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泥塑佛像的传承与发展浅析泥塑佛像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中国遗存着大量古代建筑,尤以宗教建筑居多。在佛寺、道观内散落着众多精美的历代泥塑,其时间跨度上迄盛唐,下至明清,连绵不断,各代均有佳品,令观者惊叹!笔者从事泥塑佛像技艺多年,将实践中的技艺诉诸于笔,通过此文让大家充分了解传统泥塑、彩绘和贴金工艺。关键词:泥塑;佛像;传承;发展 泥塑俗称“彩塑”、“泥玩”,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一种雕塑工艺品。考古资料看,华夏先民用泥土塑造各种形象的历史由来已久。泥塑起源于中国古代图腾崇拜、生殖崇拜、神灵崇拜。“天地初开,女娲抟黄土为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横泥
2、中,举以为人。”(风俗通义)女娲抟土造人,这大概是中国神话传说中最有影响的泥塑创造活动。经过数千年的文化传承,泥塑在民间已经演变为与普通生活相关的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具有浓郁的中国地方特色。我国的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约 1 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有关泥塑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 6 千至 7 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 7 千年前,可以确认为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民间泥人更是憨态可掬。质朴雕饰、雅俗共赏,体现了劳动人民精湛的手工艺术,更蕴含着人民的智慧结晶和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雕塑艺术。
3、两汉以后,随着道教的兴起和佛教的传入,以及多神化的奉祀活动,道观、佛寺、庙堂的兴起,直接促进了泥塑佛像的需求和泥塑艺术的发展。到了唐代,百业兴起,生活和乐,唐朝政府很重视对于佛教的整顿和利用,此时期的佛教有了长足发展,泥塑佛像艺术达到了顶峰。佛教既具有抽象的教义,又有具体的形象,它往往将抽象的教义寓于具体的活脱形象之中,其表现之一就是佛教造像。随着历史进程的推移,不甚理解佛教教义的普通民众与佛教逐渐疏离,但佛教造像的艺术形象却永远伴随着人类的历史,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每当我们到各大佛教寺院参观礼佛的时候,往往会看到一尊尊形象生动,造型逼真,千姿百态的佛像、菩萨像,使人们观之倍感亲切,心生欢喜。
4、佛像形象而直观,本是佛教徒崇敬礼拜的对象,塑造这些佛、菩萨像,是解释佛经弘扬佛教教义,也是便于佛教徒的宗教修行实践。这些佛像制作精美,绚丽多姿,既给人以美的享受,也能抚慰人们的心灵,是其他艺术品难以比拟的。泥塑佛像原材料以泥为主,所以较容易取材,只需要竹子等简单的工具便能制作而成。特别是古代生产力较低的情况下,泥塑雕像则大大的满足了社会的生产需求。以泥为原材料,资源丰富,不必考虑原材料对佛像大小的影响,在古代资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对于塑像经费以化缘为来源的寺庙、道观负担不起木雕、铜雕、石雕佛像,造价较为昂贵,泥塑佛像无疑是个完美的选择。如果说,人类是以种种深刻的不自觉的方式,在其基本信仰同其所
5、使用的艺术特征之间寻求相适性,那么这种相适性的努力并不是单向度进行的。在人与他的神之间存在着奇妙的互动。从最早为佛陀造像到各佛教圈之佛像群的成熟,整个过程中都充盈着由佛之俯就和人之回应所组成的双向交流。泥塑佛像完整地传递出佛的慈悲之爱,而人之回应则依凭着美的力量,饱满深切地表达着人对佛之慈悲的无穷感恩。泥塑佛像本身,也正在这偏就与回应之中成就了自己超越于任何语言表达之上的慈悲之美。泥塑佛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要植根于信仰的沃土,在更好提高绘画技法上,吸取中华文化艺术之精髓、挖掘佛教深刻的义理内涵。感悟人生、净化身心、用“心”去塑造,其表现的艺术作品才会更加形象、生动、有内涵;才会在现实的社会产生
6、深远而广泛的影响与作用。中国佛像艺术融合了中国儒家、道家的思想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泥塑佛像艺术不能仅仅局限于表现形式上,而忽略了佛教内在的精神思想,会使佛像艺术变成了无源之水,無根之木。笔者认为,佛像雕塑的制作要经过这些程序:一、选泥:细腻、粘性强的泥土。一般是就地取材,以细腻、粘性强的泥土为佳,另有“用当地泥土塑像更接地气、更富灵性”的说法;二、制作工具:一般分为塑形和压光两种,以竹、木为主,还得工匠们根据不同的造型来制作,以求达到完美的造型效果和更高的效率;三、制坯及雕刻:首先需钉制木架,俗称“立骨”,大型雕像骨架通常需使用整根的木材深插入地下再夯实周围泥土固定;小
7、型的只许固定在底座。架子的搭建其实已经是造型的开始,所以要考虑要体量大小和姿态,第一层“糙泥”,根据粉本确定各部位体量的比例、形体、姿态以及衣纹的疏密;第二层“中泥”,根据骨架完善各部位的形体塑造,塑造出五官及衣纹的大形;第三层“细泥”做细微的刻划和塑造、压光是泥胎质密坚硬;同时对佛像的侧面进行处理;四、补缝封漆:在泥胎完全干燥后,用细泥对裂缝进行填补,直至完整;五、等泥巴干透后,把表面打磨光洁,然后用胶水裱上一层棉纸,并加以压磨,使表面一层更平正、细致、坚固,再涂上一层白粉(白粉加胶水);六、在白色的形体上,根据人物的需要上各种颜色或贴上金箔,待全部颜色上好后,再涂上一层透明亮油,以保护彩色
8、的鲜艳,到此就全部完成了。在制作过程中,塑造者的创作能力和表现能力直接借助一定形象把自己的情感和学识表现出来,一凿一划,一刀一刻中用成熟的雕塑表现技法来强化艺术个性,从作品的构思到制作完成,反复的推敲和凝炼,在意识上产生一个抽象的框架,并根据这一个框架来确定其构成的语言。一件优秀的泥塑佛像作品需要一定的主题内容,在构思和表现过程中,对作品的个性和意念、深厚的文化内容以及久远的传统手法,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并体现在作品的灵魂中。另外,泥塑佛像工艺师要具备较强的绘画雕塑素质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结合最新创作手法,人物雕工行云流水,表情肃穆、自在圆满;佛像的神情要坚毅而威武,衣饰随风扬起,形成了强烈的形态对比,凸显了气势所在,也正体现了一种对雕塑艺术“活”起来的追求。泥塑佛像在土胚雕塑时,精、气、神、灵皆须融入作品里。当这个蕴含人生信仰精神的形象与人们相遇时,最让人感动的着实莫过于泥塑佛像所传达的“美”与“真”在世间得到了一种最素朴的勾连。参考文献:1魏承思.论中国佛教艺术和审美J.佛教文化,1990(02):64-76+7.