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5篇范例 道德与法治培训心得体会 唤马镇小学李开勇 我于9月12日到元坝小学参加了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组织的2023年统编教材小学道德与法治网络培训会。会议由元坝小学侯校长组织,参会人员有元坝片区各小学的一名教师。上午9:00点进行了开幕式,9:0011:30听取了孙彩平专家的讲座,讲座内容为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教材整体思路及二年级上册教材解读。专家详细地解读了教材,教师教学用书及二年级上册各单元教材编写目的级,教学建议等。下午2:00听取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安子琴和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李伟专家的讲座,讲座标题为迎接挑战与课程一同成长。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前身是小学品德与生活
2、小学品德与社会,根据国家、省、市各级文件精神,自2023年秋季一年级开始,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培训教师的培训讲座循循善诱、娓娓道来,从他们的身上,透出一种知识的力量,教育艺术的魅力。通过培训,使参与者对今后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有了全新的感悟。 一、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特色 一是突出了教材是儿童的,不是成人的,表达在教材贴近了儿童语言,以儿童为主体,走进儿童生活,解决儿童困惑。坚持以儿童生活为根底,关注儿童的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贴近儿童的学习特点和开展需求,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低年级教材还适当采用儿童绘本的形式,引导儿童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 二是教材语言是生活的,不是学科的。从以下四个方面
3、进行了阐述 (一)使用生活语言,不是书面语言; (二)关注生活问题,不是学科概念; (三)改善生活状态,不是建构知识体系 (四)养成生活方式,不是完成书面试卷。 三是教材是开放的,不是封闭的。表达在教材内容开放的时间:回忆过去,立足当下,规划未来。开放的空间:课堂、学校、家庭、社区。向学生开放:结合学生真实生活体验。向教师开放:要求教师对教材再创造,遵循儿童道德自主开展的规律和特点,通过设计,给儿童留下自主思考的学习空间,较好地处理了道德认知必要合理的传授与道德能力自主建构之间的关系,促进儿童在自主学习中提高道德水平、增强法治意识。 四是教材和课程是融合的,不是割裂的。是多学科话题的融合,道德
4、,法制、心理、平安、地理、历史、国情等的融合。多元素质的深度融合。是人与世界的融合,人与自然、家庭、社区、国家的一体化,是人的普遍性不断提升与到达完善的境界。是多元文化的融合,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城乡生活方式的融合,主流与特殊群体的融合,针对儿童探究精神缺乏的现实,在全面表达课程核心理念和目标的同时,突出了“乐于探究的要求,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些较有特色的活动,引导儿童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努力培养儿童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认识到整体把握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的重要性 整体把握新教材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素养才能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开展
5、与进步。只有清晰地认识并把握好课程知识的主线,才能更好地将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教学中必须依据教科书,善于运用教科书的内容,不宜盲目抛开教科书另行其道。要能够抓主线、突重点用好教材,学会根据标准,针对学情,调整教材,能更新资料,结合生活,注重运用补充教材。 三、认识到应该如何掌握新教材中的重难点。 道德与法治的编写是按儿童的生活路径,以儿童的成长与开展的生活逻辑为核心设计的。教材中的主体是儿童,教材的内容是儿童的生活。教材关注学生的整体成长、生活;了解学校生活的两个主体生活方式;学会玩,并且有意义地玩;学会主动思考,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有想法的参与学习。整本教材洋溢着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从多元的生
6、活世界,力图表达多元、开放、平等、包容的价值观。新教材具备了以儿童的生活视角和路径,形成生活内容和教学相统一的叙事逻辑,教材力图表达和谐与温暖的情怀,表达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和谐与温暖的关系。学生从课本中能学会做事、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学习,让自己努力从适应制度走向自理、自律、自觉、自主。 四、新形式下,品德课教师要提高专业素养。 党的十八大就提出“立德树人,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教育和法制教育,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把法制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我们要学习和贯彻党和国家的要求,具有德育的敏感性。要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了解儿童的心理特
7、点,以及道德教育的开展规律。学习和知道一些法律常识,成为一名学法、知法的、懂法、守法的教师。这次新教材培训,虽然培训只有短短的一天,但通过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使参训者把握了教材的编写意图、框架结构,更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包含的教育理念,帮助我们更好的做好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工作,并以此作为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阵地。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充分认识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意义,改变教学方法,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道德、行为标准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开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根底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根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