欢乐。最终也达到了艺游学的教育初衷,营造了自由、愉快的课堂。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打开学生的眼界。参考文献:1尹少淳.美术教育学新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钱初熹.迎接视觉文化的美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