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3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5篇.docx

上传人:la****1 文档编号:878133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3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3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3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3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2023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5篇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篇一内部控制制度(以下简称内控制度)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内在机制,在企业管理系统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健全及实施情况的好坏,是企业生产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应建立和完善内控制度并强化其实施。 一、企业内控制度建立原那么 1、相互牵制原那么。企业每项完整的经济业务活动,必须经过具有互相制约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控制环节方能完成。在横向关系上,至少由彼此独立的两个部门或人员办理以使该部门或人员的工作受另一个部门或人员的监督;在纵向关系上,至少经过互不隶属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岗位或环节,使下级受上级监督,上级受下级牵

2、制。对授权、执行、记录、保管、核对等不兼容职务要相互别离控制。 2、协调配合原那么。各部门或人员必须相互配合,各岗位和环节都应协调同步,各项业务程序和办理手续需要紧密衔接,以保证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和连续性。协调配合原那么是相互牵制原那么的深化和补充。贯彻这一原那么,尤其要防止只管牵制错弊而不顾办事效率的机械做法,必须做到既相互牵制又相互协调,从而在保证质量、提高效率的前提下完成经营任务。 3、程序定位原那么。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业务的性质和功能将其经营管理活动划分为假设干个具体工作岗位,并根据岗位性质相应地赋予职责权限,规定操作规程,明确检查标准,责、权、利统一。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专职、办事

3、有标准、工作有检查,以此定出奖罚制度,增加每个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提高工作效率。 4、本钱效益原那么。实行内部控制的本钱要低于由此产生的收益,力争以最小的控制本钱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5、层次效益原那么。正确处理企业内部控制层次与工作效率的关系,防止以增加层次的人海战术来获得较好内控效果的现象。以高效、有用为出发点,合理设置内控层次(或人员),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责权限,强化各相应层次的责任心,提高企业内部控制的有用性和效率性。 二、企业内控制度的主要内容 1、结构控制。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有效运行,有赖于企业内部良好的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别离,使得客观上需要明确股东会、董事会

4、、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以保障有关各方的合法权益。董事会维护出资人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范文篇二一、问题的提出 内部控制是全面管理的重要组成局部,是企业为履行职能、实现总体目标、应对风险的自我约束和标准的过程,由此而建立起来的系统的内部管理标准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早期的内部控制是保护资产平安完整和财务记录的可靠性,要求企业对交易实行授权与批准、对资产实行控制、财务记录的审核与经营保管职务别离。由于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重大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呈上升趋势,如巴林银行、安然事件等,这一系列公司财务丑闻及国内银广夏、郑百文为代表的上市公司会计做假事件,引起了中国会计学界对内部控制课题研究的重视。一年前成立的

5、中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不久前在北京召开了全体会议,对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征求意见稿和具体标准讨论稿进行了深入讨论,此举意味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 二、目前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内部控制的外部环境有待加强 尽管财政部已公布了多项内部控制标准,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个适合于各种类型单位的内部控制框架,也缺乏可操作性的内部控制指南,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无法准确地适用已有标准进行操作。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从而缺乏有效的内部评价机制,管理控制的弱化导致了经济犯罪案件的不断发生。 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受长期方案经济的影响,许多高层领导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方式仍然停留在

6、行政领导的角色上,没有真正把企业当作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企业的公司制改造也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许多上市公司虽然设立了董事会、监事会,聘任了总经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董事会的作用相对弱化。 (二)企业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动力缺乏且普遍存在由内部人控制的现象 在企业所有人即股东和企业管理层的委托关系不完善,企业高管人员兼职的现象比较普遍,由内部人控制企业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陷:比方,因为没有人愿意制定出束缚自己手脚的控制制度,所以管理层对建立约束自己的制度积极性并不高。另外,由于内部控制的本钱是由企业自己承担的,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企业内部控制产生的效益却是长远的、隐蔽的

7、,这也导致了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动力缺乏。 (三)风险意识差,企业内部控制依然薄弱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剧烈,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但是,从目前一些企业的现状来看,企业的风险意识还比较淡薄,缺乏风险控制的有效机制。能否搞好内部控制工作更多的是取决于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如果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就有可能错误地做出估计和判断,导致错误的决策,给企业带来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 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措施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强化董事会的核心地位 由于国有企业根深蒂固的集权管理,改制后的企业并未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经理层集控制权、

8、执行权、监督权于一身,在这种状态下要去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执行无异于纸上谈兵。解决的对策是理顺现有的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决策、监事会监督、经理层执行的职责明确、岗位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制衡、协调高效的运行机制。只有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企业所有员工与企业兴衰息息相关,才会有动力去严格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才能得到最大发挥。 董事会应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有效执行负责。因为对于董事会来说,构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系统是为了保证企业有效运行,完成各工程标,保证企业各项政策及董事会决议得以贯彻执行,解决

9、会计信息不对称,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重要手段,所以董事会责无旁贷。 (二)坚持以人为本,提高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 任何制度的制定、执行和完善都离不开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也不例外。在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今天,人才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提高中高层管理者和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道德素养对强化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管理人员的任用,我们可以实施经理人员代理制。代理制是指企业对决策的执行层人员实行公开的招聘,以录用具有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的人员对本企业实施全面管理。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采取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吸引那些善于经营与管理的人才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可以对代理

10、人实行灵活的鼓励与制衡措施。 财务人员对于会计信息的质量有着不可推卸的质任,因而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最直接、最根底的环节。(1)积极推行基层财务负责人委派制。通过竞聘上岗,选拔德才兼备的财务人员走上业务领导岗位,制订基层财务负责人的工资薪酬考核奖励方法。专门成立考评小组,对他们实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实地考核,广泛听取工作单位相关人员对他们的评价。基层财务负责人对委派方全权负责。基层财务负责人实行任期两至三年,在同一单位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个委派期。在任职期间如发现不良行为,可以实行解聘,真正做到能上能下。(2)加强对全体财务人员的管理。要对企业系统内的财务人员的结构进行统计与分析,有

11、方案地对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努力提高整体素质,以满足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制订一些合理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全体财务人员工作热情、学习热情及创新能力。 (三)加强预算管理,做好预算控制 预算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它是以目标利润为导向,通过业务、资金、信息的整合,编制全面的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投资预算现金流量预算和人力资源预算等等,检查预算的执行情况,通过比较、分析内部各单位未完成预算的原因,并对未完成预算的方面采取改进措施,确保各项预算严格执行。对预算执行情况好的单位进行表彰奖励,对预算执行情况差的单位进行惩罚,确保预算执行的严肃性与有效性。 (四)找准关键控制点,健全风险

12、评估机制 由于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受到效益本钱原那么的制约,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只有抓住关键的控制点才能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关键控制点是指业务流程和单位经济活动中那些容易产生风险的环节。关键控制点的选择应考虑的因素:哪一个控制点能够最好地衡量业绩;哪一个控制点能够反映重要的偏差;哪一个控制点能够以最小的代价纠正偏差;哪一个控制点能够最为有效。 内部控制的重点是防范风险、防止和减少过失和舞弊、效率低下、违法乱纪等行为的发生,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评估机制。风险评估是指分析和识别实现有关目标可能发生的负面风险,以便形成确定应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的依据,这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企业必须制订与生

13、产、销售、财务等业务相关的目标,设定可识别、分析和管理的相关机制,以了解自身所面临的各种不同风险。例如,随着企业投资的增加,企业应特别关注资金使用上的风险,应加强对建设资金的管理和控制,评估重要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并明确规定相关法律责任。要严格执行资金使用手续,防止资金使用随意支付,杜绝各种浪费行为。 (五)重视内部审计工作,建立有效鼓励机制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局部。内部审计既是控制系统的一局部,又是控制有效性确实认者,是对内部控制的再控制。 1、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并且是一项高层次、综合性的经济监督。审计人员必须具备高素质、高技能。从目前来看,企业内审机构

14、力量薄弱,素质不高,因此有必要加强内部审计力量。一方面,要优化审计人员结构,充实审计力量,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提高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要制订一套操作性强的考核奖惩制度,努力提高审计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2、要实现审计职能的转变。从目前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来看,还主要立足于基层单位财务收支审计、基建专项审计等,而对各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与评价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少,因而,舞弊行为、违规违纪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今后有必要逐步开展内部控制审计,探索风险导向审计,加大内部审计力度和延伸度,赋予内部审计部门追查异常情况的权力和提出处理处分建议的权力,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四、几点思考 (一)内

15、部控制定位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其内部涉及到法律、经济、利益调整等,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从我国现行的内部控制标准来看,大多将内部控制定位于标准方向,没有上升到强制标准的法律层面。在我国目前人们法律意识不强、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缺乏、人的整体综合素质不高的环境下,未来我国的内部控制标准的定位应上升到法律层面,使其具有法制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和在企业经营管理具体工作中加以运用。 (二)内部控制的制定模式 目前现行企业内部控制的制定模式,仍然沿用传统的分行业制定。这种政出多门、多头管理的模式,既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开展的要求,也不利于统一标准来管理。未来的内部控制标准标准应遵循企业会计准那么模式,由国家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主导制定,使其具有权威性。 (四)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实施 最近,财政部副部长、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主席王军同志指出,企业内部控制标准的执行,是企业内部控制和内部管理的灵魂,这一论断揭示了内部控制的实质。从我国内部控制近几年来的实践可以看出,发生大案要案的企业,实际上都有内部控制标准和标准,有的条条框框还很细,但就是未能得到有效执行。由此可见,切实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实施机制,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与职业考试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wnwk.com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ICP备2024059924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